自行车双锁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159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双锁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车锁类,特别是一种前、后车锁同时动作的自行车防盗用锁具。
目前,国内自行车通常为车锁分离,需另行购锁安装,尽管锁的种类很多,但其锁定方式大都为锁车轮或锁车把。锁车把的车锁一般结构较复杂,操作也较烦琐,所以多见于锁车轮,尤其是锁后轮。锁于后轮,如将后轮挂离地面,即可推走自行车,因此自行车被盗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有些人便购双锁,将前、后车轮分别加锁或将自行车链锁于其它非移动物上以加强防范,这样便难免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自行车一体,前锁车把、后锁车轮、双锁联动的自行车防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双锁联动装置由前锁和后锁两部分组成,后锁为现有技术,只是将其锁舌形状稍加改进,改进后的锁舌上连接一联动前锁部分,该前锁部分直接设计安装于三角架横梁与改进后的后车架斜管内,位于后车架斜管内的传动杆下端处开有孔,后锁的锁舌通过后车架斜管穿入此孔,传动杆与横梁中的锁杆由三角密闭盒内的联接片连接,联接片在传动杆的带动下,可围绕转动轴转动一定角度,三角架车头套管上开有锁孔,位于车头套管内的前叉竖管和车把竖管上也开有相应的锁孔。锁杆在后锁锁合时,由后锁的锁舌带动传动杆,使传动杆的底端落入后锁锁口,与此同时,传动杆带动联接片转动,将锁杆推入车头套管、前叉和车把竖管的锁孔中,以达到双锁联动的目的。
由上述方案设计安装的双锁联动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奇、防盗性能强;前锁结构安装在自行车车架内部,隐蔽可靠;双锁联动,同时上锁、同时开启,使用方便;该装置在制造自行车的同时,一次设计完成,车锁一体,不必再买锁安装,方便了用户。


图1为双锁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锁联动关系的示意图;图3为双锁联动装置应用于坤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
图1、图2所示,该双锁联动装置由前锁和后锁两部分组成,后锁为现有的半圆弧推出锁,只是将其锁舌形状稍加改进,改进后的锁舌13上连接一联动前锁部分,该前锁部分直接设计安装于三角架横梁1与改进后的后车架斜管2内,后车架斜管的改进即将原有自行车的后车架斜管略加长,伸过三角架后斜梁3与其交结处焊接,其上端部与横梁1焊接,交汇处为三角密闭盒4。位于后车架斜管2内的传动杆5的下端处开有孔,后锁的锁舌13通过后车架斜管2穿入此孔,传动杆5与横梁1中的锁杆6由三角密闭盒4内的联接片7活动连接,联接片7在传动杆5的带动下,可围绕转动轴8转动一定角度,三角架车头套管9及位于其中的前叉竖管10上开有圆形锁孔,车把竖管11上开有长形锁孔,便于车把的升降,三角架横梁1接近锁孔处设有锁杆6的偏心定位孔12。锁杆6在后锁锁合时,由后锁的锁舌13带动传动杆5,使传动杆5的底端落入后锁锁口14(见图2),与此同时,传动杆5带动联接片7转动,将锁杆6推入车头套管9、前叉10和车把竖管11的锁孔中,以达到双锁联动的目的。
图3、图4中,表示出双锁联动装置应用于坤车的结构。在坤车两斜梁15、3的交汇处焊有锁座16,设计有双锁口14的链锁17固定在锁座16上,锁杆6安装在前斜梁15中,链锁锁舌13穿过前斜梁15直接与锁杆6连接,省去了联接片7和传动杆5,其它结构与联动关系与上述同理。
权利要求1.一种由前锁和后锁组成的自行车防盗用双锁联动装置,后锁为现有技术,其特征在于将后锁改进的锁舌(13)上连接—联动前锁部分,该前锁直接设计安装于三角架横梁(1)与改进后的后车架斜管(2)内,位于后车架斜管(2)内的传动杆(5)的下端处开有孔,后锁的锁舌(13)通过后车架斜管(2)穿入此孔,传动杆(5)与横梁(1)中的锁杆(6)由三角密闭盒(4)中的联接片(7)活动联接,联接片(7)在传动杆(5)的带动下,可围绕转动轴(8)转动一定角度,三角架车头套管(9)、前叉竖管(10)及车把竖管(11)上开有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锁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三角架横梁(1)内设计有偏心定位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锁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把竖管(11)上开有便于车把升降的长形锁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双锁联动装置,该装置是在现有后锁改进的锁舌上连接一联动前锁部分,前锁部分直接设计安装于三角架横梁与改进的后车架斜管内,由传动杆、联接片和锁杆组成,传动杆与后锁锁舌相连,后锁锁合时,锁杆可插入车把套管、前叉及车把的锁孔中,锁定车把。该双锁联动装置设计新奇,前锁结构安装在自行车车架内部,隐蔽可靠;双锁联动,同时上锁、同时开启,使用方便,防盗性能强。
文档编号B62H5/00GK2218686SQ9520334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7日
发明者张志翰 申请人:张志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