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力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35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智力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
传统童车大多为脚踏式,运动形式单一,一般只能锻练儿童的腿部,故此难以激起儿童的情趣,亦达不到健智健身的目的。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激发儿童情趣、实现全身运动的儿童智力健身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上端固连有鞍座的前车架和上端固连有车把的后车架,该前后两车架中部铰接,前车架下端通过固连其上的转轴与上面设有脚踏板的前轴铰接,前轴与前轮之间设有轴承,后车架下端设有转动后轴,该后轴上固连有后轮与飞轮,链条一端固定在前车架上,另一端通过飞轮与拉簧相连,拉簧的另一端通过置于前车架上的滑轮挂在后车架上。操作者向下坐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将铰接一起的前后车架下端距离拉大,在链条的作用下,使前后轮均向前滚动,然后操作者手拉车把,脚踩踏板,同时臀部抬起,重心前移,拉簧助力,在惯性作用下前轮继续向前滚动,后轮则如同迈步一样向前移动一步,这时操作者再向下坐,重复前面的动作,使该车一起一伏不断向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起伏运动的特点,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全身各部位均受到锻练,同时若想行驶快捷,就必须手脚配合,动作协调一致,从而使儿童大小脑均受到锻练,利于提高儿童智力,特别是该车易激起儿童情趣。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由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前车架1、后车架2、前轴5、转动后轴6、前轮3、后轮4、车把11、鞍座12及链条8、拉簧9、飞轮7。车把11和鞍座12分别固连于前车架1和后车架2的上端,前车架1下端通过与其固连的转动轴14与前轴5铰接,使之便于实现该车转弯,拉簧15用以使前轴复位。前轴5两端通过轴承与前轮3相连,前车架1和后车架2之间铰接,转动后轴6设在后车架2下端,后轮4和飞轮7固连于转动后轴上,链条8一端与前车架1固连,另一端通过飞轮7与拉簧9相连,拉簧9的另一端通过置于前车架1上滑轮10挂在后车架2上。操作者坐鞍座时,在重力作用下,使铰接一起的前后车架1、2下端距离拉大,链条8带动飞轮7转动,并以此带动转动后轴6、后轮4转动,前轮3在后轮驱动下随之转动,操作者手拉车把11,脚踩踏板13,臀部抬起,拉簧9助力,将铰接一起的前后车架1、2下端距离缩小,这时操作者再向下坐,重复前面的动作,使该车一起一伏向前运动。如在外型上加以包装(采用仿生造型,如马、鹿、象等),将更加引发儿童的情趣。
权利要求1.一种儿童智力健身车,其特征是它包括上端固连有鞍座的前车架和上端固连有车把的后车架,该前后两车架中部铰接,前车架下端通过固连其上的转轴与上面设有脚踏板的前轴铰接,前轴与前轮之间设有轴承,后车架下端设有转动后轴,该后轴上固连有后轮与飞轮,链条一端固定在前车架上,另一端通过飞轮与拉簧相连,拉簧的另一端通过置于前车架上的滑轮挂在后车架上。
专利摘要一种儿童智力健身车,它包括铰接一起的前后车架和分置于前后车架下端的前轴与转动后轴,前轴通过轴承与前轮相连。飞轮与后轮固连在转动后轴上,链条一端固连在前车架上,另一端通过飞轮与拉簧相连。拉簧的另一端通过置于前车架上的滑轮挂在后车架上,车把和鞍座分置于前后车架上端。通过操作者向下坐和手拉车把、臀部抬起这一坐一抬,使该车一起一伏不断向前运动,使儿童在操作中全身各部位均受到锻炼。
文档编号B62M1/00GK2226014SQ9523156
公开日1996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9日
发明者李宝成 申请人:李宝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