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或15)马力万能四轮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27阅读:1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2(或15)马力万能四轮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12(或15)马力四轮拖拉机,特别是具有多档后置动力输出轴,高地隙、封闭式制动结构、轮距和地隙可调、能进行水旱田作业等特点的四轮拖拉机。
目前国内各厂生产的12(或15)马力四轮拖拉机均无多档后置动力输出轴,不能满足配套农机具及其它机械对拖拉机动力输出的要求。制动器为开式结构,只能进行旱田作业,不能进行水田作业。由于地隙低,轮距和地隙都不能调节,因而限制了小四轮拖拉机在农艺及其他作业上的应用。不能充分发挥小四轮拖拉机的作用,造成物力、财力的损失和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四轮拖拉机,它不仅能满足配套农机具及其它机械对拖拉机后置动力输出的要求,而且可以进行水、旱田作业。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12(或15)马力四轮拖拉机传动箱体内,将原五级传动改为四级传动。在箱体后部设置多档后置动力输出轴,与箱体内的第Ⅳ轴相联结。两轴采用位于箱体后上方的联动操纵机构控制。利用联动操纵机构仅有的一个操纵杆来实现动力输出轴与驱动轮的联动。该杆既可控制拖拉机行驶或停止,也可在拖拉机行驶或固定作业时,控制后置动力输出轴运转或停转。后置动力输出轴的动力是从主、副变速后部的第Ⅳ轴引出的,因而使后置动力输出轴具有多档动力输出转数,即可实现540、1000、1500、3000转/分四种标准转数及另外四种转数。将原12(或15)马力四轮拖拉机传动箱体内的五级传动改为四级传动,在传动箱体外设一级皮带传动,将发动机动力经皮带轮直接传递到箱体内第Ⅰ轴。在箱体外还设有一级外置式最终传动。这样,制动器可以封闭在最终传动壳体内,由此提高地隙和实现封闭式制动结构。利用前桥扁钢伸长臂的伸缩以及后桥驱动轮轮盘与轮辋相对位置的不同连接,来实现轮距的调节。还利用前桥转向节轴与前轮轴各自加长连接板的调向连接以及后桥最终传动壳体在0°~90°范围内转动,进行高、低地隙调节。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所以很容易实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传动链简图。
图2是后置动力输出轴结构示意图。
图3是联动操纵结构轴向剖视图。
图4是图3沿N-N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Q向视图。
根据图1~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情况。利用现有12(或15)马力四轮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增设后置动力输出轴F,并对各相应零部件作了修改设计。其中后置动力输出轴F装在传动箱体后部,并通过传动箱体内前支耳中的圆柱滚子轴承1和传动箱体后壁开孔中的圆锥轴承组3支承定位(图2所示)。动力经Ⅳ轴上锥齿轮Z4引出,通过锥齿轮轴E上的啮合套Z6与后置动力输出轴F上的内花键啮合或分离,实现后置动力输出轴F转动或停转。锥齿轮轴E的右端用滑动轴承2和推力球轴承4支承。为使锥齿轮轴E处于传动箱体内居中的位置,将差速器G设置在传动箱体内的一侧。该机传动箱体内为四级主传动,箱体外有一级皮带传动,发动机的动力经皮带轮直接传递到Ⅰ轴上,而不采用通常直接从A轴输入到箱体内的形式。当需要利用A轴输出侧置动力时,只要移动齿轮Z1即可实现。在传动箱体外还有一级最终传动B与H,制动器D分别封闭安装在B与H之中,这种结构能适应拖拉机在水田中作业。主变速由Ⅰ、Ⅱ、Ⅲ轴上的传动齿轮副组成,副变速由Ⅲ、Ⅳ轴上的齿轮副组成。工作时,主、副变速挂档后,动力传到Ⅳ轴,能产生六个前进档和二个倒档转速。利用联动操纵机构上的一个操纵杆5,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动力输出轴与驱动轮的联动,完成各种工况。联动操纵机构的主动支杆总成8经压缩弹簧6轴向定位在传动箱体14上(图3、图4所示)。当操纵杆5沿Y、Z位置(图5)转动时,主动支杆总成8上的固定连接转臂10转动,通过拉杆总成11使拨叉13沿从动支杆12摆动,完成啮合套Z6与输出轴F上的内花键啮合或分离,从而实现后置动力输出轴F转动或停转。当操纵杆5沿W、X位置转动时(图3),推杆9沿主动支杆总成8内孔滑动,推杆9上的拨销拨动拨叉7,使Ⅳ轴上的滑动齿轮Z3与差速器G上的大齿轮Z5相啮合或分离,实现拖拉机行驶或停止。
本实用新型通过联动操纵机构可以实现以下四种工况一、拖拉机行驶时,后置动力输出轴F不转动将操纵杆5控制在W与Y的位置上,Ⅳ轴上的滑动齿轮Z3与差速器上的大齿轮Z5啮合,将动力传到半轴C与J和外置最终传动B与H上,带动驱动轮S与T转动,实现拖拉机行驶。此时Ⅳ轴上的锥齿轮Z4尽管也带动锥齿轮轴E转动,但因锥齿轮轴E上的啮合套Z6与后置动力输出轴F上的内花键处在分离状态,所以拖拉机行驶时,后置动力输出轴F不转动。
二、拖拉机行驶时,后置动力输出轴F转动将操纵杆5处在W位置并转到Z的位置上,主动支杆总成8随着转动,固定在其上的连接转臂10带动拉杆总成11使拨叉13沿从动支杆12摆动,使啮合套Z6与输出轴F上的内花键相啮合,同时滑动齿轮Z3与大齿轮Z5也处在啮合状态,所以拖拉机行驶时,后置动力输出轴F也同时转动。
三、拖拉机固定作业时,后置动力输出轴F不转动将操纵杆5处在Y位置并转动到X位置上,推杆9上的拨销带动拨叉7,使滑动齿轮Z3与大齿轮Z5分离,差速器G不转动,拖拉机停止行驶。此时,因啮合套Z6与后置动力输出轴F上的内花键处于分离状态,故拖拉机停驶时,后置动力输出轴F也不转动。
四、拖拉机固定作业时,后置动力输出轴F转动将操纵杆5处在X位置并转到Z位置上,此时,滑动齿轮Z3与大齿轮Z5处于分离状态,而啮合套Z6与后置动力输出轴F上的内花键处于啮合状态,所以拖拉机固定作业时,后置动力输出轴F转动。由于用一个操纵杆便可实现上述各种工况,所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后置动力输出轴有多种转速,能较全面地满足农艺及其它机械的特殊需要。另外,对于轮距和地隙的调节,其结构和操作方法均属一般常规作法,所以很容易实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改善了现有12(或15)马力四轮拖拉机的性能,而且也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它既是一种性能较全面的农用小四轮拖拉机,又是各种农业机械装备,如碾米机、脱粒机、抽水泵等农用机械的动力源,还可以作为各种工程机械,如清扫机、小型发电机等有特殊要求的机械,较为理想的万能动力底盘。
权利要求
1.一种12(或15)马力四轮拖拉机,它采用现有12(或15)马力四轮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其特征是a、在原五级传动的传动箱体内设置四级传动,主变速由Ⅰ、Ⅱ、Ⅲ轴上的传动齿轮副组成,副变速由Ⅲ、Ⅳ轴上的齿轮副组成,b、在传动箱体后部设置动力输出轴F,通过锥齿轮轴E与主、副变速后的第Ⅳ轴相联,c、在传动箱体后上方装有联动操纵机构,利用操纵杆5分别使Ⅳ轴上的滑动齿轮Z3与偏置在传动箱体内的差速器上的大齿轮Z5联动,锥齿轮轴E上的啮合套Z6与后置动力输出轴F上的内花键联动,d、传动箱体外有一级最终传动B与H,制动器D分别封闭安装在B与H之中,e、传动箱体外皮带传动中的皮带轮与传动箱体内四级传动的第Ⅰ轴相联结。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联动操纵机构的操纵杆仅有一个。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12(或15)马力四轮拖拉机。它采用了多挡后置动力输出轴、联动操纵机构以及外置式最终传动和封闭式制动结构。因此,它具有多种后置动力输出转速,较高农艺地隙。能调节轮距和地隙,可进行水、旱田作业,较全面地满足了农艺及其它机械的特殊需要,扩大了现有小四轮拖拉机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它既是一种性能较全面的农用小四轮拖拉机,又是各种工农业机械较理想的万能动力底盘。
文档编号B62D49/00GK86208686SQ86208686
公开日1987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86年11月6日
发明者任守信, 于立民, 李耀诚 申请人:任守信, 于立民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