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摩托车自动两档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001阅读:1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级变速摩托车自动两档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传动装置,尤其涉及无级变速摩托车自动两档变速装置。
现有的摩托车传动系统,通常采用有极档位变速器,自动有极变速器及皮带式无级变速器三种。皮带式无级变速器,因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传动平稳,噪音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例如嘉陵CJ50型摩托车的主变速器即为典型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但是,无级变速器没有象有极档位变速器那样的档位设置,故调速范围窄,使整车的行驶性能存在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速范围宽,结构紧凑的无级变速摩托车自动两档变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在消化、吸收无级变速器和有极档位变速器长处的基础上,改进而设计的具有自动两档变速性能的装置。现有的无级变速摩托车,大都在后轮上装有减速器,该减速器由动力输入轴及轴上的小齿轮,中间齿轮轴及轴上的大齿轮、直齿轮,动力输出轴及轴上的末级齿轮组成。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直齿轮与末级齿轮啮合,构成减速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改进现有的减速机构为一档调速机构,增设二档调速机构。该技术方案是在动力输入轴上设置离心式离合器及轴套,离心式离合器的外鼓轮与轴套固定联接;在轴套上设置二速小齿轮与中间齿轮轴上设置的二速大齿轮啮合,构成二档变速齿轮组;中间齿轮轴上的一档大齿轮选用超越离合器齿轮,即构成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在摩托车低速行驶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经皮带传输到动力输入轴上,带动一档调速机构运行,动力通过小齿轮、大齿轮、直齿轮、末级齿轮传至动力输出轴,输出动力,带动后轮行走;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促使设置的离心式离合器闭合,带动设置的二档变速齿轮组运转,当中间齿轮轴的转速超过一档超越离合器齿轮的转速,超越离合器齿轮处于分离状态,自动变换为二档调速机构运行,动力通过二速小齿轮、二速大齿轮、直齿轮、末级齿轮传至动力输出轴上,输出动力,使摩托车保持中高速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现有的无级变速摩托车减速机构的基础上,增设一档调速机构,而构成两档调速机构,使调速范围更为宽广,从而改善了整车的行驶性能,并且该变速装置结构紧凑,实现自动换档。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以现有的无级变速摩托车减速器为基础,在动力输入轴1上设置11个齿的小斜齿轮Z1与中间齿轮轴5上设置的35个齿的大超越离合器斜齿轮Z2相啮合,构成一档变速齿轮组;在动力输入轴1上设置离心式离合器3及轴套4,离心式离合器3采用推拔口形式与轴联接;离心式离合器3的外鼓轮与轴套4采用花键联接。在轴套4上设置13个齿的二速小齿轮Z3或二速小斜齿轮与中间齿轮轴5上设置的33个齿的二速大齿轮Z4或二速大斜齿轮相啮合,构成二档变速齿轮组;中间齿轮轴5上设置12个齿的直齿轮Z5与动力输出轴6上设置47个齿的末级齿轮Z6相啮合,构成两档变速机构。上述齿轮与轴周向采用花键联接,轴向采用套筒或弹性档圈或垫圈固定。当摩托车低速行驶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经皮带2传输到动力输入轴1上,带动一档调速机构运行,动力经小斜齿轮Z1、大超越离合器斜齿轮Z2、直齿轮Z5、末级齿轮Z6传至动力轴出轴6输出,带动后轮行走。此时(Z2÷Z1)×(Z6÷Z5)=(35÷11)×(47÷12)=12.46。此传动比适用于摩托车起步和大负荷行驶。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动力输入轴1上的离心式离合器3闭合,带动轴套4上二速小齿轮Z3运转,从而带动二档变速齿轮组动转,当中间齿轮轴5的转速超过大超越离合器斜齿Z2的转速时,接相对运动原理,大超越离合器斜齿轮处于分离状态,自动变换为二档调速机构运行,动力通过二速小齿轮Z3、二速大齿轮Z4、直齿轮Z5、末级齿轮Z6传至动力输出轴6输出。此时的传动比为(Z4÷Z3)×(Z6÷Z5)=(33÷11)×(47÷12)=9.94。此传动比适用于摩托车中、高速行驶。反之,随着发动机转速的降低,离心式离合器3外鼓轮与轴自动分离,自动转换为一档调速机构运行。
权利要求1.一种无级变速摩托车自动两档变速装置,包含动力输入轴及轴上的小齿轮,中间齿轮轴及轴上的大齿轮,直齿轮,动力输出轴及轴上的末级齿轮,其特征在于在动力输入轴上设置离心式离合器及轴套,离心式离合器的外鼓轮与轴套固定联接;在轴套上设置二速小齿轮与中间齿轮轴上设置的二速大齿轮相啮合;中间齿轮轴上的一档大齿轮为超越离合器齿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级变速摩托车自动两档变速装置,其特征是以现有的无级变速摩托车减速器为基础,在动力输入轴上设置离心式离合器及轴套,离心式离合器的外鼓轮与轴套固定联接;在轴套上设置二速小齿轮与中间齿轮轴上设置的二速大齿轮相啮合;中间齿轮轴上的一档大齿轮选用超越离合器齿轮,而构成两档调速机构,使调速范围更宽广,从而改善了整车的行驶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实现自动换档。
文档编号B62M11/00GK2288135SQ9620585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0日
发明者李明武 申请人:李明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