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驱动省力变速旅行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567阅读:9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杠杆驱动省力变速旅行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代步工具,特别提供了一种由手驱动,结构小巧的省力旅行自行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交通运输业已十分发达,形状各异功能各异的自动车辆充斥大街小巷,但是由于自行车的小巧轻便,至今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不用任何动力的自行车受到更为普通的认同。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已经有百多年了,但是至今更省力速度更快,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自行车仍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为了使自行车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各种折叠式,各种材质的自行车不断涌现。但至今在结构上对自行车进行改造以获得更轻便自行车的尚未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随身携带的杠杆驱动省力变速旅行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杠杆驱动省力变速旅行自行车,由车架,车轮,车座等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1为一下部开口的箱式护罩,护罩内装设一带驱动轴13的车轮14,两支杠杆3分布于车架1两侧,杠杆力点装手柄,杠杆支点5用铰销固定在车架1前侧下方,杠杆重点6用活球45与连杆44相结合,连杆轴承与驱动变速轴13中轮轴8两侧曲柄41相连,曲柄41方向相反成180°;车架1前下端有一与其活性连接的把轴55,把轴55下方的两个带支撑轮64的轮架57。所述驱动变速轴13中千斤I32与轮轴8固连,棘轮与轴皮21固定,千斤II33与太阳轮A34相连,系杆H35与轮轴8相连,其上装一对行星齿轮B36与太阳轮A34啮合,增速内齿圈9与变位杆15相接,由拨叉总成拨动。两个固定于车架1之上的不旋转件右轴碗16,左轴碗26置于两个旋转件轴皮21和轮轴8之间。所述杠杆3在支点5上端为活节结构。车座2下有四根立杆52,立杆上套有弹簧53,套装于车架1,限位拉手47通过软绳与限位销51相连,限位销51嵌于立杆豁口内。所述车把9旋套于把轴55上。
本实用新型大大简化了机构,原自行车是由各种另部件组成的,但只有一个主动轮,本实用新型去掉一切另部件,只留一个主动轮,在这一支轮子上去发挥自行车的功能。车轮缩小,采用Φφ400mm(还可以缩小到Φ300mm),轮的护罩就是车架,宽100mm,前端设一对小轮70mm,支承又是转向轮,与独轮形成稳定的三点着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驱动与变速都在一个轴上实现的,手杠杆力点,通过连杆,使曲柄做园周运动,千斤I与轴固连,棘轮与轴皮固定,轴旋转带动千斤I,拨动棘轮,车轮前进,是常速,此时,千斤II不与轴固连,与太阳轮A(从动轮)相连,系杆H与轴相连,行星齿轮B(主动轮)与太阳轮A齿合,轴与系杆H旋转时,行星齿轮B只是本身旋转,千斤II不起作用;当要增速内齿圈C(定轮)与行星齿轮B齿合时,太阳轮A(从动轮)增速,千斤II拨动棘轮,车轮前进,因千斤II转速高于千斤I,千斤I打滑不起作用。两支杠杆都是主动件,有用功转角范围大于180°,做功无死角,车座由4个弹簧支承减震,高低可调。
本实用新型杠杆驱动省力变速旅行自行车,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小巧,体积只有450mm×420mm×100mm,如使用Φ300mm车轮,体积可达到350mm×320mm×100mm,功能齐全,能折叠,可做多种用途,不骑行时可当坐椅,也可当小推车运送东西,骑行可变速,两支杠杆用力增大力量,减轻体力,杠杆可取下放在护罩内,车座能升降有减震,车把可折叠,护罩上方两角顶盖拉出来可做衣架,能放手提包,两角内可做储存盒,三点着地骑行平稳、安全可靠,批量生产护罩,轮圈可采用工程塑料铸压成型,重量更轻,制造工艺简单,装配维修方便,节省原料,造价低廉,是现代交通最轻巧,最方便,最经济的辅助工具。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体结构图车架1(去掉外罩);车座2;力臂拉杆3;手闸4;杠杆支点5;杠杆重点6;支承转向轮7;轮轴8;车把9;连杆10,变速拉杆11;曲柄12,驱动变速轴13;车轮14。
图2.驱动与变速集轮轴于一体结构图变位杆15;右轴碗16;滚珠17;右轴活套18;内齿圈C(定轮)19;轴皮(21);连接板键22;沉头螺钉23;轴用弹性档圈24;左轴活套25;左轴碗26;锁母27;后轴档28;弹性园柱销29;千斤座30;千斤档板31;千斤I32;千斤II33;太阳轮A(从动轮)34;系核H35;行星轮B(主动轮)36行星轮轴37;轴用弹性档圈38;轴承外套39;轴承内套40;曲柄12;拨叉总成42;锁母43;连杆10;活球45;活球托46。
图3车座减震,升降结构图限位拉手47;座垫48;座圈垫板49;限位销50;活动定位柱51;立杆52;弹簧53;定位套54;图4支承转向轮结构图把轴55;轴套56;轮架57;锁母58;把套60;轮轴61;轴承62;档圈63;胶轮64;图5拨叉总成拨叉65;销轴66;弹簧67;固定环68;
实施例请参阅
图1所示车架1,独轮护罩骨架,是本车主体,车座2,由4根立杆与弹簧支承,上下缓冲减震,高低可调。力臂拉杆3两支,与杠杆支点5上面活节连接,可取下放在护罩内。杠杆支点用铰销固定在车架两侧前下方。手闸4,固定在力臂拉杆上,刹车方便,拉线在活节处用挂钩与轮轴线连接可脱开力臂拉杆。杠杆重点6即是活球45,通过连杆10和轴承内外套39、40,使曲柄12(两件)做园周运动,形成两个曲柄摇杆机构,前后摆动力臂拉杆轮轴8旋转,车轮前进。支承转向轮7,两个小轮,设在护罩前下方,与独轮三足鼎立,使车能独自站立,骑行平稳。车把9,从两侧伸出为骑行踏脚处,两小轮共用车把一个轴,脚很自然支配小轮转向。变速拉杆12,设在驱动变速轴13轴头处,通过拨叉可直接变速。
图2所示,驱动变速轴,是常速位置变拉杆15,右轴碗16,左轴碗26这两件是不旋转体,与车架1固定,轴皮21和车轮是一体,与驱动变速轴分成两体,用连接板键4件,也是驱动变速轴的固定件,与轴皮连接,再用轴用弹性档圈24固定在轴皮上,便于拆装和维修,千斤座30,用弹性园柱销29与轮轴8固定,当轮轴旋转带动千斤I32,推动左轴活套25上的棘轮转动,车轮前进,这是常速,此时杆H35虽已和轴固定是主动件,装配行星齿轮B36,与太阳轮A39,常齿合,太阳轮A又是千斤II33底座本身不与轴连接,常速行驶时,系杆H也随轴转,但行星齿轮B只是自转,不能推动太阳轮A,此时千斤II不起用。需要增速时内齿圈C19,与右轴碗16上两条滑槽,用开槽锥端定位螺钉,滑动相配,右轴碗是不旋转体,内齿圈C不转动,是定轮。拨动变速拉杆11,通过拨叉总成42、变位杆15,使内齿圈C与行星齿轮B齿合。此时行星齿轮B,太阳轮A的转速相比是增速,旋转方向相同。太阳轮A带动千斤II推动棘轮旋转,车速加快,因千斤II的钻速高于千斤I,千斤I打滑不起做用。
图3所示车座由座垫48、座圈垫板49组成,用立杆52四根,插入车架上的四根套管内。套管内装弹簧53,调好压缩比,用定位套54将弹簧限位,四根立杆本身不与弹簧连接,从弹簧中心穿过,车座直落到底。当把车座调整到一定的高度时,通过活动定位柱51,限位销50,限位销是固定在活动定位柱上的。内有弹簧,限位销是常锁状态。四根立杆在每个高上有销孔窝。限位销与立杆销孔窝锁死时,车座处在四个弹簧之上。四根套管内侧有长槽,活动定位柱、限位销、车座随着弹簧的弹性,延着套管内侧长槽,上下缓冲。需要将车座落到底时,通过限位拉手47,将限位销拉出立杆销孔窝,车座可直落到底。限位拉手用一个转轴,旋转一次,可控制四个限位销,车座升降方便。
图4所示支承转向轮,把轴55上部与护罩前下方活动相连,下部与轮架57用方销固定,轴套56采用尼龙材质,旋开锁母58可以把车把9取下,放在轮架后方,缩短宽度,胶轮64,采用实心胶体,轮毂可以采用冲压,或者用工程塑料制造。
图5所示拨叉总成拨叉65,用销轴66固定在固定环68上、下方长孔与变位杆15活动相连。上部与变速拉杆11直接相连,变速时将变速拉杆抽出拨动变位杆向里推进达到变速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杠杆驱动省力变速旅行自行车,由车架,车轮,车座等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1)为一下部开口的箱式护罩,护罩内装设一带驱动轴(13)的车轮(14),两支杠杆(3)分布于车架(1)两侧,杠杆力点装手柄,杠杆支点(5)用铰销固定在车架(1)前侧下方,杠杆重点(6)用活球(45)与连杆(44)相结合,连杆轴承与驱动变速轴(13)中轮轴(8)两侧曲柄(41)相连,曲柄(41)方向相反成180°;车架(1)前下端有一与其活性连接的把轴(55),把轴(55)下方的两个带支撑轮(64)的轮架(57)。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杠杆驱动省力变速旅行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变速轴(13)中千斤I(32)与轮轴(8)固连,棘轮与轴皮(21)固定,千斤II(33)与太阳轮A(34)相连,系杆H(35)与轮轴(8)相连,其上装一对行星齿轮B(36)与太阳轮A(34)啮合,增速内齿圈(9)与变位杆(15)相接,由拨叉总成拨动。
3.按权利要求2所述杠杆驱动省力变速旅行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于车架(1)之上的不旋转件右轴碗(16),左轴碗(26)置于两个旋转件轴皮(21)和轮轴(8)之间。
4.按权利要求1,2所述杠杆驱动省力变速旅行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3)在支点(5)上端为活节结构。
5.按权利要求1,2所述杠杆驱动省力变速旅行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座(2)下有四根立杆(52),立杆上套有弹簧(53),套装于车架(1),限位拉手(47)通过软绳与限位销(51)相连,限位销(51)嵌于立杆豁口内。
6.按权利要求5所述杠杆驱动省力变速旅行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9)旋套于把轴(55)上。
专利摘要一种杠杆驱动省力变速旅行自行车,由车架,车轮,车座等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为一下部开口的箱式护罩,护罩内装设一带驱动轴的车轮,两支杠杆分布于车架两侧,杠杆力点装手柄,杠杆支点用铰销固定在车架前侧下方,杠杆重点用活球与连杆相结合,连杆轴承与驱动变速轴中轮轴两侧曲柄相连,曲柄方向相反成180°;车架前下端有一与其活性连接的把轴,把轴下方的两个带支撑轮的轮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随身携带。
文档编号B62K15/00GK2259349SQ9622584
公开日1997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0日
发明者王自申 申请人:王自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