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踏板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13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踏板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踏板式自行车,它属于由乘骑者驱动的轮式车辆类。
为克服现有链式自行车存在的传动效率低,力的损耗大等弊病,已有多种踏板式自行车的发明创造公诸社会,但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而距实际应用尚有一段距离。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一种踏板式自行车,它既消除了原有链式车的弊端,又因结构合理、造型新颖极具实用价值。
本发明的踏板式自行车包括车座、安装前后轮的车架、车把和蹬踏驱动装置,其特征所述的车座由后座板1和一对活动前座板2、2′组成,后座板1经由竖直座板支承3与车架相连,而一对活动前座板2、2′则枢接于上述后座板1前缘中部凸耳的两侧;所述的车架包括后底架4及与之固接的∩形后垂梁5、上纵梁6、下纵梁7、介设于上下纵梁之间的前垂梁8和中垂梁9,且所述后底架4左右边框下还对称地固设有一对用于支承后轮轴10的轴承座11、11′;所述的蹬踏驱动机构包含位于车座前下方分左右设置的一对蹬踏板12,以及与蹬踏板12相连并向后底架4延伸的一对蹬踏杆13,一对蹬踏杆13其后部分别与用于支承后轮轴10的、固定在轴承座11、11′外侧的轴承座14、14′固接,在所述的一对蹬踏杆13和上述车座的活动前座板2、2′之间还介设有一对连杆15,一对连杆15的腰部销接有一对摆杆16,一对摆杆16之后部分别与驱动轴17两端的单向棘轮机构18、18′之外壳相固接,与上述后轮轴10平行且位居上方的驱动轴17支承在安装于上述竖直座板支承3后的∪形轴座19内,驱动轴17上左右平行地设置有尺寸规格不同的驱动链轮20、20′,驱动链轮20、20′与驱动轴17之间介设有轴承21、21′,且驱动链轮20、20′分别通过驱动链条22、22′与设置在上述后轮轴10上的一对被动链轮23、23′链接;所述的蹬踏驱动机构还包括由变速手柄24、可转动地套置于竖直座板支承3上的转接套25及由转接套25向后延伸的变速拨杆26、一字型槽块27、锁帽28、卡座29和可沿驱动轴17中部花键段左右滑移的工字形离合件30所构成的变速装置,以及由复位杆31和一对轮架32、32′所构成的蹬踏杆复位装置,复位杆31其腰部经柱圈33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的下纵梁7上,其两端设置有一对止位销34、34′,一对轮架32、32′分别卡设于一对蹬踏杆13的适宜部位,且每一轮架32、32′之下部设有可沿蹬踏杆13下缘滑行的大滚轮35、35′,上部设有可沿复位杆31上缘滑行的小滚轮36、36′。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卸去车把和前后轮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后轮轴部分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驱动轴部分的剖视图。
附图5是本发明蹬踏杆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座板,2、2′活动前座板,3竖直座板支承,4后底架,5∩形后垂梁,6上纵梁,7下纵梁,8前垂梁,9中垂梁,10后轮轴,11、11′、14、14′轴承座,12蹬踏板,13蹬踏杆,15连杆,16摆杆,17驱动轴,18、18′单棘轮机构,19∪型轴座,20、20′驱动链轮,21、21′轴承,22、22′驱动链条,23、23′被动链轮,24变速手柄,25转接套,26变速拨杆,27—字形槽块,28锁帽,29卡座,30工字形离合件,31复位杆,32、32′轮架,33柱圈,34、34′止位销,35、35′大滚轮,36、36′小滚轮,37、37′支承杆。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首先拉动板平的变速手柄24使工字形离合件30与选定的驱动链轮结合,然后用力踏下某侧的蹬踏板12,该侧的蹬踏杆13会带动连杆15下行并同向牵动摆杆16,于是与该摆杆16相连的单向棘轮机构18或18′会带动驱动轴17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自行车得以前行一段距离,此时另一侧的蹬踏杆13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上升进入待工作状态,并且同侧的单向棘轮机构18′或18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并滑过驱动轴17;踩下另一侧的蹬板后情形正好相反……如此反复交替,车辆便不停地向前行进。若是要加大速比,则可使工字形离合件30与大尺寸的驱动链轮贴合此外,乘骑者在使用本发明中还会因为车座上一对活动前座板2、2′的上下摆动而感觉格外舒适与新奇,这是其他自行车所无法比拟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具有结构合理、造型新颖的特点;另外,从性能来看,不仅力的传递性能好,而且还可充分利用乘骑者的自身重力做功,再加上有两档变速功能,无论是上坡还是平路行驶,都是极为可取的交通工具。
权利要求
1.一种踏板式自行车包括车座、安装前后轮的车架、车把和蹬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车座由后座板(1)和一对活动前座板(2)、(2′)组成,后座板(1)经由竖直座板支承(3)与车架相连,而一对活动前座板(2)、(2′)则枢接于上述后座座板前缘中部凸耳的两侧;B)、所述的车架包括后底架(4)及与之固接的∩形后垂梁(5)、上纵梁(6)、下纵梁(7)、介设于上纵梁(6)与下纵梁(7)之间的前垂梁(8)和中垂梁(9),且所述的后底架(4)左右边框下还对称地固设有一对用于支承后轮轴(10)的轴承座(11)、(11′);C)、所述的澄踏驱动机构包含位于车座前下方分左右设置的一对蹬踏板(12),以及与蹬踏板(12)相连并向后底架(4)延伸的一对蹬踏杆(13),一对蹬踏杆(13)其后部分别与用于支承后轮轴(10)的固定在轴承座(11)、(11′)外侧的轴承座(14)、(14′)固接,在所述的一对蹬踏杆(13)和上述车座的一对活动前座板(2)、(2′)之间还介设有一对连杆(15),一对连杆(15)的腰部销接有一对摆杆(16),一对摆杆(16)之后部分别与驱动轴(17)两端的单向棘轮机构(18)、(18′)之外壳相固接,与上述后轮轴(10)平行且位居上方的驱动轴(17)支承在安装于上述竖直座板支承(3)后的∪形轴座(19)内,驱动轴(17)上左右平行地设置有尺寸规格不同的驱动链轮(20)、(20′),驱动链轮(20)、(20′)与驱动轴(17)之间介设有轴承(21)、(21′),且驱动链轮(20)、(20′)分别通过驱动链条(22)、(22′)与设置在上述后轮轴(10)上的一对被动链轮(23)、(23′)链接;D)、所述的蹬踏驱动机构还包括由变速手柄(24)、可转动地套置于竖置座板支承(3)上的转接套(25)及由转接套(25)向后延伸的变速拨杆(26)、一字形槽块(27)、锁帽(28)、卡座(29)和可沿驱动轴(17)中部花键段左右滑移的工字形离合件(30)所构成的娈速装置,以及由复位杆(31)和一对轮架(32)、(32′)所组成的蹬踏杆复位装置,复位杆(31)其腰部经柱圈(33)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的下纵梁(7)上,其两端设置有一对止位销(34)、(34′),一对轮架(32)、(32′)分别卡设于一对蹬踏杆(13)的适宜部位,且每一轮架(32)、(32′)之下部设有可沿蹬踏杆(13)下缘滑行的大滚轮(35)、(35′),上部设有可沿复位杆(31)上缘滑行的小滚轮(36)、(36′)。
全文摘要
一种踏板式自行车,其最大特点是带驱动链轮的驱动轴位于带被动链轮的后轮轴之上方且与之平行,驱动轴靠向下踩踏蹬踏板带动连杆、摆杆并经单向棘轮机构来驱动,蹬踏杆有复位装置,附加的变速机构使本发明具有换挡功能,从而使之适用于多种路况。
文档编号B62M1/24GK1172051SQ97108110
公开日1998年2月4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7日
发明者阳宏 申请人:阳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