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射流激励器对汽车进行主动减阻控制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44002阅读:来源:国知局
。定常射流从腔体的另一端射流喷口射出。射流速度可通过流量控制装置调节。激励器A3的喷口由一排微射流圆孔组成。激励器产生的射流能够扩大垂直后背面处的上侧回流区域,并能破坏垂直后背面后方的周期性大涡结构,进而显著提高车体垂直后背面的表面压强,降低车体的气动阻力。单独使用激励器A3可降低车体气动阻力达11%,并获得控制净节省能量约3%。
[0021]本实施例中,单独使用激励器A4进行减阻控制。气源通过流量控制计,连接到激励器腔体。定常射流从腔体的另一端射流喷口射出。射流速度可通过流量控制装置调节。激励器A4的喷口由一排微射流圆孔组成。激励器产生的射流能够扩大垂直后背面处的下侧回流区域,并能破坏垂直后背面后方的周期性大涡结构,进而显著提高车体垂直后背面的表面压强,降低车体的气动阻力。单独使用激励器A4可降低车体气动阻力达14%,并获得控制净节省能量约2%。
[0022]本实施例中,联合使用激励器Al与A2进行减阻控制。气源通过两个不同的流量控制计,分别连接到两个激励器。两激励器产生的射流速度,分别通过这两个流量控制计调节。此联合控制可以同时控制车尾窗上边缘处的流动分离以及削弱车尾窗两侧的流向涡,降低车体的气动阻力。此联合控制可降低车体气动阻力达16%,并获得控制净节省能量达12%。
[0023]本实施例中,联合使用激励器A3与A4进行减阻控制。气源通过两个不同的流量控制计,分别连接到两个激励器。两激励器产生的射流速度,分别通过这两个流量控制计调节。此联合控制可以同时控制车体垂直后背面处的上、下侧回流区域,降低车体的气动阻力。此联合控制可获得车体气动减阻达17%,及控制净节能约5%。
[0024]本实施例中,联合使用激励器Al、A2与A3进行减阻控制。气源通过三个不同的流量控制计,分别连接到三个激励器。不同激励器产生的射流速度,分别通过这三个流量控制计调节。此联合控制可以同时控制车尾窗及垂直后背面处的流动结构,降低车体的气动阻力。此联合控制可减少车体气动阻力高达25%,同时获得减阻控制净节能14%。
[0025]本实施例中,联合使用激励器Al、A2与A4进行减阻控制。气源通过三个不同的流量控制计,分别连接到三个激励器。不同激励器产生的射流速度,分别通过这三个流量控制计调节。此联合控制可以同时控制车尾窗及垂直后背面处的流动结构,降低车体的气动阻力。此联合控制可减少车体气动阻力达28%,及控制净节能达14%。
[0026]本实施例中,联合使用激励器Al、A2、A3与A4进行减阻控制。气源通过四个不同的流量控制计,分别连接到四个激励器。不同激励器产生的射流速度,分别通过这四个流量控制计调节。此联合控制可以同时控制车尾窗及垂直后背面处的流动结构,降低车体的气动阻力。此联合控制可实现车体气动减阻达29%,同时获得高达16%的减阻控制净节能。
[002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射流激励器对汽车进行主动减阻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四种激励器、气源、流量控制装置;所述四种激励器分别为:布置于车尾窗上缘的激励器Al、布置于车尾窗两侧边缘的激励器A2、布置于垂直后背面上边缘的激励器A3、布置于垂直后背面下边缘的激励器A4 ;所述气源经过流量控制装置连接到各个激励器,定常射流从激励器的射流喷口射出,所述激励器的射流速度通过流量控制装置调节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汽车进行主动减阻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器由激励器腔体和激励器盖板两部分组成;所述腔体的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为射流喷口 ;射流通过射流喷口喷出,并且腔体的射流喷口面与车体尾部表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汽车进行主动减阻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器Al, A3与A4的喷口由一排微射流圆孔组成,激励器A2的喷口为一狭槽;所述腔体形状为扩散型的流线型,作用是引导进入腔体的射流均匀的分散开并从射流孔喷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汽车进行主动减阻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器Al与A2的射流角度为与倾斜后背面垂直,激励器A3与A4的射流角度与水平方向成向上45° ο5.—种基于射流激励器对汽车进行主动减阻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单独使用射流激励器Al进行减阻控制;或者,单独使用射流激励器A2进行减阻控制;或者,单独使用射流激励器A3进行减阻控制;或者,单独使用射流激励器A4进行减阻控制。6.—种基于射流激励器对汽车进行主动减阻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联合使用射流激励器Al与A2进行减阻控制。7.—种基于射流激励器对汽车进行主动减阻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联合使用射流激励器A3与A4进行减阻控制。8.—种基于射流激励器对汽车进行主动减阻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联合使用射流激励器Al、A2与A3进行减阻控制。9.一种基于射流激励器对汽车进行主动减阻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联合使用射流激励器Al、A2与A4进行减阻控制。10.—种基于射流激励器对汽车进行主动减阻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联合使用射流激励器Al、A2、A3与A4进行减阻控制。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的对汽车进行主动减阻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包含布置于车尾窗上缘的激励器A1;布置于车尾窗两侧边缘的激励器A2;布置于垂直后背面上边缘的激励器A3;布置于垂直后背面下边缘的激励器A4。气源经过流量控制器,连接到激励器腔体,定常射流通过腔体的射流喷孔,并沿着特定角度喷出,激励器产生的射流能够有效改变尾流结构,进而显著降低车体的气动阻力。本发明的减阻控制的方法包含以下九种方式:分别单独使用A1、A2、A3或A4;A1、A2组合;A3、A4组合;A1、A2、A3组合;A1,A2、A4组合;A1、A2、A3、A4组合。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成功降低车体气动阻力高达29%,并实现净节省能量达16%。
【IPC分类】B62D39/00, F15D1/08
【公开号】CN104960585
【申请号】CN201510368354
【发明人】周裕, 张炳夫, 王拓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
...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