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童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15930阅读:来源:国知局
平移的方便性,如图6所示。
[0028]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前轮承力轴Η与前三角形AEFG的下枢轴F之间具有一根折叠杆14,展开态成为直角三角形ΛΕ??之底边。如图6所示,增加了前童车架者展开姿态的结构强度。
[0029]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所述前三角形AEFG下边5与竖向杆8之间以十字轴座方式,以其中一边为滑杆以其中一孔为滑腔进行滑动折叠。可沿着竖向杆8向上滑动,也可以沿着前下边5向前滑动,这样的折叠结构是最方便的。
[0030]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所述前三角形Λ EFG下边5短于竖边,与斜边4的连接是十字轴座连接,可延斜边4向上滑动折叠。滑动折叠结构不设置在竖向杆8上,这样的结构使得竖向杆8的加工精度、难度降低。
[0031]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所述前三角形AEFG斜边4可向下拱起折叠,其节头具有直杆保持锁定结构15。如图2B所示,一般来说具有多种保持直杆锁定状态的结构,最简单是具有横轴枢接的套筒伸缩结构,套筒上有横轴,套杆上有长腰孔,拉开可绕轴折叠,插入即锁定,反过来套杆上有凸起轴,套筒上有长腰孔也达到同样效果,如图3A所示。
[0032]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所述前三角形ΛEFG斜边4可向下拱起折叠,前三角形A EFG下枢轴F近处有一侧视杆19十字轴座连接锁定结构支撑于斜边4,可延斜边4在折叠时滑动。如图2B所示,这样的连接锁定装置有多种样式,比如图5所示的锁定夹圈13将其锁定在展开状态;还可以是进一步优化的垂直自锁装置16,侧视杆19与十字轴座的连接是长轴孔内置弹簧,如图3B所示,侧视杆19朝斜边4的端头为圆弧边缘,只要拉起绕转一定角度就自动保持垂直锁定状态或者滑动折叠趋势。
[0033]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所述后三角形Λ LMN展开锁定状态为直角三角形。即< LMN是直角,这是后车受力结构最佳形式之一。总体来讲,从前轮承力轴Η到后轮轴J跨度构成整车底边,前、后车均为直角三角形连接成为整车构成一个大的三角形桁架时,尤其如果前轮承力轴Η与前三角形之前枢轴G重合,则前、后三角形之下边均承拉,整车具有最佳受力结构,也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
[0034]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所述前三角形斜边4为框型结构。这样的结构使的婴童蓝18可以纳入到框型结构内,可以降低童车整体重心,提升运行稳定性,同时框型结构的上框边直接作为骑行把手,省掉了专门骑行把手的制作。
[0035]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所述前三角形斜边4为独杆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得前三角形AEFG的三个横轴与三条边可以在同一个童车中心平面上,不仅降低了整车制造难度,减少了材料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前三角形AEFG的整体结构强度,此时骑行把手与斜边构成Τ字型结构,如果前轮1左右均布,则Τ与前轮承力轴构成工字型,而Τ字型和工字型结构件可以整体压铸或者锻压成型,以相同材质的轻质合金为例,可以大大提升结构强度和生产效率。
[0036]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所述后三角形Λ LMN下边7与竖向杆9之间以十字轴座方式,沿竖向杆向上以滑腔/滑杆方式折叠。即图1中的Μ轴向上移动,这是后车最简单的折叠方式。
[0037]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所述后三角形Λ LMN斜边6与竖向杆9之间以十字轴座方式,沿竖向杆9向上以滑腔/滑杆方式折叠。即图1中的L轴向上移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后轮纵向调节过程高度不变,则漫步推行时前车倾角的姿态不变,在后轮纵向调节折叠过程中,保持前车慢速推行的角度、倾角等状态参数不变,是本发明的次要目的之一。
[0038]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所述后三角形Λ LMN斜边6还具有横轴P枢接的单向上拱折叠结构,构成四连杆折叠机构。即图1中的N轴、P轴向上拱起,这样的折叠过程后轮高度不变,则推行时前车的姿态不变。
[0039]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所述锁定结构是抱持滑杆的松紧夹圈,嵌入或者紧贴所述十字轴座之滑腔将滑杆其锁定。夹圈13与滑杆的外形一致为圆形或者非圆形,圆形滑圈的十字轴座与滑杆依旧可以相对转动,非圆形夹圈对应的滑杆/滑腔则不可转动,这是最简单的锁定结构,如图5所示。
[0040]还可以作这样的优先改进:所述骑行把手具有伸缩或者折叠把手17,展开延长用作推行把手。这样是为了方便推、骑两种方式同时舒适,推行时不踢脚,如图1所示。
[0041]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优选实施例说明而已,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专利的申请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结构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主权项】
1.一种折叠童车,具有从最长展开骑行态到半长推行态到完全折叠收藏态三种结构形式,包括具有前轮的绕三横轴枢接纵向折叠的侧视可折叠前三角形童车架与具有纵向可调后轮的后车架两部分,前车架有骑行把手,还有骑座,位于前端的前轮和后端的后轮至少有一为左右两轮,后轮具有驱动装置,还有将其锁定在展开状态的锁定结构,整车至少有一付避震装置和至少一付滑杆/滑腔配合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后车架通过双竖向杆连接,前竖向杆构成前三角形之竖边,与前斜边、前下边均横轴枢接,前三角形与前竖向杆、后车架与后竖向杆、双竖向杆之间的三种连接之一为可转动竖轴枢接构成转向结构。2.—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前轮连接在所述前三角形之前枢轴,所述前三角形展开锁定状态为直角三角形。3.—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通过纵向滑杆与竖向杆底部固定纵向滑腔之间构成滑杆/滑腔伸缩结构。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竖向杆为平行结构。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后车架通过后斜边、后下边与后竖向杆横轴枢接构成绕三横轴枢接的侧视可折叠后三角形后车架。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竖向杆合并为一杆,所述前三角形、后三角形后车架与所述竖向杆之间的二种连接之一为可转动竖轴枢接构成转向结构。7.—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竖向杆固定连接,前竖向杆与前三角形,后竖向杆与后三角形的连接之一为可转动竖轴枢接构成转向结构。8.—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杆位置下方具有安全轮。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杆之间是快拆装连接,所述安全轮位于前车上。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轮轮叉套接前车竖向杆下端头构成万向轮,所述前轮为左右两个,安装在一根前轮承力轴的两端,所述前轮承力轴同时是前三角形前枢轴。11.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竖向杆底端具有另一安全轮,该竖向杆与后车架斜边、下边之间十字轴座枢接可转动,上端具有附加把手。12.—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杆与前后三角形之连接均为十字轴座枢接且可沿竖向杆滑动,竖向杆下端部具有安全轮,后三角形与竖向杆之横轴枢接位置为快拆装连接。13.—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形以前竖向杆伸缩的方式折叠,斜边、下边长度不变,前枢接点位于斜边中部,所述前轮位于斜边前端。14.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前轮承力轴与前三角形的下枢轴之间具有一根折叠杆,展开态成为直角三角形之底边。15.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形下边与竖向杆之间以十字轴座方式,以其中一边为滑杆以其中一孔为滑腔进行滑动折叠。1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形下边短于竖边,与斜边的连接是十字轴座连接,可延斜边向上滑动折叠。17.—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形斜边可向下拱起折叠,其节头具有直杆保持锁定结构。18.—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形斜边可向下拱起折叠,前三角形下枢轴近处有一侧视杆十字轴座连接锁定结构支撑于斜边,可延斜边在折叠时滑动。19.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三角形展开锁定状态为直角三角形。20.一种如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形斜边为框型结构。21.—种如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形斜边为独杆结构。22.—种如权利要求5?19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三角形下边与竖向杆之间以十字轴座方式,沿竖向杆向上以滑腔/滑杆方式折叠。23.—种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三角形斜边与竖向杆之间以十字轴座方式,沿竖向杆向上以滑腔/滑杆方式折叠。24.—种如权利要求5?19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三角形斜边还具有横轴枢接的单向上拱折叠结构,构成四连杆折叠机构。25.—种如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是抱持滑杆的松紧夹圈,嵌入或者紧贴所述十字轴座之滑腔将滑杆其锁定。26.—种如权利要求1?19所述的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骑行把手具有伸缩或者折叠把手,展开延长用作推行把手。
【专利摘要】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折叠童车,具有从最长展开骑行态到半长推行态到完全折叠收藏态三种结构形式,包括具有前轮的绕三横轴枢接纵向折叠的侧视可折叠前三角形童车架与具有纵向可调后轮的后车架两部分,前车架有骑行把手,还有骑座,位于前端的前轮和后端的后轮至少有一为左右两轮,后轮具有驱动装置,还有将其锁定在展开状态的锁定结构,整车至少有一付避震装置和至少一付滑杆/滑腔配合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后车架通过双竖向杆连接,前竖向杆构成前三角形之竖边,与前斜边、前下边均横轴枢接,前三角形与前竖向杆、后车架与后竖向杆、双竖向杆之间的三种连接之一为可转动竖轴枢接构成转向结构。达到骑行、推行、收藏三效合一。
【IPC分类】B62K15/00, B62K9/00
【公开号】CN105270530
【申请号】CN201410344540
【发明人】朱开一
【申请人】朱开一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7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