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黑匣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4691阅读:10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船用黑匣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黑匣子,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记录船舶航行数据的黑匣子。
按照国际海事组织IMOA.861相关标准和IEC61996相关检验标准的要求,船用黑匣子除了在可能遇到的各种海况、船舶运动、振动、湿度以及电磁干扰下正常工作外,还应该能够经受《船舶与海上设施用电子电气设备型式试验指南》规定的试验,尤其是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在经受下列情况后,船用黑匣子记录的数据完好并能读取1、冲击50g的半正弦脉冲,持续11ms;2、穿刺250kg并带有100mm直径尖头的物体,从3m的高处落下;3、耐火260℃的低温火烧10h,1100℃的高温火烧1h;4、深海压力和潜水浸没在海水中经受60MPa的压力(相当于6000m的深度)。
然而,目前国内生产的船用黑匣子,仅仅是能够符合中国船级社制定的相关标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的船用黑匣子产品能够完全符合上述国际标准。
三、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完全满足国际标准要求的船用黑匣子。
本实用新型的船用黑匣子是由外壳体(8)、隔热层(12)、底盖(3)、内核(7)和放置在内核(7)中的存储模块组成,在外壳体(8)内充填多层隔热层(12)后,把内核(7)包覆在隔热层(12)的中间;外壳体(8)的底边外部焊接有连接法兰(4),底盖(3)以螺丝固定在连接法兰(4)上,并在底盖(3)与连接法兰(4)之间设有密封垫(10),将隔热层(12)与内核(7)封闭在外壳体(8)中;电缆插座(11)固定在底盖(3)上,并通过密封垫(9)密封,存储模块通过贯穿于隔热层(12)中的电缆(6)与电缆插座(11)连接。
在底盖(3)的外边,固定设置有一个水下声学信标(5),当船舶沉入水下后,该水下声学信标(5)会发射出声纳信号,指示出黑匣子的具体位置,引导人们打捞。
通过一个锁紧机构(2),可以将黑匣子固定连接在船舶甲板上的固定座(1)上。当发生海难事故后,可以打开锁紧机构(2),使黑匣子脱离船舶并被打捞上来。
在外壳体(8)的外表面上,还焊接有用于水下机械打捞、搬运的提手(13)。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系统设计,使产品达到了真正模块化组织结构,以不同的功能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同时某一模块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它模块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动态仿真技术及特种焊接加工,保证船用黑匣子壳体在经受250kg并带有100mm直径尖头的物体从3m高处落下穿刺后不会损坏。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隔热层复合技术,使得船用黑匣子能够经受260℃的低温火烧10h及1100℃的高温火烧1h后不损坏存储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与底盖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并以密封垫密封,使其能够经受60MPa的海水压力和50g的半正弦脉冲持续11ms的冲击而不损坏。
在底盖3上还固定设置有一个水下声学信标5,当船舶沉入水下后,该水下声学信标5会自动发射声纳信号,以指示出黑匣子的具体位置,引导人们打捞。
船用黑匣子通过锁紧机构2固定连接在船舶甲板上的固定座1上。当船舶沉入水下后,可以方便地打开锁紧机构2,使黑匣子脱离船舶并被打捞上来。
在船用黑匣子的外壳体8的外表面上部,还焊接有用于水下机械打捞、搬运的提手13。
权利要求1.船用黑匣子,由外壳体(8)、隔热层(12)、底盖(3)、内核(7)和放置在内核(7)中的存储模块组成,其特征是在内核(7)的外围包覆有多层隔热层(12),隔热层(12)的最外层由外壳体(8)固定,在外壳体(8)的底边外焊接有连接法兰(4),底盖(3)以螺丝固定在连接法兰(4)上,将隔热层(12)封闭,存储模块通过贯穿于隔热层(12)中的电缆(6)与固定在底盖(3)上的电缆插座(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黑匣子,其特征是在底盖(3)与连接法兰(4)之间设有密封垫(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黑匣子,其特征是在电缆插座(11)与底盖(3)之间设有密封垫(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黑匣子,其特征是在底盖(3)的外边固定有水下声学信标(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黑匣子,其特征是黑匣子通过锁紧机构(2)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黑匣子,其特征是在外壳体(8)的外表面上焊接有提手(13)。
专利摘要一种船用黑匣子,由外壳体、隔热层、底盖、内核和存储模块组成,外壳体8内充填有多层隔热层12,内核7包覆在隔热层12的中间,外壳体8的底边上焊接连接法兰4,底盖3固定在连接法兰4上,将隔热层12与内核7封闭于外壳体8中,存储模块通过电缆6与固定在底盖3上电缆插座11连接,底盖3上还固定有水下声学信标5。黑匣子通过锁紧机构2固定在甲板上的固定座1上。本实用新型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要求设计,在经受冲击、穿刺、耐火与深海压力和潜水试验后,船用黑匣子记录的数据完好并能读取,完全符合国际标准要求。
文档编号B63J99/00GK2543835SQ02235070
公开日2003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30日
发明者李永红, 黄庆禄, 王凤梅, 张永茂 申请人:山西科泰微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