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浚泥驳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74阅读:9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疏浚泥驳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疏浚泥驳船,包括主船体以及设置在主船体上的甲板室,所述主船体泥舱(3)底部设置有板式对开泥门(6),其可转动的铰接在主船体(1)的底部并与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活动铰接;在所述板式对开泥门(6)与主船体(1)的铰接处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线路与甲板室(2)下部的驾驶室(14)内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与所述液压油缸(21)连接并控制液压油缸(21)的启闭,实现同步关闭打开板式对开泥门(6),此种方式减少了卸泥过程中的横摇,提高了船舶的稳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效率,大大提高了船舶作业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专利说明】
一种疏浚泥驳船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施工船,具体是涉及一种疏浚泥驳船。
【背景技术】
[0002]AIS系统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1n System)的简称,由岸基(基站)设施和船载设备共同组成,是一种新型的集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助航系统和设备。传统的船舶为装有AIS系统,通常在遇见大风恶劣性的天气时,无法对外界传送呼救信号,使得船舶上的人员有生命危险,该种船舶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人们使用。
[0003]专利号为ZL201220376978.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开底泥驳挖泥船,包括主船体和甲板室,其结构是主船体设置有泥舱,泥舱两侧分别设置为边浮舱,泥舱舱口处设置有舱口围板,泥舱底部设置有板式对开泥门。该开底泥驳挖泥船虽然采用一个油缸通过两根钢丝绳分叉控制每对泥门的启闭,保证了对开泥门的同步,但是采用一个油缸通过两根钢丝绳分叉控制每对泥门的启闭,四扇泥门只设两个液压油缸的设置方式一定程度上较小了泥门的有效载荷、在关闭时容易失效,且当任一一个液压油缸损坏时,容易导致泥门关闭不严,造成经济损失。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挖泥船的泥门启闭机构及液压控制系统。泥门启闭装置的形式多种多样,通常是每扇泥门用一个油缸控制,由于每扇泥门的负载不同,卸泥过程中往往会引起船舶的横摇,有时无法保证对开泥门的同步。

【发明内容】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疏浚泥驳船,该疏浚泥驳船带有GPS定位及AIS系统通过泥驳船上的上述两个系统,提高了泥驳船的安全性。此夕卜,本实用新型的疏浚泥驳船的油缸通过两根钢丝绳连接泥门,并在泥门与船体的铰接处设置有控制装置,泥门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油缸的启闭。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疏浚泥驳船,包括主船体以及设置在主船体上的甲板室,所述主船体的中部设有泥舱,所述泥舱两侧分别设置有边浮舱,所述泥舱底部设置有板式对开泥门,其可转动的铰接在主船体的底部并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活动铰接;在所述板式对开泥门与主船体的铰接处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线路与甲板室下部的驾驶室内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并控制液压油缸的启闭。
[0006]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甲板室上设置的GPS卫星定位装置、AIS系统装置及报潮系统装置相连接。
[000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船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定位锚。
[000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锚通过搭接在滑轮上的钢丝绳与索具螺旋扣的一端连接,所述索具螺旋扣的另一端与缠绕在卷盘上的钢丝绳连接;卷盘通过电机进行驱动。
[000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主船体的两侧为边浮舱。
[00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边浮舱内设置有排水栗,所述排水栗的排水管贯穿于边浮舱的顶部。
[00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边浮舱的顶部设置有气栗,所述气栗的出气口与边浮舱贯通连接。
[00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排水栗、所述气栗均通过线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船体从首到尾依次设有空舱、艏尖舱、机舱、压载舱和舵机舱。
[00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船体内设有燃油柜;所述甲板室内设有驾驶室、居住室、卫生间及厨房,所述厨房设置在居住室一侧,所述驾驶室设置在甲板室底端,所述卫生间设置在驾驶室一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这样保证了每对泥门的同步,减少了卸泥过程中的横摇,提高了船舶的稳性,同样减少了成本投入,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效率,大大提高了船舶作业的舒适性和安全性;AIS系统配合GPS卫星定位系统将船位、船速、改变航向率及航向等船舶动态结合船名、呼号、吃水及危险货物等船舶静态资料由甚高频(VHF)频道向附近水域船舶及岸台广播,使邻近船舶及岸台能及时掌握附近海面所有船舶之动静态资讯,得以立刻互相通话协调,采取必要避让行动,对船舶安全有很大帮助。
【附图说明】
一种疏浚泥驳船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6]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疏浚泥驳船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疏浚泥驳船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疏浚泥驳船图2所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疏浚泥驳船图2所示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主船体;2、甲板室;3、泥舱;4、边浮舱;5、舱口围板;6、泥门;7、钢丝绳;8、艏尖舱;9、空舱;1、机舱;11、压载舱;12、舵机舱;13、燃油柜;14、驾驶室;15、机舱排气口; 16、居住室;17、厨房;18、排水孔;19、GPS卫星定位装置;20、定位锚;21、液压油缸;22、滑轮;23、索具螺旋扣;24、卫生间;25、报潮系统装置;26、AIS系统装置;27、气栗;28、排水栗O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如图1-4所示,一种疏浚泥驳船,包括主船体I及设置在主船体I上的甲板室2。此夕卜,在主船体I上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在所述主船体I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定位锚20。主船体I前端的定位锚20水平对置。同样,主船体I后端的定位锚20同样水平对置的固定安装在主船体I的后端。主船体I前端、主船体I后端的定位锚20均通过搭接在滑轮22上的钢丝绳7与索具螺旋扣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索具螺旋扣23的另一端与缠绕在卷盘上的钢丝绳7固定连接。所述卷盘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本实施例中的疏浚泥驳船在进行作业时,通过主船体I上设置的四个通过电机驱动的定位锚20进行对船体的固定,最大限度的能够保持船体的稳定性。在主船体I的内部从首到尾依次还设置有空舱9、泥舱3、艏尖舱8、机舱10、压载舱11及舵机舱12。其中,空舱9处于泥舱3的前端,艏尖舱8处于泥舱3的后端。在所述主船体I内还设有燃油柜13 ο舵机舱12上设置有机舱排气口 15。
[0023]在所述甲板室2内设有驾驶室14、居住室16、卫生间24及厨房17,所述厨房17设置在居住室16—侧,所述驾驶室14设置在甲板室2底端,所述卫生间24设置在驾驶室14 一侧。所述主船体I的两侧均设置有边浮舱4。在所述边浮舱4内设置有排水栗28及可实时通断的通断阀。所述排水栗28的排水管贯穿于边浮舱4的顶部,在所述边浮舱4的顶部设置有气栗27,所述气栗27的出气口与边浮舱4贯通连接。所述排水栗28、气栗27均通过线路与驾驶室14内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排水栗28、气栗27及所述可实时通断的通断阀对边浮舱4进行注排水、注排气等工作。通过实时的控制上述排水栗28、气栗27及所述可实时通断的通断阀的启/闭,可在本实施例中的疏浚泥驳船进行挖泥疏浚的过程中,实现对船体吃水深度、船体倾斜程度进行实时的调整,最大限度的保证船体的航行安全与作业安全。
[0024]泥舱3处于所述两个边浮舱4的内侧且与边浮舱4固定连接。在所述泥舱3的顶部四周设置有舱口围板5,在舱口围板5上设置有排水孔18。所述泥舱3底部设置有板式对开泥门6,其可转动的铰接在主船体I的底部并与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活动铰接;液压油缸21置于泥舱内部,数量至少为两个也可根据船体的大小增加液压油缸21的数量。在所述板式对开泥门6与主船体I的铰接处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线路与甲板室2下部的驾驶室14内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与所述液压油缸21连接并控制液压油缸21的启闭实现同步打开或者关闭板式对开泥门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控制器或者是MCU控制器,所述传感器为位移传感器和/或运动传感器。
[0025]在驾驶室14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方面通过线路与驾驶室14内的显示装置及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线路与设置在甲板上的报潮系统装置25、设置在甲板室2顶部的GPS卫星定位装置19及AIS系统装置2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还通过线路与设置在主船体I上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0026]所述GPS卫星定位系统装置19与报潮系统装置25相连接,AIS系统装置配合GPS卫星定位系统装置及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将船位、船速、改变航向率、船体倾斜角度及航向等船舶动态结合船名、呼号、吃水及危险货物等船舶静态资料由甚高频(VHF)频道向附近水域船舶及岸台广播,使邻近船舶及岸台能及时掌握附近海面所有船舶之动静态资讯,得以立刻互相通话协调,采取必要避让行动,对船舶安全有很大帮助。本实施例中的疏浚泥驳船通过采取两个液压油缸对板式对开泥门6进行控制保证了板式对开泥门6的同步运动,并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板式对开泥门6的转动角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实现对板式对开泥门6的控制。
[00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疏浚泥驳船,包括主船体(I)以及设置在主船体(I)上的甲板室(2),所述主船体(I)的中部设有泥舱(3),所述泥舱(3)两侧分别设置有边浮舱(4),其特征在于:所述泥舱(3)底部设置有板式对开泥门(6),其可转动的铰接在主船体(I)的底部并与液压油缸(21)的活塞杆活动铰接;在所述板式对开泥门(6)与主船体(I)的铰接处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线路与甲板室(2)下部的驾驶室(14)内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与所述液压油缸(21)连接并控制液压油缸(21)的启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浚泥驳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甲板室(2)上设置的GPS卫星定位装置(19)、AIS系统装置(26)及报潮系统装置(25)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浚泥驳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I)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定位锚(2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疏浚泥驳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锚(20)通过搭接在滑轮(22)上的钢丝绳(7)与索具螺旋扣(23)的一端连接,所述索具螺旋扣(23)的另一端与缠绕在卷盘上的钢丝绳(7)连接;卷盘通过电机进行驱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浚泥驳船,其特征在于:主船体(I)的两侧为边浮舱(4)。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疏浚泥驳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浮舱(4)内设置有排水栗,所述排水栗的排水管贯穿于边浮舱(4)的顶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疏浚泥驳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浮舱(4)的顶部设置有气栗,所述气栗的出气口与边浮舱(4)贯通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疏浚泥驳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栗、所述气栗均通过线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与设置在主船体(I)上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浚泥驳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I)从首到尾依次设有空舱(9)、艏尖舱(8)、机舱(10)、压载舱(11)和舵机舱(12)。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浚泥驳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I)内设有燃油柜(13);所述甲板室(2)内设有驾驶室(14)、居住室(16)、卫生间(24)及厨房(17),所述厨房(17)设置在居住室(16)—侧,所述驾驶室(14)设置在甲板室(2)底端,所述卫生间(24)设置在驾驶室(14) 一侧。
【文档编号】B63B49/00GK205707189SQ201620211196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张文博
【申请人】张文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