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艇护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712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船艇护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艇护舷。
背景技术
护舷是为了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和停泊的船舶防护用品,可用改进码头上的设施来实现的,也有从船舶增加自身防撞护舷条来实现的,一般采用木桩、旧轮胎和橡胶护舷材等。在码头上的增加护舷装置虽然能对船舶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当船舶到达没有防护装置的码头时便不能很安全地停靠,所以这种防护措施还不全面,也不够灵活;传统的用木桩、旧轮胎等作为防护装置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度,并且很不美观;使用橡胶护舷,虽然有较高的安全性,有较强的耐磨性,不易受损伤,但其重量较重,影响漂浮高度,而且其压缩变形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制造成本也比较高;故现有技术存在不足耐冲击差、耐腐蚀差、漂浮力小、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冲击、耐腐蚀、漂浮力大、使用灵活方便的船艇护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护舷主体,所述护舷主体由弹性泡沫内芯和包覆在所述弹性泡沫内芯表面的弹性铠甲组成,所述弹性泡沫内芯与所述弹性铠甲之间无间隙,所述护舷主体的一侧面为安装面、相对的另一侧面向外凸起形成凸面体,所述凸面体的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或梯形,所述安装面与船艇的船体相匹配,所述护舷主体的上下部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安装面相垂直的通孔。
所述凸面体可以是从所述安装面直接凸起形成的I凸面体,所述通孔为台阶通孔。
所述凸面体也可以是上下部设有连接缘边的II凸面体,所述通孔为设置于所述缘边上的直通孔。
对于设有连接缘边的船艇护舷,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I卡槽,所述I卡槽固定安装于船艇的船体上,所述I卡槽与船体外侧之间形成的空隙与所述缘边相匹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II卡槽,所述II卡槽的截面形状为“∩”形,所述II卡槽的一端与船体上沿的内侧相铰接、另一端置于船体外侧,所述II卡槽与船体外侧之间形成的空隙与所述缘边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泡沫内芯由高分子发泡材料制成,所述弹性铠甲由聚胺酯或聚脲或聚胺酯和聚脲混合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护舷主体由弹性泡沫内芯和包覆在其表面的弹性铠甲组成,而所述弹性泡沫内芯由具有良好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的高分子发泡材料制成,所述弹性铠甲由具有优良物理性能的聚胺酯或聚脲或聚胺酯和聚脲混合料制成,所以使护舷主体具有耐冲击、耐腐蚀、漂浮力高的性能;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护舷主体上设置有一对通孔,可采用两个螺栓直接安装的方式,也可采用一边用卡槽一边用螺栓安装的方式,也能采用一边用卡槽一边用铰链锁扣安装的方式,提高安装速度,可以固定安装,也可以灵活安装,从而使得使用比较方便和灵活,故本实用新型所述船艇护舷是一种耐冲击、耐腐蚀、漂浮力高、使用灵活方便的船艇护舷。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护舷主体,所述护舷主体由弹性泡沫内芯1和包覆在弹性泡沫内芯1表面的弹性铠甲2组成,弹性泡沫内芯1与弹性铠甲2之间无间隙,弹性泡沫内芯1由高分子发泡材料制成,弹性铠甲2由聚胺酯或聚脲或聚胺酯和聚脲混合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采用聚胺酯和聚脲混合料制成;所述护舷主体的一侧面为安装面、相对的另一侧面是从所述安装面直接凸起形成的I凸面体4,所述I凸面体4的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或梯形,所述安装面与船艇的船体相匹配,所述I凸面体4的上下部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安装面相垂直的台阶通孔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舷主体可以是绕船艇周边的整体护舷主体,也可以沿船艇周边分段安装的是若干个小护舷主体。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泡沫内芯1由EVA树脂经高压发泡制成的泡沫塑料内芯,泡沫塑料以塑料为基本组分,含有大量气泡,其泡孔为闭孔状态,吸水率很低,发泡体质量轻,能吸收冲击荷载,缓冲性能优良,比强度高;弹性铠甲2用高压喷枪喷涂的方法将液体的聚胺酯和聚脲混合料包覆在弹性泡沫内芯1表面形成保护层,弹性好、强度高、耐腐蚀、耐冲击,所以能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耐冲击、耐腐蚀、漂浮力大的特点;又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对台阶通孔3,安装时可采用两个螺栓6穿过台阶通孔3将护舷直接安装于船体7上,使得装拆比较方便,安装时将安装面处紧贴船体7后锁紧螺栓6,I凸面体4就能起到防护的作用。
实施例二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护舷主体的一侧面为安装面、相对的另一侧面是上下部设有连接缘边的II凸面体5,所述连接缘边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安装面相垂直的直通孔13。本实用新型也可通过通孔13用螺栓6直接安装于船体7。
其余特征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护舷主体的一侧面为安装面、相对的另一侧面是上下部设有连接缘边的II凸面体5,所述连接缘边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安装面相垂直的直通孔1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I卡槽8,所述I卡槽8固定安装于船艇的船体7上,所述I卡槽8与船体7外侧之间形成的空隙与所述连接缘边相匹配。安装时,将I卡槽8口朝上安装于船体7上,将护舷主体贴紧船体7并将其下部的缘边卡入I卡槽8中,再用螺栓6将上部的缘边固定连接于船体7上即可。
当然也可以将I卡槽8口朝下安装于船体7上,将护舷主体贴紧船体7并将其上部的缘边卡入I卡槽8中,再用螺栓6将下部的缘边固定连接于船体7上即可。
其余特征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护舷主体的一侧面为安装面、相对的另一侧面是上下部设有连接缘边的II凸面体5,所述连接缘边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安装面相垂直的直通孔1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I卡槽8和II卡槽9,所述I卡槽8固定安装于船艇的船体7上,所述I卡槽8与船体7外侧之间形成的空隙与所述连接缘边相匹配,所述II卡槽9的截面形状为“∩”形,所述II卡槽9的一端与船体上沿的内侧相铰接、另一端置于船体外侧,所述II卡槽9与船体外侧之间形成的空隙与所述连接缘边相匹配。
安装时,先将II卡槽9铰接安装于船体7上沿并将其转过船体7内侧一边,将I卡槽8口朝上安装于船体7上,将护舷主体贴紧船体7并将其下部的缘边卡入I卡槽8中,再将II卡槽9转至船体7外侧将所述护舷主体固定。
其余特征同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护舷主体的截面也可制成任何实用的形状。
权利要求1.一种船艇护舷,包括护舷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舷主体由弹性泡沫内芯(1)和包覆在所述弹性泡沫内芯(1)表面的弹性铠甲(2)组成,所述弹性泡沫内芯(1)与所述弹性铠甲(2)之间无间隙,所述护舷主体的一侧面为安装面、相对的另一侧面向外凸起形成凸面体,所述凸面体的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或梯形,所述安装面与船艇的船体相匹配,所述护舷主体的上下部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安装面相垂直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艇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体是从所述安装面直接凸起形成的I凸面体(4),所述通孔为台阶通孔(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艇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体为上下部设有连接缘边的II凸面体(5),所述通孔为设置于所述连接缘边上的直通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艇护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I卡槽(8),所述I卡槽(8)固定安装于船艇的船体上,所述I卡槽(8)与船体外侧之间形成的空隙与所述连接缘边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艇护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II卡槽(9),所述II卡槽(9)的截面形状为“∩”形,所述II卡槽(9)的一端与船体上沿的内侧相铰接、另一端置于船体外侧,所述II卡槽(9)与船体外侧之间形成的空隙与所述连接缘边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意一种船艇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泡沫内芯(1)由高分子发泡材料制成,所述弹性铠甲(2)由聚胺酯或聚脲或聚胺酯和聚脲混合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艇护舷,旨在提供一种耐冲击、耐腐蚀、漂浮力大、使用灵活方便的船艇护舷。该船艇护舷包括护舷主体,所述护舷主体由弹性泡沫内芯(1)和包覆在所述弹性泡沫内芯(1)表面的弹性铠甲(2)组成,所述弹性泡沫内芯(1)与所述弹性铠甲(2)之间无间隙,所述护舷主体的一侧面为安装面、相对的另一侧面向外凸起形成凸面体,所述凸面体的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或梯形,所述安装面与船艇的船体相匹配,所述护舷主体的上下部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安装面相垂直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船舶护舷领域。
文档编号B63B59/02GK2797202SQ20052005829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6日
发明者宋学刚, 宋薇 申请人:宋学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