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7452阅读:9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救生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救生衣的结构,尤指一种可降低救生衣体积及闷热感的救生衣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水上活动的安全,于是产生了救生衣1,人们藉由穿在身上的救生衣1,当于做水上活动有不慎落水时,即可藉由救生衣1的浮力,将落水者漂浮于水面等待被救起,进而可避免发生溺水事件,以确保做水上活动人的生命安全。
公知的救生衣1如图1所示,系依照不一规格尺寸裁切出背心形态的不吸水特质的内、外层,并于内、外层内放置具有较佳浮力的保丽龙板,该保丽龙板被分成一背板11、一左前板12以及一右前板13,再藉由车缝方式将内、外层交接边缘加以定位成一背心式救生衣1。另在该救生衣1的外层车缝以数道纵、横向的牵系部件14、15。在纵向牵系部件14及横向牵系部15的端头,分别结设有扣钩单元141、151,藉由扣钩单元141、151的钩扣,以便利于救生衣1的穿着及脱卸。
公知救生衣1的使用如图2所示,先将救生衣1穿着于上半身后,再将横向牵系部件15于胸前以扣钩单元151扣合,而纵向牵系部14则绕过胯下再以扣钩单元141扣合,藉此可令救生衣1可以稳固的附着于上半身上。然而如人们所知,水上活动大都在春夏季展开,公知的救生衣1以背心方式穿于身上,加上其内、外层为不透水材质,且中间的保丽龙板亦为不透水及不透气,且具有相当厚度,因此会造成穿着的人,产生异常的闷热、而令人有非常的不适感。再者,公知的背心式救生衣1,由于其前方有左右面板12、13,背后有背板11,因而造成了穿着人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实际上造成从事水上活动者,皆会嫌麻烦而不愿意穿着救生衣1,进而导致不少溺水憾事。
公知救生衣1另一严重的缺陷在于,当穿着救生衣1人落水后,如系面朝水面时,该救生衣1的背板11的浮力,以及落水人的紧张,反而无法如图2所示,可以令落水着面朝上方式漂浮于水上等待被救援,而会使落水人的面置于水中,进而使落水者发生溺毙的憾事。因此,如何能有效改善公知救生衣1的缺陷,实为救生衣1制造业者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衣结构,该救生衣至少包括有一浮体部件、一牵系部件、及一支撑件,该浮体部件可被界分成数段,浮体部件系成圆柱体,其中央系为中空状,藉此支撑件及牵系部件可穿设于各浮体中,并藉由支撑件及牵系部件的系结,而可将各浮体串连成一体,并保持各浮体的活动性,藉此可有效降低救生衣的体积,以减少救生衣对于穿着者的活动力所造成的干扰,进而可提升从事水上活动者穿着救生衣的意愿,因而可提升其安全性。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衣结构改良,该救生衣至少包括有一浮体部件,该浮体部件可被界分数段,浮体部件中间成中空状;一支撑性,该支撑件可穿设于浮体部件内;一牵系部件,该牵系部件可穿设于浮体部件内,并可与支撑件系结;藉由可支撑件与牵系部件的穿设于各浮体内,并藉由牵系部件与支撑件的系结,而可将被界分数段的浮体串结,并保持各浮体的活动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衣结构,该救生衣至少包括有一浮体部件、一牵系部件、及一支撑件,该浮体部件可被界分成数段,浮体部件系成圆柱体,其中央系为中空状,藉此支撑件及牵系部件可穿设于各浮体中,并藉由支撑件及牵系部件的系结,而可将各浮体串连成一体,并保持各浮体的活动性,藉此可有效降低救生衣的体积,减少救生衣所产生闷热感,而可提升从事水上活动者穿着救生衣的意愿,进而可提升其安全性。


图1系公知救生衣的立体图。
图2系公知救生衣的实施例。
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救生衣 11背板 12左前板13右前板14、15牵系部件141、151扣钩单元2救生衣3浮体部 31、32、33浮体311、321、331中空状4牵系部件 41扣钩单元5可挠性支撑件6包覆层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衣2如图3、图4所示,其主要包括有浮体部件3、牵系部件4以及一可挠性支撑件5。
该浮体部系由具较强浮性的材质所制成,并被界分三段浮体31、32、33,该浮体31、32、33系成圆柱状,其中央成中空状311、321、331,并在浮体31、32、33外周面被该一层不透水的包覆层6。该包覆层6可保护浮体31、32、33避免被刮伤,另可藉由包覆层6的着色可达警示及标示的效果。包覆层6的二端头设有系绳61,藉此可将各浮体31、32、33整个包覆在其中。
各浮体31、32、33可藉由牵系部件4以及可挠性支撑件5的串接而可连成连结成一体。浮体31、32、33的串接方式,系为由牵系部件4穿过浮体31的中空部311,再与穿设于浮体32的可挠性支撑件5系结,该支撑件5另端再与穿设于浮体33的牵系部件4系结,藉此即可令各浮体31、32、33串结成一体,并保持各浮体31、32、33间的自由活动度。
该牵系部件4上结设有多组扣钩单元41,藉由扣钩单元41的扣勾,可便利于本实用新型救生衣2的穿着及卸除。
支撑件5系由耐锈性及兼具可挠性金属材质所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于如图4、图5所示,将浮体32置于后颈部,而浮体31、33分别置于胸前,再将牵系部件4位于腰部的扣勾构件41于腹部前方扣合,再将其它二组扣钩构件41绕过胯下,在前腹腰处扣合,藉由上述简易的操作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救生衣2的穿著。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当穿着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衣2的人,发生落水情事时,由于浮体31、33系位于胸前,而浮体32则可藉由支撑件5的可挠性的特性,紧密的贴合于后颈部,藉此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衣2藉由浮体31、33于胸前,而可确保胸前的浮力大于位在后颈部的浮体32,进而可令落水者的面朝漂浮于水面上等被救援,并再藉由位于项部的浮体32支撑落水者的头部,可令落水者头部获得支撑,更可令落水者的头部置于水面。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功效在于,藉由将支持落水者浮力的浮体31、32、33制成圆柱体,可非常有效将救生衣的体积变小,进而减少救生衣造成穿着者的活动受到干扰,以及减少穿着救生衣所产生的闷热感,进而提升做水上活动人穿着救生衣的意愿,俾可增进其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救生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救生衣至少包括有一浮体部件,该浮体部件可被界分数段,浮体部件中间成中空状;一支撑性,该支撑件可穿设于浮体部件内;一牵系部件,该牵系部件可穿设于浮体部件内,并可与支撑件系结;藉由可支撑件与牵系部件的穿设于各浮体内,并藉由牵系部件与支撑件的系结,而可将被界分数段的浮体串结,并保持各浮体的活动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浮体外周面被一包覆层所包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牵系部件设有多组扣钩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生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包覆层系由一不透水材质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浮体部件系成圆柱体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救生衣的结构,该救生衣至少包括有一浮体部件、一牵系部件,及一支撑件,该浮体部件可被界分成数段,浮体部件系成圆柱体,其中央系为中空状,藉此支撑件及牵系部件可穿设于各浮体中,并藉由支撑件及牵系部件的系结,而可将各浮体串连成一体,并保持各浮体的活动性,藉此可有效降低救生衣的体积,以减少救生衣对于穿着者的活动力所造成的干扰,以及减少救生衣所产生闷热感,进而可提升从事水上活动者穿着救生衣的意愿,从而提升其安全性。
文档编号B63C9/11GK2861002SQ20052013285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4日
发明者陈顺湖 申请人:陈顺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