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5023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生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仿生船。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仿生船,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91111503,X,发明名 称为仿生船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仿生船,是由船体、鳍式桨、 船足组成,即船体的侧面、尾部分别安装有五副鳍式桨;腹部安装有 六根船足;船体上安装有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的转臂驱动 机构与鳍式桨和船足配合,并可驱动鳍式桨和船足摆动,从而起推进 作用,可使鱼形船体上岸步行。其存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实用性 差。
为了减少水的阻力,也有人提出仿生的船桨,将船桨形状设计成 动物掌形,例如鸭掌型等,鸭子在游动时,鸭掌会在滑动和回收时进 行形状调整,划动时保证与水的最大接触面,而回收时则减少与水的 接触面,从而提高滑动的效率,而现有的船桨不能实现船桨与水的接 触面调整,存在的缺点不能在划动和回收时进行船桨与水的接触面
调整,划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仿生船的不能在划动和回收时进行船桨与水的接 触面调整、划动效率较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划动和回收时 进行船桨与水的接触面调整、提高划动效率的仿生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生船,包括船体和船桨,所述船桨包括摆臂和桨叶,所述摆 臂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点上,所述第一支点固定安装在船体侧 边,所述摆臂下端角度限位腔,在所述角度限位腔内安装第二支点, 所述第二支点上可转动地安装桨叶,所述桨叶的上端位于所述角度限 位腔内,角度限位腔限定的桨叶活动范围为依照顺时针方向,从摆
臂到桨叶的角度a的大小90°<a$180°。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角度限位腔呈扇形,所述扇形的圆心 为第二支点。
所述船桨分别安装在船体的两侧,船桨有一对或两对以上,船桨 的对数可以根据船体需要进行设置。
进一步,从摆臂到桨叶的角度a的大小120°<"180°。
更进一步,所述的桨叶呈掌形,所述掌背朝向船体的前进方向。 再进一步,所述摆臂上端连接用于人力驱动的手摇臂。
或者是所述摆臂上端与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根据仿生学原理,例如鸭子的游动为例,
在游动时,鸭掌会在划动和回收时进行形状调整,划动时保证与水的
最大接触面,而回收时则减少与水的接触面,从而提高划动的效率。
依照上述机理,我们设计了仿生船桨,在摆臂的底部与桨叶通过第一
支点可转动地连接,且桨叶的转动区域受到角度限位腔的约束,所述
角度限位腔位于摆臂的下端,所述桨叶的上端位于角度限位腔内,所
述角度限位腔限定的桨叶活动范围依照顺时针方向,从摆臂到桨叶
的角度a, 90°<a^l80°;
如图l所示,当摆臂回收运行到最前位置,之后就是向后划动运行, 此时,a最小,以图1为例,a=120°,向后划动运行时,由于桨叶受到水的作用力在角度限位腔中转过一个角度,即转到划动工作角度,即
a=180°,参见图2,此时桨叶达到划水时最用力的最大接触面,图3为 向后划动运行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摆臂滑动运行到最后位置的示意图,之后就是向前 回收,此时仍然是a=180°,向前回收运行时,由于桨叶受到水的作 用力,桨叶在角度限位腔中转过一个角度,即转到回收工作角度,即 a=120°,参见图5,此时,桨叶在划水时能够减少接触面,达到省力地 返回效果,图6为向前回收运行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能够在划动和回收时进行船桨与 水的接触面调整、提高划动效率。


图1是摆臂位于最前位置的示意图2是摆臂开始向后划动运行的示意图3是摆臂向后划动运行的中间状态示意图4是摆臂位于最后位置的示意图5是摆臂开始向前回收运行的示意图6是摆臂向前回收运行的中间状态示意图7是摆臂向前运动到最前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采用人力滑动的仿生船的结构图。
图9是采用动力装置的仿生船的结构图。
图IO是桨叶的结构视图。
图11是桨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l一图11, 一种仿生船,包括船体1和船桨,所述船桨包括
摆臂2和桨叶3,所述摆臂2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点4上,所 述第一支点4固定安装在船体1侧边,所述摆臂2下端设有角度限位 腔5,在所述角度限位腔5内安装第二支点6,所述第二支点6上可转 动地安装桨叶3,所述桨叶3的上端位于所述角度限位腔5内,角度 限位腔5限定的桨叶活动范围为依照顺时针方向,从摆臂2到桨叶 3的角度a的大小90°<a^l80°。
所述角度限位腔5呈扇形,所述扇形的圆心为第二支点。从摆臂 到桨叶的角度a的大小120°<"180°,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不同的范围,例如100。<a$180。、 125。〈a,0。或者120°<3^175°等 等。所述的桨叶3呈掌形,所述掌背朝向船体的前进方向。所述摆臂 2上端连接用于人力驱动的手摇臂7。或者是所述摆臂上2端与动力 装置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支点4和第二支点6均为销轴或者转 轴。
所述船桨分别安装在船体的两侧,船桨有一对或两对以上,船桨 的对数可以根据船体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l所示,当摆臂回收运行到最前位置,之后就是向后划动运行, 此时,a最小,以图1为例,a=120°,向后划动运行时,由于桨叶受到 水的作用力在角度限位腔中转过一个角度,即转到划动工作角度,即 a=180°,参见图2,此时桨叶达到划水时最用力的最大接触面,图3为 向后划动运行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摆臂划动运行到最后位置的示意图,之后就是向前 回收,此时仍然是a=180°,向前回收运行时,由于桨叶受到水的作用力,桨叶在角度限位腔中转过一个角度,即转到回收工作角度,即
a=120°,参见图5,此时,桨叶在划水时能够减少接触面,达到省力地 返回效果,图6为向前回收运行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权利要求
1、一种仿生船,包括船体和船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桨包括摆臂和桨叶,所述摆臂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点上,所述第一支点固定安装在船体侧边,所述摆臂下端角度限位腔,在所述角度限位腔内安装第二支点,所述第二支点上可转动地安装桨叶,所述桨叶的上端位于所述角度限位腔内,角度限位腔限定的桨叶活动范围为依照顺时针方向,从摆臂到桨叶的角度a的大小90°<a≤18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限位腔呈扇形, 所述扇形的圆心为第二支点。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桨分别安装 在船体的两侧,船桨有一对或两对以上。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生船,其特征在于从摆臂到桨叶的角 度a的大小120° < a《180° 。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叶呈掌形,所 述掌背朝向船体的前进方向。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端连接用于 人力驱动的手摇臂。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端与动力装 置的输出端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仿生船,包括船体和船桨,所述船桨包括摆臂和桨叶,所述摆臂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点上,所述第一支点固定安装在船体侧边,所述摆臂下端角度限位腔,在所述角度限位腔内安装第二支点,所述第二支点上可转动地安装桨叶,所述桨叶的上端位于所述角度限位腔内,角度限位腔限定的桨叶活动范围为依照顺时针方向,从摆臂到桨叶的角度a的大小90°<a≤180°。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划动和回收时进行船桨与水的接触面调整、提高划动效率的仿生船。
文档编号B63H16/00GK101417704SQ20081016245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4日
发明者醉 陶 申请人:陶 醉;陶锡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