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的下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940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船舶的下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的下水系统,尤其涉及如下的船舶下水系统将导轨设为格子结构从而能够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船体,从而充分使用现有工作场所并同时作为在先搭载和搭载场所使用进而大大节省投资费用。并且,充分使用台车从而使大型吊车的使用次数最小化进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同时可以使多个块体不限于大组或中组而进行工作,从而能够充分使用狭窄的场地。并且,可以发挥对浸水及装卸计算或工作的灵活性,从而将提前建造时间等使得周转率最大化。
背景技术
通常,向海外运输货物的船舶都被制造为超大型,考虑到这种超大型船舶在制作完成后难以从陆上移送到海上,因此使用一种工程方法在旱坞(dry dock)建造船舶之后,向船坞内部灌水从而使船体浸水。利用这种旱坞的船体建造工作在建设船坞时需要很多费用和场地,而且其运行也需要很多费用,因此考虑到船舶的建造订单量不稳定,利用大规模旱坞的船体建造工作是不具有经济性的。另外,还有一种工作方法,其不利用这种旱坞而是在陆上将构成船体的各个部分分离制造后,移动到使用现场从而进行组装。S卩,如图1所示,为了移动或装船或卸载按照如上所述方法制作成超大型的重量结构物,提供一种船舶的下水系统包括多个台车(未图示),其将一字形导轨2设置到所需的位置,并且能够在所述导轨2上在支撑船体的状态下进行移动。但是,这种现有技术的船舶的下水系统沿着一字形导轨只能从长度方向进行搭载,因此由于基本上只为了搭载而使用场地空间,不仅降低了空间效率,还需要使用台车和大型吊车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并且,由于只限于船舶的块体工作,因此无法充分使用场地并且对浸水及装卸计算或工作的灵活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的下水系统,其将导轨设成格子结构而能够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船体,从而充分使用现有工作场所并同时作为在先搭载和搭载场所使用进而大大节省投资费用。并且,充分使用台车从而使大型吊车的使用次数最小化进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同时可以使多个块体不限于大组或中组而进行工作,从而能够充分使用狭窄的场地。并且,可以发挥对浸水及装卸计算或工作的灵活性,从而将提前建造时间等使得周转率最大化。根据为了实现所述目的而做出的本发明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包括多个移动单元, 其支撑船舶的船体并且可使其移动;以及,导轨,其沿直线方向引导所述多个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是格子结构,能够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船体。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船舶的下水系统,优选地,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支撑架,其支撑船体的底面;以及,台车,其将所述支撑架放置在其上并通过轮子移动。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船舶的下水系统,优选地,还包括船体保护部,其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的支撑架和船体之间。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船舶的下水系统,优选地,所述船体保护部由薄板结构的木材材质构成。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船舶的下水系统,优选地,还包括升降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和台车之间,使所述支撑架向上下升降。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船舶的下水系统,优选地,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气缸,其固定设置在台车上面;以及,活塞杆,其在所述气缸上向上下活动并使支撑架升降。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船舶的下水系统,优选地,所述导轨包括底板,其底面与地面紧贴并具有一定厚度,并且所述导轨具有较长的四角棒形状,其在所述底板上面向上方突出一定高度,在其上面放置台车的轮子,能够进行滚动运动。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船舶的下水系统,优选地,在所述导轨上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包括防脱凸部,其设置成向上方突出,从而防止台车的轮子向宽度方向脱离。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船舶的下水系统,优选地,所述长度方向导轨按照等间距相互分离,从而其在整个长度方向具有多个轨道结构。所述宽度方向导轨具有如下结构为了将按照部分类型相互分离的船体的船头部、船中央部以及船尾部分别向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在所述分离的部分船体所处的部分上沿宽度方向排列多个轨道群,并且为了避免所述多个轨道群在部分船体之间相互接触,从而使所述多个轨道群排列维持安全距离。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船舶的下水系统,优选地,所述宽度方向导轨的多个导轨群具有如下多个排列结构双线轨道相互等间距地设置,其为了在分割的部分船体向宽度方向移动时,准确地支撑所述部分船体的重量重心。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将导轨设为格子结构,从而能够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船体,从而充分使用现有工作场所并同时作为在先搭载和搭载场所使用,进而大大节省投资费用。并且,充分使用台车从而使大型吊车的使用次数最小化,进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同时可以使多个块体不限于大组或中组而进行工作, 从而能够充分使用狭窄的场地。并且,可以发挥对浸水及装卸计算或工作的灵活性,从而将取得提前建造时间等使得周转率最大化的效果。


图1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船舶的下水系统的导轨的示意性俯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船舶的下水系统的导轨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船舶的下水系统的导轨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船舶的下水系统的船体搬运用台车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以下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具有所述构成的本发明。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包括多个移动单元10,其支撑船舶的船体5并且可使其移动;以及,导轨20,其沿直线方向引导所述多个移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0是格子结构,能够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船体5。所述移动单元10包括支撑架11,其支撑船体5的底面;以及,台车12,其将所述支撑架11放置在其上面并通过轮子1 移动。并且,还包括船体保护部30,其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10的支撑架11和船体5之间。在此,优选地,所述船体保护部30由薄板结构的木材(wood)材质构成并且,还包括升降单元40,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1和台车12之间,使得所述支撑架11向上下升降。在此,所述升降单元40包括气缸41,其固定设置在台车12上面;以及,活塞杆 42,其在所述气缸41上向上下活动并使支撑架11升降。并且,所述导轨20包括底板21,其底面与地面紧贴并具有一定厚度,并且所述导轨20具有较长的四角棒形状,其在所述底板21上面向上方突出一定高度,在其上面放置台车12的轮子12a,能够进行滚动运动。在此,优选地,所述台车12的轮子1 具有推车等一般的轴旋转方向转换结构,从而在沿导轨20的长度方向行进时,容易向宽度方向转换方向。并且,在所述导轨20上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包括防脱凸部20a,其设置成向上方突出,从而防止台车12的轮子12a向宽度方向脱离。并且,所述长度方向导轨20按照等间距相互分离,从而其在整个长度方向具有多个轨道结构。所述宽度方向导轨20具有如下结构为了将按照部分类型相互分离的船体 5的船头部、船中央部以及船尾部分别向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在所述分离的部分船体所处的部分上沿宽度方向排列多个轨道群,并且为了避免所述多个轨道群在部分船体之间相互接触,从而使所述多个轨道群排列维持安全距离。还有,所述宽度方向导轨20的多个导轨群设置为如下多个排列结构双线轨道相互等间距地设置,其为了在分割的部分船体向宽度方向移动时,准确地支撑所述部分船体
的重量重心。作为根据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在导轨20上配置用于搬运船体5的多个台车12,在所述台车12上设置支撑架11,并在支撑架11上面介入船体保护部30从而使船体5安放于支撑架11上进而完成船体的移动准备。在这种状态下推动船体5,使所述船体5沿导轨20向长度方向移动,在沿所述导轨 20的长度方向移动时需要向宽度方向转换方向时,在到达作为相互交叉点的宽度方向的导轨20位置后,停止将船体5推向长度方向的力量并将船体5推向宽度方向,则转换具有轴旋转方向转换结构的台车12的轮子1 方向,从而能够向宽度方向移动。另外,也可以使用无法转换方向的台车12的轮子1 而不管是长度方向还是宽度方向只向所要的方向移动船体5。还有,在船体5的移动中或在移动后的任意情况下,在判断需要调节所述船体5的高度时,将使升降单元40的活塞杆42升降运动,从而将支撑架11调节到所要的高度。如此,通过格子结构的导轨20,将船体5移动到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中的任意所要的方向,能够充分使用工作场所空间的同时迅速并灵活的移动船体5。
以上举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简单结合所述实施例与现有熟知技术而适用的实施例和本发明的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和详细的说明中,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单纯改变本发明而利用的程度的技术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是不言而喻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船舶的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移动单元(10),其支撑船舶的船体( 并且可使其移动;以及导轨(20),其沿直线方向引导所述多个移动单元(10);所述导轨00)是格子结构,能够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船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10)包括 支撑架(11),其支撑船体(5)的底面;以及,台车(12),其将所述支撑架(11)放置在其上面并通过轮子(12a)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船体保护部(30),其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10)的支撑架(11)和船体( 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体保护部(30)由薄板结构的木材材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单元(40),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1)和台车(1 之间,使所述支撑架(11)向上下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00)包括 气缸(41),其固定设置在台车(12)上面;以及活塞杆(42),其在所述气缸上向上下活动并使支撑架(11)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O0)包括底板(21),其底面与地面紧贴并具有一定厚度,并且所述导轨O0) 具有较长的四角棒形状,其在所述底板上面向上方突出一定高度,在其上面放置台车 (12)的轮子(1 ),能够进行滚动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轨O0)上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包括防脱凸部OOa),其设置成向上方突出,从而防止台车(12)的轮子(12a)向宽度方向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方向导轨O0)按等间距相互分离,从而其在整个长度方向具有多个轨道结构;所述宽度方向导轨OO)具有如下结构,为了将按照部分类型相互分离的船体(5)的船头部、船中央部以及船尾部分别向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其在所述分离的部分船体所处的部分上沿宽度方向排列多个轨道群,并且为了避免所述多个轨道群在部分船体之间相互接触,从而使所述多个轨道群排列维持安全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的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方向导轨OO)的多个导轨群具有如下多个排列结构,双线轨道相互等间距地设置,其为了在分割的部分船体向宽度方向移动时,准确地支撑所述部分船体的重量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的下水系统,包括多个移动单元(10),其能够支撑船舶的船体(5)并且可使其移动;以及,导轨(20),其沿直线方向引导所述多个移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0)是格子结构,其能够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选择性地移动船体。如此,将导轨设为格子结构,能够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选择性地移动船体,从而充分使用现有工作场所并同时作为在先搭载和搭载场所使用,进而大大节省投资费用。并且,充分使用台车从而使大型吊车的使用次数最小化,进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同时可以使多个块体不限于大组或中组而进行工作,从而能够充分使用狭窄的场地。并且,可以发挥对浸水及装卸计算或工作的灵活性,从而将取得提前建造时间等使得周转率最大化的效果。
文档编号B63C3/08GK102190075SQ20111005038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日
发明者郭铉镐, 金义俊 申请人:Stx造船海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