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落艇的释放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111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抛落艇的释放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释放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抛落艇的释放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抛落艇的释放钩装置包括手动油缸、安全挡杠、吊钩基座、吊钩本体和转轴; 安全挡杠和吊钩本体通过转轴连接在吊钩基座,安全挡杠一端和手动油缸连接,安全挡杠另一端顶在吊钩本体一端的下端,吊钩本体另一端与吊链连接;抛落艇的释放钩装置通过吊钩基座安装在抛落式救生艇上,同时手动油缸安装在抛落式救生艇内,在进行实验时操作人员登艇,封闭所有门窗,在驾驶位置做好,扣好安全带,通过手动油缸带动安全挡杠,从而被安全挡杠顶着的吊钩本体转动,从而使被吊钩本体钩住的吊链脱落,由此将救生艇释放至水面,由于该实验需要操作人员在救生艇内进行实验操作,而安装救生艇的大船的水线高度很高,一般16米到30米,且抛落艇的滑架固定在大船上是否存在变形,都有可能对第一次抛艇的操作人员的心理和身体造成很大的安全压力。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释放钩在救生艇的外部打开以进行实验操作和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的抛落艇的释放钩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为一种抛落艇的释放钩装置,包括手动油缸、安全挡杠、 吊钩基座、吊钩本体和转轴;安全挡杠和吊钩本体通过转轴连接在吊钩基座,安全挡杠一端和手动油缸连接,安全挡杠另一端顶在吊钩本体一端的下端;其特征是在对应安装安全挡杠的吊钩基座的另一面上通过转轴安装有一 L形拨杆,在安全挡杠和手动油缸连接处的吊钩基座上开有一弧形通孔,在安全挡杠和手动油缸连接处的设有一长杆,长杆可穿过弧形通孔并被L形拨杆拨动。本实用新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为通过在在安全挡杠一端和手动油缸连接处的设有一长杆和L形拨杆拨动,由实验人员在救生艇的外部通过L形拨杆拨动长杆来使安全挡杠转动,从而使被吊钩本体钩住的吊链脱落,由此将救生艇释放至水面;也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一种抛落艇的释放钩装置,包括手动油缸1、安全挡杠2、吊钩基座3、吊钩本体4和转轴5 ;安全挡杠2和吊钩本体4通过转轴5连接在吊钩基座3,安全挡杠2 —端和手动油缸1连接,安全挡杠3另一端顶在吊钩本体4 一端的下端;其特征是在对应安装安全挡杠2的吊钩基座3的另一面上通过转轴5安装有一 L形拨杆6,在安全挡杠2和手动油缸
31连接处的吊钩基座3上开有一弧形通孔7,在安全挡杠2和手动油缸1连接处的设有一长杆8,长杆8可穿过弧形通孔7并被L形拨杆6拨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抛落艇的释放钩装置通过吊钩基座3安装在抛落式救生艇9上,同时手动油缸1安装在抛落式救生艇9内,在进行艇外实验时,操作人员不登艇, 直接通过L形拨杆6拨动长杆8,由此使安全挡杠2转动,从而使被吊钩本体4钩住的吊链 10脱落,将救生艇释9放至水面;在进行艇内实验时,操作人员登艇,通过手动油缸1带动安全挡杠2,从而被安全挡杠2顶着的吊钩本体4转动,从而使被吊钩本体4钩住的吊链10 脱落,由此将救生艇释9放至水面。
权利要求1. 一种抛落艇的释放钩装置,包括手动油缸(1)、安全挡杠O)、吊钩基座(3)、吊钩本体(4)和转轴(5);安全挡杠( 和吊钩本体(4)通过转轴( 连接在吊钩基座(3),安全挡杠( 一端和手动油缸(1)连接,安全挡杠C3)另一端顶在吊钩本体(4) 一端的下端;其特征是在对应安装安全挡杠( 的吊钩基座C3)的另一面上通过转轴( 安装有一 L形拨杆(6),在安全挡杠( 和手动油缸(1)连接处的吊钩基座C3)上开有一弧形通孔(7),在安全挡杠( 和手动油缸(1)连接处的设有一长杆(8),长杆(8)可穿过弧形通孔(7)并被 L形拨杆(6)拨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落艇的释放钩装置,包括手动油缸、安全挡杠、吊钩基座、吊钩本体和转轴;安全挡杠和吊钩本体通过转轴连接在吊钩基座,安全挡杠一端和手动油缸连接,安全挡杠另一端顶在吊钩本体一端的下端;其特征是在对应安装安全挡杠的吊钩基座的另一面上通过转轴安装有一L形拨杆,在安全挡杠和手动油缸连接处的吊钩基座上开有一弧形通孔,在安全挡杠和手动油缸连接处的设有一长杆,长杆可穿过弧形通孔并被L形拨杆拨动。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在救生艇的外部进行实验操作和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的优点。
文档编号B63B23/60GK202226015SQ20112028715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
发明者吴小霞, 彭德兴, 徐文军 申请人:江苏佼燕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