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123115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涉及船舶领域,该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包括集油槽,集油槽侧面设置有第一泄放旋塞,集油槽内部设置有底板,集油槽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泄放旋塞,底板的纵截面呈阶梯形,底板由接油板、导流板和排油板组成,接油板、排油板均水平布置,接油板开有供船舶油舱的透气管穿过的圆孔,接油板位于排油板斜上方,导流板倾斜布置,接油板通过导流板与排油板相连,排油板的上表面与第一泄放旋塞内旋塞孔的孔底平齐,集油槽内、底板上方的容积为160~200升。本实用新型能将集油装置内的残油残液充分排出,避免残油残液对底板的锈蚀,还能防止底板锈蚀对甲板的损坏,延长甲板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操作简单。
【专利说明】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根据钢制海船入级规范要求,所有船舶油舱透气管均应配有集油装置,防止燃油泄漏污染。通常集油装置直接以甲板为地板,用钢板将油舱透气管的四周围住,形成一个集油槽,并在集油槽靠船艉或舷侧的底部安装一个泄放旋塞,用于排油以及雨天积水放水。但由于泄放旋塞安装的位置距甲板有一定高度,无法将集油槽内的油与积水泄放干净,进而会腐蚀甲板,导致甲板锈蚀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能够将集油槽内的残油残液充分排出,有效避免残油残液对底板的锈蚀,进而防止底板锈蚀对甲板的损坏,延长甲板的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操作简单。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与船舶油舱的透气管配套使用,该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包括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位于甲板上方,集油槽侧面设置有第一泄放旋塞,所述集油槽内部设置有用于集油的底板,所述底板的长、宽与集油槽的长、宽相匹配,集油槽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泄放旋塞,底板的纵截面呈阶梯形,底板由接油板、导流板和排油板组成,所述接油板、排油板均水平布置,接油板开有供船舶油舱的透气管穿过的圆孔,排油板位于甲板上方80?120毫米,接油板位于排油板斜上方,接油板所在平面比排油板所在平面高20?30毫米,导流板倾斜布置,与水平方向形成一个夹角,接油板通过导流板与排油板相连,排油板的上表面与第一泄放旋塞内旋塞孔的孔底平齐,所述第二泄放旋塞位于甲板上方50?80毫米,所述集油槽内、底板上方的容积为160?200升。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流板与水平方向形成30°?45°的夹角。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油板位于甲板上方100毫米,接油板位于排油板斜上方,接油板所在平面比排油板所在平面高30毫米。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泄放旋塞位于甲板上方60毫米。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接油板的长度为600?700毫米,排油板的长度为80?100毫米。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集油槽内、底板上方的容积为180升。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板采用一整块钢板折弯制成。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板的四周均开有用于焊接的剖口。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集油槽通过双面角焊方式固定在甲板上。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集油槽采用一整块钢板折弯制成,集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0015](I)本实用新型包括集油槽和设置在集油槽内的底板,集油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泄放旋塞,底板的纵截面呈阶梯形,底板由接油板、导流板和排油板组成,排油板水平布置在甲板上方80?120毫米,接油板位于排油板斜上方,接油板所在平面比排油板所在平面高20?30毫米,导流板倾斜布置,与水平方向形成一个夹角,接油板通过导流板与排油板相连,排油板的上表面与第一泄放旋塞内旋塞孔的孔底平齐,由于底板的纵截面呈阶梯型结构,且排油板与第一泄放旋塞内旋塞孔的内底底部平齐,进而使得集油槽内的残油残液能充分排出,能够有效避免残油残液对底板的锈蚀。
[0016](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集油槽侧壁的第二泄放旋塞,第二泄放旋塞位于甲板上方50?80毫米,在对底板进行补焊时,先将第二泄放旋塞打开,从第二泄放旋塞处伸入一根压缩空气管,用空气将底板与甲板内的油气吹除后,再对底板进行补焊,补焊完成后将第二泄放旋塞拧紧封堵,底板与甲板内的油气被排除,进而能够有效避免补焊中产生的火花引发的油气爆炸;同时对底板补焊,能够有效防止长年锈蚀对甲板的损坏,延长甲板的使用寿命。
[0017](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的纵截面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I一透气管,2—集油槽,3—底板,4一第二泄放旋塞,5—第一泄放旋塞,3a一接油板,3b一导流板,3c一排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3]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与船舶油舱的透气管I配套使用,该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包括集油槽2,集油槽2位于甲板上方,集油槽2侧面设置有第一泄放旋塞5,集油槽2内部设置有用于集油的底板3,底板3的长、宽与集油槽2的长、宽相匹配,集油槽2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泄放旋塞4,底板3的纵截面呈阶梯形,底板3由接油板3a、导流板3b和排油板3c组成,接油板3a、排油板3c均水平布置,接油板3a开有供船舶油舱的透气管I穿过的圆孔,排油板3c位于甲板上方80?120毫米,最佳为100毫米,接油板3a位于排油板3c斜上方,接油板3a所在平面比排油板3c所在平面高20?30毫米,最佳为30毫米,导流板3b倾斜布置,与水平方向形成一个夹角,优选角度为30°?45°,接油板3a通过导流板3b与排油板3c相连,排油板3c的上表面与第一泄放旋塞5内旋塞孔的孔底平齐,第二泄放旋塞4位于甲板上方50?80毫米,最佳为60毫米,集油槽2内、底板3上方的容积为160?200升。
[0024]在实际应用中,底板3采用一整块钢板折弯制成,接油板3a的长度为600?700毫米,排油板3c的长度为80?100毫米,底板3的四周均开有用于焊接的剖口 ;集油槽2采用一整块钢板折弯制成,集油槽2的横截面为矩形,集油槽2通过双面角焊方式固定在甲板上。[002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0026]在使用过程中,集油槽2的侧面设置的第二泄放旋塞5可以进行残油残液的排放;当位于集油槽2内的底板3被残油残液锈蚀穿,需补焊时,先将第一泄放旋塞4打开,从第一泄放旋塞4处伸入一根压缩空气管,用空气将底板3与甲板内的油气吹除后,再对底板3进行补焊,补焊完成后将第一泄放旋塞4拧紧封堵。
[0027]下面通过3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与船舶油舱的透气管I配套使用,该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包括集油槽2,集油槽2位于甲板上方,集油槽2侧面设置有第一泄放旋塞5,集油槽2内部设置有用于集油的底板3,底板3的长、宽与集油槽2的长、宽相匹配,集油槽2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泄放旋塞4,底板3的纵截面呈阶梯形,底板3由接油板3a、导流板3b和排油板3c组成,接油板3a、排油板3c均水平布置,接油板3a开有供船舶油舱的透气管I穿过的圆孔,排油板3c位于甲板上方80毫米,接油板3a位于排油板3c斜上方,接油板3a所在平面比排油板3c所在平面高20毫米,导流板3b倾斜布置,与水平方向形成一个30°的夹角,接油板3a的长度为600毫米,排油板3c的长度为80毫米,接油板3a通过导流板3b与排油板3c相连,排油板3c的上表面与第一泄放旋塞5内旋塞孔的孔底平齐,第二泄放旋塞4位于甲板上方50毫米,集油槽2内、底板3上方的容积为160 升。
[0030]实施例2
[0031]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与船舶油舱的透气管I配套使用,该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包括集油槽2,集油槽2位于甲板上方,集油槽2侧面设置有第一泄放旋塞5,集油槽2内部设置有用于集油的底板3,底板3的长、宽与集油槽2的长、宽相匹配,集油槽2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泄放旋塞4,底板3的纵截面呈阶梯形,底板3由接油板3a、导流板3b和排油板3c组成,接油板3a、排油板3c均水平布置,接油板3a开有供船舶油舱的透气管I穿过的圆孔,排油板3c位于甲板上方100毫米,接油板3a位于排油板3c斜上方,接油板3a所在平面比排油板3c所在平面高25毫米,导流板3b倾斜布置,与水平方向形成一个40°的夹角,接油板3a的长度为650毫米,排油板3c的长度为90毫米,接油板3a通过导流板3b与排油板3c相连,排油板3c的上表面与第一泄放旋塞5内旋塞孔的孔底平齐,第二泄放旋塞4位于甲板上方60毫米,集油槽2内、底板3上方的容积为180 升。
[0032]实施例3
[0033]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3提供一种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与船舶油舱的透气管I配套使用,该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包括集油槽2,集油槽2位于甲板上方,集油槽2侧面设置有第一泄放旋塞5,集油槽2内部设置有用于集油的底板3,底板3的长、宽与集油槽2的长、宽相匹配,集油槽2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泄放旋塞4,底板3的纵截面呈阶梯形,底板3由接油板3a、导流板3b和排油板3c组成,接油板3a、排油板3c均水平布置,接油板3a开有供船舶油舱的透气管I穿过的圆孔,排油板3c位于甲板上方120毫米,接油板3a位于排油板3c斜上方,接油板3a所在平面比排油板3c所在平面高30毫米,导流板3b倾斜布置,与水平方向形成一个45°的夹角,接油板3a的长度为700毫米,排油板3c的长度为100毫米,接油板3a通过导流板3b与排油板3c相连,排油板3c的上表面与第一泄放旋塞5内旋塞孔的孔底平齐,第二泄放旋塞4位于甲板上方80毫米,集油槽2内、底板3上方的容积为200 升。
[003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与船舶油舱的透气管(I)配套使用,该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包括集油槽(2),所述集油槽(2)位于甲板上方,集油槽(2)侧面设置有第一泄放旋塞(5),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2)内部设置有用于集油的底板(3),所述底板(3)的长、宽与集油槽(2)的长、宽相匹配,集油槽(2)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泄放旋塞(4),底板(3)的纵截面呈阶梯形,底板(3)由接油板(3a)、导流板(3b)和排油板(3c)组成,所述接油板(3a)、排油板(3c)均水平布置,接油板(3a)开有供船舶油舱的透气管(I)穿过的圆孔,排油板(3c)位于甲板上方80?120毫米,接油板(3a)位于排油板(3c)斜上方,接油板(3a)所在平面比排油板(3c)所在平面高20?30毫米,导流板(3b)倾斜布置,与水平方向形成一个夹角,接油板(3a)通过导流板(3b)与排油板(3c)相连,排油板(3c)的上表面与第一泄放旋塞(5)内旋塞孔的孔底平齐,所述第二泄放旋塞(4)位于甲板上方50?80毫米,所述集油槽(2)内、底板(3)上方的容积为160?200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b)与水平方向形成30°?45°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板(3c)位于甲板上方100毫米,接油板(3a)位于排油板(3c)斜上方,接油板(3a)所在平面比排油板(3c)所在平面高3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泄放旋塞(4)位于甲板上方60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板(3a)的长度为600?700毫米,排油板(3c)的长度为80?100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2)内、底板(3)上方的容积为180升。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采用一整块钢板折弯制成。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四周均开有用于焊接的剖口。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2)通过双面角焊方式固定在甲板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2)采用一整块钢板折弯制成,集油槽(2)的横截面为矩形。
【文档编号】B63B11/04GK203486094SQ201320532632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彭耀, 胡社来 申请人: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