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漂个人水上运动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1765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水上漂个人水上运动器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运动娱乐器材,特别是单人双板无动力滑水运动器材。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的环境变化,自然灾害频发,近期洪水泛滥,人们的逃生工具有限,本人想设计一种在洪灾发生时可以逃生,平时可以集娱乐、运动、锻炼、技巧训练于一体的大众化的水上健身运动器材,通过网上搜索和生活中的观察,发现现在水上运动器材只有救生圈、救生衣、单人滑板、橡皮艇等等,查阅中国专利,发现CN95119814.9手桨滑水板, CN201520461084.9 一种滑水器,CN00259799.3娱乐滑水板,CN201320544789.8单人电动滑水板等等,很少发现大量普及的。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几个问题没有解决:1、重心问题,由于人体重心比较高,而水是流体,一受力滑动不容易控制方向,人就容易摔倒;2、器材体积重量大的问题,橡皮艇之类体积大占地方,比较重,不方便移动;3、救生圈之类在水中运动速度慢,只能随波逐流,只能在水流平缓的地方游泳用,没有冲浪产生的速度的激情刺激。4、价格昂贵,如摩托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逃生、运动竞技、娱乐健身、技巧训练、大众化的个人水上运动器材,该器材能降低重心,减小体积,调控速度,使人们有更多的水上运动休闲的选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水上漂个人水上运动器材,包括两浮体和两蛙蹼撑杆,浮体包括外壳、浮体内设有骨架、填充物,浮体侧面呈倒工字形,上部的浮体外壳为长椭圆块形,底部的潜水体外壳尾部活动连接一蛙蹼,中部的舵板外壳将二者垂直连接;浮体外壳上部中间设有开口,开口贯穿舵板外壳再连通潜水体外壳的顶部,形成一个人小腿可以轻松进出的足部空间,足部空间与浮体外壳之间有填充物;浮体配有一对带手柄的撑杆,撑杆底部设有蛙蹼。蛙蹼设有蛙蹼骨架,蛙蹼骨架外表设有蒙皮。

浮体外壳长100~220cm,宽15-40cm,厚5-20cm;潜水体外壳长20-50cm,宽15-40cm,厚10-20cm。舵板外壳长15-40 cm,宽10-30 cm,高15-40 cm。

浮体外壳用硬质塑料或合成树脂材料制作,或软质橡胶或合成塑料膜制作,所述填充物用发泡胶或空气;所述蛙蹼的蒙皮是软质弹性材料,用织物或橡胶或合成塑料膜。

浮体外壳组成物质中添加了纳米疏水材料,用白炭黑或纳米氧化镁材料,或在外表喷涂一层市售的超级疏水涂料。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浮体在底部设有潜水体,浮体外壳采用纳米疏水材料,使整个器材的浮力得以增加,体积减小,重心下移,增加了平衡安全性,并且更容易掌握技巧;四个蛙蹼的设计,可以获得更大的推力,从而得到更大的速度;因此,本发明可以实现集逃生、娱乐、运动健身、提高技巧、竞技比赛于一体的大众化水上运动这一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蛙蹼撑受力张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浮体外壳,12-舵板外壳,13-潜水体外壳,2-骨架,3-足部空间,4-填充物,51-撑杆,52-手柄,6-蛙蹼,61-蛙蹼骨架,62-蒙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是水上漂个人水上运动器材三视图,整体与滑雪板有点点相似,包括供人体站坐的两中空浮体,浮体内有骨架2、填充物4,配有一对供上肢掌控的两蛙蹼撑杆。浮体侧面呈倒工字形,上部的浮体外壳11为长椭圆条形;底部的潜水体外壳13短小,其尾部活动连接一蛙蹼6,中部的舵板外壳12将二者垂直连接;浮体外壳11上部中间设有开口,开口贯穿舵板外壳12再连通潜水体外壳13的顶部,形成一个人小腿可以轻松进出的足部空间3,足部空间3与浮体外壳11之间有填充物4;蛙蹼6与潜水体外壳13活动连接可以拆卸,蛙蹼骨架61的外表设有蒙皮62。

浮体外壳11长100~220cm,宽15-40cm,厚5-20cm;潜水体外壳13 长20-50cm,宽15-40cm,厚10-20cm。舵板外壳12长15-40 cm,宽10-30 cm,高15-40 cm。

图4可知,撑杆51上部设有符合人体工学的手柄52,撑杆51底部设有蛙蹼6,蛙蹼6设有蛙蹼骨架61,蛙蹼骨架61的外表设有蒙皮62,蛙蹼6的形状跟青蛙后足蹼外形相近,功能相同。蛙蹼受力时张开,缩回时收缩,跟青蛙游泳时的原理一样。

浮体外壳11可以是硬质的塑料或合成树脂,也可以是软质的橡胶或合成塑料膜等,所述填充物4可以是发泡胶、空气等。所述蛙蹼6的蒙皮62材质可以是织物、橡胶、合成塑料膜等软质弹性材料。

浮体的外壳组成物质中添加了纳米疏水材料,可以是白炭黑、纳米氧化镁等,或者外表喷涂市售的超级疏水涂料。

本发明的使用说明:根据个人身高选择适合个人的水上漂装置,先在浅水区把脚逐个伸进足部空间,注意方向,蛙蹼在后面,双手握住蛙蹼撑杆手柄,注意方向,蛙蹼张开的方向朝后,逐渐向深水区走,当潜水体不再碰触水底的时候,开始使用蛙蹼撑杆,姿势跟滑雪一样,脚部跟平时走路一样做动作,足部的蛙蹼产生推力,逐渐加速,然后靠舵板外壳掌握方向,同时依靠蛙蹼撑杆和身体的重心调整和身体的协调控制方向,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水上尽情的娱乐、运动了。

本申请使用了浮体、蛙蹼撑、舵板、潜水体外壳等等术语,使用这些术语仅仅只是为了更方便的描述和解释本申请的实质内容,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的精神相违背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的举例说明,并不限定本专利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和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都被本申请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