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险救生弹及其投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498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险救生弹,其特征是在带有扣盖(4)的圆柱形筒状的扣盒(3)内装有被防水铝箔袋(5)包裹的水险救生弹(1),水险救生弹(1)是用纸胶带(119)缠绕的由左右半桶状体组合在一起的投掷盒(118)内装有折叠在一起的救生圈(101)和包裹在防水袋(120)内的救生充气装置组成;救生充气装置的结构特征是顶针滑套(104)的上下端分别与防火罩(111)和高压气瓶(103)为螺纹连接,顶针滑套(104)的右端在防火罩(111)腔内与堵头(108)螺纹连接,顶针滑套(104)的内部爆炸反应腔(109)的左端安装有可滑动的顶针(105),右端安放有电子点火头(107),第一、第二导线(113、113′)的一端通过堵头(108)中部的小孔与电子点火头(107)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电路(114)连接;电池(115)通过第三、第四导线(113〞、113''')与控制电路(114)连接,同时控制电路(114)还通过第五、六导线(122、122′)与安放在投掷盒(118)外面的绝缘片(117)连接,电极隔离片(116)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充电保险绳(121)与电池(115)正极和手环(2')连接,安全绳(2)上下端分别与高压气瓶(103)和手环(2')连接,充气管(102)一端与顶针滑套(104)连通,另一端与救生圈(10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险救生弹的投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0)、回转轴承内圈(8)、回转轴承外圈(9)、发射器(6)、第一支撑座(7)、第二支撑座(11)和俯仰驱动机构(14),其连接关系是回转轴承内圈(8)固定安装在底座(10)的上端,发射器(6)的左中部通过发射器销轴(621)与安装在回转轴承外圈(9)上的第一支撑座(7)相铰接,发射器(6)的右端与上连杆(12)的上端相铰接,下连杆(13)的下端与安装在回转轴承外圈(9)上的第二支撑座(11)相铰接,上下连杆的连接处是通过制有螺纹孔的销轴(15)相铰接,俯仰驱动丝杆(14')底端与安装在第一支撑座(7)上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驱动电机与第一支撑座(7)相铰接;俯仰驱动丝杆(14')的右端与制有螺纹孔的销轴(15)相啮合;所述发射器(6)的特征是包括有高压气筒(604)、发射筒(601)及爆气阀(602),爆气阀外壳(602')的前后端分别与高压气筒(604)和发射筒(601)通过螺纹连接,爆气阀外壳(602')的左右端分别安装有左扣盖(603)和右扣盖(611),爆气阀腔内安装有阀芯(609),阀芯(609)的中部制有通孔(618),通孔(618)的侧面周面上制有周面密封槽(619),阀芯(609)左右段面上分别制有圆周面密封槽(620),阀芯(609)右台阶处安装有扭簧(617),扭簧(617)的一端与阀芯连接,另一端与爆气阀外壳(602')固定连接,阀芯(609)的伸出段的台阶处安装有棘轮(610);爆气阀固定耳(613)固定连接在爆气阀外壳(602')上,销轴(607)固定连接在爆气阀固定耳(613)中部,S型脚踏板(606)的中部通过销轴(607)与爆气阀固定耳(613)相铰接,其左下端通过拉簧(614)与爆气阀固定耳(613)连接,其右上顶端与棘轮(610)相抵触;第一、第二…第n水险救生弹(1'1"…1n')通过托盘(616)放在发射筒(601)内待发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