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遥控钓鱼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8406阅读:3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遥控钓鱼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船,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智能遥控钓鱼船。



背景技术:

现行钓鱼方式均属于手持式钓具,可控范围小,全凭钓鱼者的垂钓经验,判断是否有鱼上钩,且收钓时机那与把握,娱乐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遥控钓鱼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遥控钓鱼船,其特征在于:包括钓鱼船本体,设置在钓鱼船本体中间的饵料投放装置,设置在钓鱼船本体内的动力装置、无线接收/发送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供电电源,设置在钓鱼船本体尾部的船桨组件,以及设置在钓鱼船本体上的振动传感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分别与饵料投放装置、船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无线接收/发送模块、振动传感装置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供电电源为钓鱼船整船供电,所述无线接收/发送模块在钓鱼船与遥控装置之间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优选为,钓鱼船本体上设有水深感应装置。

优选为,钓鱼船本体上设有遥控距离感应装置。

优选为,钓鱼船本体上设有外来信号感应模块。

优选为,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与饵料投放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三动力装置与船桨组件相连接。

优选为,饵料投放装置包括固定设置钓鱼船本体内底面上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侧壁上的转动轴,与转动轴传动连接的转动板,设置在外壳内侧壁上且位于转动轴上方的鱼线,与鱼线固定连接的鱼钩,所述外壳为上下两端开口,所述转动板转动到与外壳侧壁垂直时,将外壳纵向阻断,所述转动轴与第二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鱼线与第一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通过控制鱼线的转动圈数来控制鱼线的放线长度。

优选为,船桨组件包括第一船桨和第二船桨,所述第一船桨设置在钓鱼船本体的正后方,所述第二船桨设置在钓鱼船本体尾部侧边上。

优选为,钓鱼船本体前后分别设有LED射灯,所述LED射灯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优选为,钓鱼船本体包括钓鱼船中空内腔与钓鱼船上盖,两者卡接固定,所述钓鱼船上盖上设有活动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得钓鱼更具趣味性,增加了钓鱼的可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钓鱼船上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遥控钓鱼船,包括钓鱼船本体,设置在钓鱼船本体中间的饵料投放装置,设置在钓鱼船本体内的动力装置、无线接收/发送模块1、控制模块2以及供电电源3,设置在钓鱼船本体尾部的船桨组件,以及设置在钓鱼船本体上的振动传感装置4,所述动力装置分别与饵料投放装置、船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无线接收/发送模块1、振动传感装置4分别与控制模块2相连接;所述供电电源3为钓鱼船整船供电,所述无线接收/发送模块1在钓鱼船与遥控装置之间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在使用时,通过遥控装置发出指令,无线接收/发送模块1接收信号,传递到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控制动力装置工作,动力装置带动船桨组件运动,推动钓鱼船前进,当钓鱼船到达深水域时,遥控装置发出指令,通过一系列传达,最后动力装置停止工作,然后发出另一指令,通过遥控装置-无线接收/发送模块1-控制模块2-动力装置-饵料投放装置,最终完成投饵过程。

当鱼上钩后,由于鱼的挣扎,拉动鱼线14,带动整个钓鱼船晃动,当晃动幅度达到设定值时,振动传感装置4发出信号,通过控制模块2-无线接收/发送模块1-遥控装置-无线接收/发送模块1-控制模块2-动力装置等一系列信号传输,最后控制动力装置小幅度收线,达到钩紧作用,避免脱钩,后续接着放线,收线,消耗鱼的体力,最后将钓鱼船开回、收线、收鱼。

钓鱼船本体上设有水深感应装置5。

水深感应装置5的设计,能够对水深进行测量,钓鱼者可以根据不能鱼类的习性,在不同的水域投放不同长度的鱼线14进行垂钓,大大的提高了钓鱼成功率。

钓鱼船本体上设有遥控距离感应装置6。

在钓鱼船本体上设置遥控距离感应装置6,在钓鱼船向前驶进的过程中,对钓鱼船在遥控距离内的位置进行时时监控,例如,当钓鱼船离遥控范围边界还有100米时,此时通过遥控距离感应装置6-控制模块2-无线接收/发送模块1-遥控装置一系列信号传输,使得遥控者得知具体位置,并控制钓鱼船进行减速,还可以在遥控距离感应装置6内设置一个极限距离,当超出这个距离以后,遥控距离感应装置6发出信号,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船桨组件运动,调整钓鱼船的方向,再次启动动力装置,缩短钓鱼船与遥控装置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在钓鱼船本体内设置GPS定位模块,当每次钓鱼时,首先在GPS定位模块内将钓鱼者的坐标进行自行定位并且记录,在垂钓过程中由于水流、水波等原因,钓鱼船超过了遥控范围内,此时,GPS定位模块自行启动,将原始坐标发送至控制模块2,并且生成导航路线,控制模块2通过生成的导航路线控制船桨组件与动力装置自行调整方向,将钓鱼船重新驶进遥控范围内。

钓鱼船本体上设有外来信号感应模块7。

当钓鱼船在遥控过程中,如果附件出现相同的船只时,信号感应模块检测到控制波属于一个波段时,发出信号,控制装置接收信号,并且发送给无线接收/发送模块1,最后传送至遥控装置,钓鱼者可以通过遥控装置进行控制波段调节,避免相同波段的控制信号造成控制混乱。

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装置8、第二动力装置9和第三动力装置10,所述第一动力装置8、第二动力装置9与饵料投放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三动力装置10与船桨组件相连接。

饵料投放装置包括固定设置钓鱼船本体内底面上的外壳11,设置在外壳11内侧壁上的转动轴12,与转动轴12传动连接的转动板13,设置在外壳11内侧壁上且位于转动轴12上方的鱼线14,与鱼线14固定连接的鱼钩15,所述外壳11为上下两端开口,所述转动板13转动到与外壳11侧壁垂直时,将外壳11纵向阻断,所述转动轴12与第二动力装置9传动连接,所述鱼线14与第一动力装置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8通过控制鱼线14的转动圈数来控制鱼线14的放线长度。

当钓鱼船驶进湖泊中央后,钓鱼者按下投饵按钮,无线接收/发送装置接收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控制第一动力装置8与第二动力装置9共同工作,控制转动板13转动打开,鱼线14转动放线,进行垂钓。

船桨组件包括第一船桨16和第二船桨17,所述第一船桨16设置在钓鱼船本体的正后方,所述第二船桨17设置在钓鱼船本体尾部侧边上。

第一船桨16负责钓鱼船的前进动力,当需要调整方向时,控制第二船桨17工作,对整个船只施加一个斜向前的推进力,由于垂直于航线方向的分力的作用,使得航行方向改变。

钓鱼船本体前后分别设有LED射灯18,所述LED射灯18分别与控制模块2相连接。

LED射灯18的设计,为夜间垂钓者垂钓提供了方便。

钓鱼船本体包括钓鱼船中空内腔19与钓鱼船上盖20,两者卡接固定,所述钓鱼船上盖20上设有活动门21。

两者可拆卸,且设置活动门的设计,大大方便了船只的维修与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