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船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5194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船打捞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船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时有海南事故发生,发生海难事故就会有沉没海底的船舶,基于各种原因,需要打捞海底的沉船、沉物。常用的沉船打捞方法有:浮力打捞法、浮船坞打捞、解体打捞法、水下爆破法、抓斗打捞等方法。在利用抓斗打捞过程中则需要具有抓斗的装置。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703548U(申请号为201020233725.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水下打捞抓斗》,其中即公开了一种打捞抓斗以用于打捞沉船,该打捞抓斗中的两个斗体通过开闭钢丝绳调节其开闭动作,但是钢丝绳与滑轮之间很难实现限位,从而使得打捞过程中,斗体对打捞物的夹持稳定性差。同时对于能够整体打捞的小型船只,斗体容易破坏船只结构,很难实现船只的整体打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抓斗限位闭合,同时能够实现船只整体打捞的沉船打捞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沉船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承梁、下承梁、撑杆总成和抓斗总成;所述下承梁通过链条连接在所述上承梁的下方并能相对于所述上承梁上下移动;所述撑杆总成包括两个撑杆,两个所述撑杆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上承梁的两侧;所述抓斗总成包括两个能够对合的抓斗,两个所述抓斗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下承梁的两侧,两个所述撑杆的下端分别对应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抓斗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下承梁的上端面贴合在所述上承梁的下端面上时,两个所述抓斗的下端恰好匹配对合在一起。

方便地,所述上承梁内安装有第一滑轮组,所述下承梁内对应于所述第一滑轮组设置有第二滑轮组,所述链条穿过所述上承梁并自所述第一滑轮组的一侧穿入至所述下承梁中,所述链条绕过所述第二滑轮组后穿入所述上承梁中,并自所述第一滑轮组的另一侧穿出所述上承梁,从而通过调节链条的一端以使得所述下承梁相对于所述上承梁上下移动。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抓斗的中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撑杆的耳板。

优选地,所述抓斗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耳板垂直连接的防倾肘板。

为了保证打捞过程中的平稳性,所述撑杆包括平行设置的前撑杆、后撑杆,还包括连接前撑杆和后撑杆之间的多条连接筋。

为了保证打捞过程中的平稳性,所述抓斗包括平行设置的前抓斗臂、后抓斗臂,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前抓斗臂和后抓斗臂之间的加强筋。

为了保证抓斗的强度,所述前抓斗臂和后抓斗臂的折弯部之间连接有加强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沉船打捞装置通过调节下承梁相对于上承梁的上下位置来实现抓斗的开合程度,如此可以根据需要沉船的宽度,调节下承梁相对于上承梁的位置,实现抓斗对沉船的限位闭合,则在抓斗抓到沉船后,抓斗的闭合位置不变,使得在打捞过程中抓斗对沉船的夹持更加稳定,打捞效果更好。同时,该抓斗能够将整个沉船夹持在其中而不破坏沉船,保证了沉船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船打捞装置打开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沉船打捞装置限位闭合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抓斗的结构图。

图4为图3自A方向的视图。

图5图4中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撑杆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承梁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承梁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承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沉船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承梁1、下承梁2、撑杆4总成和抓斗5总成。

下承梁2通过链条3连接在上承梁1的下方并能相对于上承梁1上下移动。具体的结构为:上承梁1内安装有第一滑轮组11,下承梁2内对应于第一滑轮组11设置有第二滑轮组21,链条3穿过上承梁1并自第一滑轮组11的一侧穿入至下承梁2中,链条3绕过第二滑轮组21后穿入上承梁1中,并自第一滑轮组11的另一侧穿出上承梁1,从而通过调节链条3的一端以使得下承梁2相对于上承梁1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该链条3可以使用钢丝绳。

撑杆4总成包括两个撑杆4,每个撑杆4包括平行设置的前撑杆41、后撑杆42,还包括连接前撑杆41和后撑杆42之间的多条连接筋43。如此保证撑杆4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宽度。抓斗5总成包括两个能够对合的抓斗5,相应地,每个抓斗5包括平行设置的前抓斗臂51、后抓斗臂52,还包括连接在前抓斗臂51和后抓斗臂52之间的加强筋53,为了保证抓斗5的夹持强度,前抓斗臂51和后抓斗臂52的折弯部之间连接有加强梁54。如此抓斗5在前后方向上也具有一定的宽度,从而保证了对沉船夹持的牢固性。

两个撑杆4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上承梁1的两侧,即每个撑杆4中的前撑杆41、后撑杆42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上承梁1一侧的前后两端。两个抓斗5的上端转动连接在下承梁2的两侧,两个撑杆4的下端分别对应转动连接在两个抓斗5的中部。为了方便撑杆4和抓斗5的连接,前抓斗臂51、后抓斗臂52的中部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用于对应连接前撑杆41和后撑杆42的耳板55。抓斗5上还设置有与耳板55垂直连接的防倾肘板56以避免耳板55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中下承梁2的上端面贴合在上承梁1的下端面上时,两个抓斗5的下端恰好匹配对合在一起。

该沉船打捞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对应于沉船的前部和后部,对应使用两个该沉船打捞装置。下放链条3,使得下承梁2相对于上承梁1向下移动,如此两个抓斗5相对打开,两个撑杆4也相对打开。两个抓斗5打开到能够夹持沉船的宽度后,向上拉动链条3,则下承梁2相对于上承梁1向上移动,在下承梁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撑杆4和下承梁2的共同作用下,两个抓斗5相对闭合,从而将沉船夹持在两个抓斗5之间。当下承梁2的上端面贴合在上承梁1的下端面上时,两个抓斗5的下端恰好匹配对合在一起。此时沉船则完全被抓斗5包裹夹持。此时再将该沉船打捞装置整体向上拉伸,从而实现整船的打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