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2系统智能控制的高稳定节能型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0701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基于DP2系统智能控制的高稳定节能型船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DP2系统智能控制的高稳定节能型船舶。



背景技术:

动力定位系统(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闭环的控制系统,其采用推力器来提供抵抗风、浪、流等作用在船上的环境力,从而使船尽可能地保持在海平面上要求的位置上,其定位成本不会随着水深增加而增加,并且操作也比较方便。

动力定位系统的组成动力定位系统包括3个分系统:动力系统、推力器系统和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动力系统一般来说是给整个动力定位系统提供电力的。一般的船舶电站可兼作动力系统,但应满足一些特殊要求。输入(船位、控制器、推力器)输出(船位、推力器系统)推力器系统作为动力定位系统执行部分,常用电动机或柴油机驱动的推进器。主推进装置可兼作动力定位系统的推力器,在船舶进入动力定位运作模式时,由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器进行控制。为提高定位能力,主推进装置可设计为全回转推进器,例如Z型推进、SSP推进等。一般各推力器的工作组合应产生横向、纵向推力及回转力矩。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测量系统。

控制器指的是动力定位系统总的控制部分,一般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方法。测量系统包括位置参照系统、电罗经、风向/风速仪、倾角仪等,测量船舶的船位、艏向、纵倾横倾角等船舶状态,以及风向、风力、流速等环境条件,通过接口输入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人工输入的船位和艏向,对测量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算,给出推力器的控制指令。

全回转推进器一般安装在船体的底部,其可以根据控制指令360度的转动,以实时调节船体的移动方向。然而,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全回转推进器受限于其自身的安装结构,一旦船体离水底(包括一些暗礁等)过近,很有可能造成全回转推进器拖底而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DP2系统智能控制的高稳定节能型船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全回转推进器被撞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DP2系统智能控制的高稳定节能型船舶,包括船体,船体的底部安装有全回转推进器;所述全回转推进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船体的底部且位于全回转推进器的前方设置有预撞击挡板,所述预撞击挡板的高度与所述全回转推进器的高度一致;还包括撞击检测装置,用于在检测到所述预撞击挡板受到撞击时,输出相应的撞击信号;所述撞击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并响应于所述撞击信号控制所述全回转推进器转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预撞击板被撞击后,控制器立即控制全回转推进器转动(180度),以此来改变船体的行驶方向,进而避免全回转推进器被暗礁等物体撞到。

优选地,所述预撞击挡板包括呈间隔设置的左板体和右板体;所述左板体与右板体之间连接有若干信号电缆;所述撞击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接线座、第二接线座以及断线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接线座和第二接线座上分别设置有供信号电缆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座上的接线端子均连接于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二接线座上的接线端子均连接于所述断线检测电路;所述断线检测电路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第二接线座上的任意一个接线端子断电时,向控制器发出所述撞击信号。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任意一根信号电缆因受到撞击而断裂后,断线检测电路均能够检测到,并向控制器发出所述撞击信号。

优选地,所述断线检测电路包括第一与门电路,所述第一与门电路具有若干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线座上的接线端子一一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任意一根信号电缆断裂时,第一与门电路则输出低电平的信号,该信号则作为撞击信号。

优选地,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撞击检测装置电连接,以接收并响应于所述撞击信号发出报警提示。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受到撞击后,可通过报警装置及时地通知到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第一非门电路、第一电阻、第一NPN三极管以及蜂鸣器;所述第一非门电路的输入端与撞击检测装置电连接以接收撞击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蜂鸣器串联后连接于一直流电压源。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第一非门电路接收到低电平的撞击信号后,经过电平反转,将其转变为高电平信号,使第一NPN三极管导通,进而使蜂鸣器通电,以发出提示声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船舶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预撞击板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撞击检测装置的电路图;

图4为实施例中报警装置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船体;2、全回转推进器;3、预撞击板;31、左板体;32、右板体;4、信号电缆;5A~5B、连接柱;6A~6B、集线电缆;7、侧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照图1,一种基于DP2系统智能控制的高稳定节能型船舶,包括船体1,船体1配置有动力定位系统;动力定位系统包括全回转推进器2、侧推器7、测量系统以及控制器;其中,全回转推进器2安装在船体1的底部,侧推器7至少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船艏和船艉。测量系统包括风向/风速计、电罗经、倾角仪和声纳定位系统;在定位地点的水底安装有声纳发射器,声纳定位系统通过接收声纳发射器发出的声纳信号,来判断船体1与定位点的位置有关系。测量系统输出的信号均输出至控制器;控制器包括智能计算单元和动力分配单元,其中,智能计算单元配置有相应的软件算法,基于从测量系统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动力分配单元则根据智能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结果来控制全回转推进器2和侧推器7工作,以调整船体1的位置。

另外,船体1的底部且位于全回转推进器2的前方设置有预撞击挡板,预撞击挡板的高度与全回转推进器2的高度一致(相对于船底的高度,也可以适当的大于)。预撞击板3的结构参照图2,其包括呈间隔设置的左板体31和右板体32;左板体31与右板体32之间连接有若干信号电缆4。左板体31和右板体32的顶端均设置有连接柱(5A、5B),该连接柱(5A、5B)通入到船体1内部(安装时需要设置相应的密封结构)。连接柱(5A、5B)上分别设置有集线电缆(6A、6B);其中,集线电缆6A内设置有若干连接电缆,该若干连接电缆的一端通入到左板体31内,分别与若干信号电缆4一一电连接。集线电缆6B内仅具有一根连接电缆,该连接电缆的一端通入到右板体32内,与若干信号电缆4均电连接。

参照图1、图3,船体1内还设置有撞击检测装置,预撞击挡板撞击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接线座J1、第二接线座J2以及断线检测电路;第一接线座J1和第二接线座J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接线端子,第一接线座J1上的若干接线端子与集线电缆6B电连接,第二接线座J2上的若干接线端子与集线电缆6B内的连接电缆一一电连接。第一接线座J1上的接线端子均连接于一直流电源,以接收直流电压VCC。第二接线座J2上的接线端子均连接于断线检测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断线检测电路包括第一与门电路N1,第一与门电路N1具有若干输入端,分别与第二接线座J2上的接线端子一一连接。如此,第二接线座J2上的任意一个接线端子(代表相应的信号电缆4)断电时,第一与门电路N1输出低电平的撞击信号Vj。

参照图4,还包括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包括第一非门电路N2、第一电阻R1、第一NPN三极管Q1以及蜂鸣器B1;第一非门电路N2的输入端与撞击检测装置电连接以接收撞击信号Vj,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蜂鸣器B1串联后连接于一直流电压源,以接收VCC电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