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围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3688发布日期:2018-07-10 21:2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援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充气救生圈,属于救援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游泳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爱好者不计其数,特别是在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环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抽筋、体力透支等)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救生圈、救生衣等充气设备体积庞大携带不便,并且对游泳活动影响巨大。

公告号为cn2053964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腕带式救生手环”,其通过高压气瓶为设置于腕带上的气囊充气方式解决了现有救生圈体积庞大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但存在以下缺陷:1、双手作为游泳运动的主要活动部位,戴上救生手环后由于手环自重及水中阻力给游泳动作的实施带来不小的影响;2、由于气囊设置于腕部,气囊打开后浮力作用于腕部需要使用者正确的压下手腕或抱着气囊才能得救,在使用者发生呛水、体力透支及其它紧急情况时不能及时浮出水面易发生危险;3由于双手的活动范围大,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及时拉动手柄打开气囊;4、当气瓶、激发装置、气囊等其中一项发生故障时会造成救生手环失效的严重后果。

公告号为cn20415022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充气式紧急救生腰带”,其通过高压气瓶为设置于腰带上的气囊充气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腰带佩带在腰部,在气囊打开时浮力作用点过低需要使用者正确调整重心,在紧急情况下易出现下身浮上水面而头部在水里的危险;2、当使用者呼吸、运动时腰带不能很好地固定易作不规律活动,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及时找到激发装置按钮打开气囊;3、凸出的腰带在水中会造成不小的阻力对游泳体验产生了不良的影响;4、当气瓶、激发装置、气囊等其中一项发生故障时会造成救生腰带失效的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救生装置对游泳影响大、携带不便、使用困难、易发生失去救生效果的危险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自充气技术的救生围脖,该救生围脖佩戴方便,外观漂亮紧凑,对游泳及其它活动基本没有影响,在遇险时打开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救生围脖,包括充气装置、起动开关、救生气囊、围脖;所述救生围脖,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但不相通的救生气囊,所述救生气囊可以上下并列设置并环绕整个围脖,也可以分左右设置,每个救生气囊里面还可以分为多个单向连通的气室,两个救生气囊各自连通着一个自充气装置,当使用两个以上救生气囊时则把气囊分成俩组,每组连通着一个自充气装置,所述自充气装置分左右设置于围脖两边并同时受一个起动开关控制,起动开关设置于围脖前面正中靠下位置,起动开关优选为一种设计为带有哨子功能的拉扣,拉扣的形状和大小以手指容易扣动又不影响头部活动为准,拉扣连接自充气装置的激发部分并固定于围脖正前方正中靠下位置,当需要打开气囊时只需要其中一只手扯下拉扣向任意方向拉动就可以为两个气囊充气保障游泳爱好者的人身安全,必要时还可以吹响哨子引起他人注意从而得到救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未激发状态时,作为一种围脖佩戴在颈部并紧贴于颈部,不会对游泳及其它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由于颈部特殊的生理特征,相对于头部与身体较为缩小,佩戴本发明后不会有明显的凸起,因此不会产生额外的水阻,并且由于填补了颈部的凹陷对身体的流线型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本发明佩戴于颈部受到头部、颈部、肩部等身体部位共同固定作用不会随便走动,方便找到起动开关,起动开关在围脖佩戴后位于身体正前方,在脖子与两边锁骨交汇位置之间,当需要打开救生气囊时只需任意一只手凭本能便可快速、准确的找到起动开关并激发救生围脖。救生围脖浮力点作用于头部,打开救生气囊后即使使用者陷入晕迷或者其它危急状态也可以保证使用者头部保持在水面之上。本发明使用多气囊及双充气装置的设计,保证即使其中一个气囊或者充气装置发生严重故障也不会使本发明完全丧失救生效果,本发明救生装置除起动开关外都可以隐藏于围脖里面,外观可以和普通围脖一样设计得时尚、靓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救生围脖平常佩戴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救生围脖佩戴充气后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救生围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救生围脖的充气装置中的激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围脖,2救生气囊,3储气瓶,4充气激发装置,5浮动滑轮,6滑轮拉绳,7固定装置,8起动拉扣,9充气孔,10拉绳孔,11刺破螺丝,12气瓶封盖,13导气室,14起动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救生围脖,其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围脖1,救生气囊2,所述救生气囊以a-a线、b-b线为对称中心左右两边各设置一个,左右两个救生气囊2可以于对称中心相连但不可以相通,左右两个救生气囊各自设置有自充气装置,所述自充气装置优选为储气瓶3和充气激发装置4组合而成,储气瓶3优选为二氧化碳小气瓶,小气瓶瓶口设置有可刺破的封盖12,所述激发装置4如图4所示,设置有导气室13起动室14,导气室13设有充气孔9,充气孔外部带有凸出接口与救生气囊充气口连接,救生气囊充气口设有单向阀,起动室14设有浮动滑轮5、浮动滑轮5中心为多边形空心,起动室14设有拉绳孔10,拉绳孔外部带有凸出接口与固定装置7相连接;起动室14与导气室13之间设有刺破螺丝11,可以设置有密封圈等密封零件防止气体泄露,刺破螺丝11螺帽为多边形与浮动滑轮5中心的多边形空心为可上下活动的扣合,浮动滑轮设有滑轮拉绳6,滑轮拉绳6经拉绳孔导出固定于固定装置7上并连接于起动拉扣8上,起动拉扣8设计为一个哨子,固定于固定装置7中间。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救生围脖,其使用方法如下:

本发明在平常游泳等上活动时如图1所示佩戴于项部,当需要起救生效果时手指扣紧起动拉扣8并向外拉动,起动拉扣8拉动滑轮拉绳6,滑轮拉绳6带动浮动滑轮5,浮动滑轮受力旋转并带动刺破螺丝11向导气室方向转动前进刺破气瓶封盖12,储气瓶3气体溢出经充气孔9向救生气囊2充气完成打开动作如图2所示。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围脖1可以为中空状,救生气囊2与自充气装置隐藏于围脖中空处,也可以是折叠状包裹住救生气囊与自充气装置,也可以用高弹性材料直接整合成一个包含救生气囊功能的围脖(救生气囊直接作为围脖),可以是单纯的救生围脖也可以是包含泳帽在内的多功能救生围脖,外观可以是围脖、脖套、等各种方式,可以随时尚根据需要设计成各种方式。具体的说是本发明为实现将救生气囊、自充气装置等佩戴于颈部并紧贴颈部的一种框架。

实施例4:

救生气囊2内部可以设计成多个并列单通气室。左右两个救生气囊2可以是环绕整个围脖成上下或内外包围形式,还可以是一个整体气囊分成俩组气室。

实施例5:

佩戴方式优选为利用围脖的弹性可以直接经过头部直接佩戴,也可以在中间断开佩戴时以钮扣、拉链等方式扣合。

实施例6:

所述的浮动滑轮6与刺破螺丝11也可以是一个固定的整体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