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动隔离幕减阻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3612发布日期:2018-09-25 16:5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该技术发明属于流体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范围



背景技术:

减少以空气和水为流体介质中运动物体的阻力,以提高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当今在该技术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当前减少阻力的技术途径或者说唯一的技术途径是设计运动阻力最小的最科学的外型,比如阻力最小的气动外型。而本发明提出的“随动隔离幕减阻技术”突破了当前现有的气动外型设计的极限,在当前现有气动外型极限的前提下将会继续大幅度减少气动阻力。这是一个全新的从未应用过的减少阻力的新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在比如在空气中现有最好气动外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气动阻力。也就是说要进一步减少摩擦阻力、压差阻力、激波阻力等阻力。而产生这些阻力的本质就是一是空气中的分子直接与运动物体表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二是运动物体的前方空气团对物体正面产生的动压阻力。“随动隔离幕减阻技术”的本质就是减少气体介质中的分子与物体表面相互作用的数量并减低动压阻力,从而减少了整体的阻力。以锥形弹头为例,设计如下:以原有锥形弹头的锥形中心线为基准,在锥形前端的三分之一处断开,断开后的锥形尖前端平行于中心线向前平移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具体数值由试验确定)(见附图),断开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这段距离是一个以锥形前端三分之一处的截面圆的半径为半径的一个圆柱形。这三部分:即前锥体、圆柱体、后锥体构成了完整的新弹头体(见附图)。新外型的弹头在空气中运动时,来气流只能作用在圆柱体前端的锥形体上,由于有圆柱体的存在,来气流作用不到圆柱体后面更大面积的锥形体上,而圆柱体前端的锥形体的有效面积要比圆柱体后面的锥形体的有效面积小很多,因此新外型弹头受到的阻力就要比原弹头要小很多。这就是“随动隔离幕减阻技术”的工作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弹头外形图。

图2是弹头采用“随动隔离幕技术”后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运动物体,如导弹弹头、弹翼;飞机的机头、机翼前缘;潜艇的头部;鱼雷的头部;舰船的船头部等等,按照发明内容进行设计后,上述所有的物体运动起来的时候就都能自行减少阻力,整个运动的全过程都将自行的大幅度减少阻力。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随动隔离幕减阻技术”是一项在现有的在流体里运动物体减阻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减少阻力的技术。它是在已对在流体里运动物体外形最佳设计最小阻力的基础上将该物体的最前端、最前缘的部分结构再向前平移一定距离,从而减少来流对该物体前端、前缘的作用面积,从而减少了来流的阻力。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志诚
技术研发日:2017.03.08
技术公布日:2018.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