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雷达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6920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式雷达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桅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雷达桅。



背景技术:

桅杆为船上悬挂帆、旗帜、装设天线和支撑观测台的高的柱杆,木质的长圆竿或金属柱,通常从船的龙骨或中板上垂直竖起,可以支撑横桁帆下桁、吊杆或斜桁,具备多种功能,是船舶航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雷达桅是船舶桅杆中的一种,主要通过在桅杆上安装S波段雷达形成,雷达天线通常安装设置于桅杆顶部,船用导航雷达是保障船舶航行,探测周围目标位置,以实施航行避让、自身定位等用的雷达,也称为航海雷达,它特别适用于黑夜、雾天引导船只出入海湾、通过窄水道和沿海航行,主要起航行防撞作用。现阶段由于船舶的载重量越来越大,船舶的上层建筑也越来越高,当船舶经过某些桥梁时,由于桥洞高度相对较低,而桅杆相对过高,且桅杆高度一定,无法进行调节,即便雷达能够探测到前方桥梁,也经常会出现桅杆与桥梁相撞的问题,导致桅杆顶部损坏或导致雷达天线碰撞受损等问题,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能够实现升降的雷达桅,使其经过桥梁时能够预先向下降落,待经过桥梁后再升起,避免桅杆顶部与桥梁间的碰撞损坏,保证桅杆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式雷达桅,使其经过桥梁时能够预先向下降落,待经过桥梁后再升起,避免桅杆顶部与桥梁间的碰撞损坏,保证桅杆的正常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升降式雷达桅,包括桅杆与设置于桅杆顶部的雷达天线,所述桅杆包括上下设置的至少两根立柱,上一立柱插入下一立柱中部,上一立柱至少一侧成型有齿条,下一立柱与所述齿条对应位置处设置开口,所述下一立柱一侧设置有驱动上一立柱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齿轮,所述齿轮自所述开口处插入下一立柱内与所述齿条相啮合,齿轮转动,齿条带动上一立柱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一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与所述齿轮位于同一转轴上,蜗杆转动带动蜗轮、齿轮依次传动,继而带动齿条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齿轮为蜗轮,所述蜗轮一侧配合设置有蜗杆,蜗杆转动带动蜗轮传动继而带动齿条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手动驱动式和/或电动驱动式,手动驱动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手轮,所述手轮连接固定于所述蜗杆上;电动驱动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连接固定于所述蜗杆上,所述桅杆底部设置有一电控按钮。

优选的,上一立柱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齿条,下一立柱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升降机构,两组升降机构同步驱动所述齿条移动。

优选的,所述齿条一体成型于上一立柱上或固定连接于上一立柱上。

优选的,上一立柱外壁上与下一立柱内壁上相对位置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导向结构。

优选的,所述雷达天线上连接电缆,所述桅杆一侧上设置有一电缆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桅杆包括两根立柱,下一立柱为立柱主体,上一立柱为伸缩管,所述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立柱主体一侧的电缆管,所述电缆一端自下至上穿过电缆管后向上连接至雷达天线,所述电缆管一侧还设置有一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一端连接于立柱主体上,另一端连接于伸缩管上,所述电缆伸出电缆管的部分束紧于所述连杆机构上,并随连杆机构的运动而弯折或伸展。

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根滑竿,顶部滑竿一端铰连接于伸缩管上,所述电缆管一侧上设置有滑槽,底部滑竿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顶部滑竿另一端与底部滑竿另一端铰连接,形成一曲柄滑块机构,伸缩管升降时,连杆间夹角不断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升降式雷达桅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设置至少两根立柱,通过升降机构作用可带动上一立柱相对下一立柱上下升降,在使其经过桥梁时能够预先向下降落,待经过桥梁后再升起,避免桅杆顶部与桥梁间的碰撞损坏,保证桅杆的正常使用。

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实现升降,使得桅杆可在任意高度处实现自锁,保证定位稳定性,安全性能高。

此外,通过设置一电缆固定装置定位电缆,避免在桅杆降落时电缆扭曲、堆积、缠绕,保证电缆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雷达桅的升降两种状态图。

图2为雷达桅内部结构图。

图3为雷达桅升降两种状态下的电缆示意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桅杆 2、雷达天线

11、立柱主体 12、伸缩管 13、齿条 14、蜗轮蜗杆机构 15、齿轮 16、手轮 21、电缆 22、电缆管 23、顶部滑竿 24、底部滑竿 2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部分所述,现阶段由于船舶的载重量越来越大,船舶的上层建筑也越来越高,当船舶经过某些桥梁时,由于桥洞高度相对较低,而桅杆相对过高,且桅杆高度一定,无法进行调节,导致桅杆顶部损坏或导致雷达天线碰撞受损等问题,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升降式雷达桅,使其经过桥梁时能够预先向下降落,待经过桥梁后再升起,避免桅杆顶部与桥梁间的碰撞损坏,保证桅杆的正常使用。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见图1与图2,一种升降式雷达桅,包括桅杆1与设置于桅杆1顶部的雷达天线2,桅杆1包括上下设置的至少两根立柱,上一立柱插入下一立柱中部,上一立柱至少一侧成型有齿条13,下一立柱与齿条13对应位置处设置开口,下一立柱一侧设置有驱动上一立柱上下伸缩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与齿条13相啮合的齿轮15,齿轮转动,齿条带动上一立柱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以两根立柱为例,下一立柱为立柱主体11,上一立柱为伸缩管12,通过升降机构驱动伸缩管在立柱主体内部上下移动升降,实现对桅杆总体高度的调节。

优选的,齿轮15为蜗轮,蜗轮一侧配合设置有蜗杆(未示出),蜗轮蜗杆配合形成蜗轮蜗杆机构14,蜗杆转动带动蜗轮传动继而带动齿条上下移动。由于蜗轮蜗杆机构中仅能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无法带动蜗杆转动,因此在蜗杆转动将伸缩管升降到一定位置处时,松开蜗杆,蜗轮蜗杆在此处实现自锁固定,不会出现伸缩管受重力下降的问题,保证位置调节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伸缩管伸出立柱主体的高度以及缩回立柱主体内的高度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不做限制。

其他实施例中,升降机构还可包括一蜗轮蜗杆机构14,蜗轮与齿轮位于同一转轴上,蜗杆转动带动蜗轮、齿轮15依次传动,继而带动齿条13上下移动。

优选的,升降机构包括手动驱动式,手动驱动时,升降机构包括一手轮16,手轮16连接固定于蜗杆上,调节时,通过工作人员转动手轮16,蜗轮蜗杆机构运动,继而带动齿条上下运动实现伸缩管的升降。

由于升降机构通常设置在立柱主体11顶端位置处,这样如需调节伸缩管高度时,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桅杆一侧的竖梯爬升至升降机构位置处进行操作,操作不便。为了解决该问题,优选的,升降机构还包括电动驱动式,电动驱动时,升降机构包括一电机(未示出),电机连接固定于蜗杆上,桅杆底部设置有一电控按钮(未示出),在需要进行调节桅杆升降时,按下电控按钮,电机启动带动蜗轮蜗杆机构运转,继而带动伸缩管的升降,升降高度可自行通过启闭电控按钮调节,或者另外设置一控制机构,设定每次升降的高度,具体方式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做限制。

优选的,伸缩管12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齿条13,立柱主体11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升降机构,两组升降机构同步驱动齿条13移动。通过在伸缩管两侧同步给予升降驱动力,使得伸缩管升降平稳。此外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设置一组或多组升降机构驱动,具体不做限制。

优选的,齿条13一体成型于伸缩管12上或齿条13固定连接于伸缩管12上,具体实现方式根据需要而定。

此外,伸缩管12外壁上与立柱主体11的内壁上相对位置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可包括导轨与滑块等,导轨与滑块分别对应设置在伸缩管外壁与立柱主体内壁上,通过导向结构的设置保证伸缩管上下移动时不至偏离中心或扭转,提高升降时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雷达天线2上连接电缆21,在桅杆升降的过程中,电缆在下落时容易出现扭曲变形,为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桅杆1一侧上设置有一电缆固定装置,该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立柱主体11一侧的电缆管22,电缆21一端自下至上穿过电缆管22后向上连接至雷达天线2,通过设置电缆管可对下方的一部分电缆进行限位,避免电缆扭曲。

电缆管一侧还设置有一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一端连接于立柱主体11上,另一端连接于伸缩管12上,电缆21伸出电缆管22的部分束紧于连杆机构上,并随连杆机构的运动而弯折或伸展。

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根滑竿,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连杆机构包括顶部滑竿23与底部滑竿24,顶部滑竿23一端铰连接于伸缩管12上,电缆管22一侧上设置有滑槽25,底部滑竿24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滑槽25内,顶部滑竿23另一端与底部滑竿24另一端铰连接,形成一曲柄滑块机构,伸缩管升降时,连杆间夹角不断变化。通过设置该连杆机构,在伸缩管12上升时,顶部滑竿带动底部滑竿向上移动,电缆束紧于滑竿上,这样可保证伸出电缆管部分的电缆随滑竿进行收放,避免出现扭曲损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雷达桅,通过上下设置至少两根立柱,通过升降机构作用可带动上一立柱相对下一立柱上下升降,在使其经过桥梁时能够预先向下降落,待经过桥梁后再升起,避免桅杆顶部与桥梁间的碰撞损坏,保证桅杆的正常使用。

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实现升降,使得桅杆可在任意高度处实现自锁,保证定位稳定性,安全性能高。

此外,通过设置一电缆固定装置定位电缆,避免在桅杆降落时电缆扭曲、堆积、缠绕,保证电缆的正常使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