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链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399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链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锚链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行业的持续发展,船舶载重量越来越高,锚链的抛锚和起锚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船型较大的船来说,为增大船舶停靠时的稳定性,就需要增大锚链,但通常情况下,锚链舱偏小,导致不足以放置规范的锚链,若采用增加底面积的方式来扩容,则锚链无法到达锚链舱的边缘,从而会导致锚链打结,进而影响锚链起锚的速度和效率。所以涉及一种锚链引导装置就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锚链抛锚和起锚时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起锚速度快、效率高且不易打结的锚链引导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起锚速度快、效率高且不易打结的锚链引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锚链引导装置,包括锚链舱、锚链管与锚链,所述锚链管位于锚链舱内并固定于锚链舱的顶部,所述锚链贯穿锚链管并由锚链管内伸入锚链舱,在锚链舱内设置有与锚链管隔开并能在锚链管外围移动的引导杆,所述引导杆的底部通过一引导链与锚链活动连接。

在上述一种锚链引导装置中,所述锚链管内竖立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贯穿锚链管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轴与引导杆通过一连接杆相连,当引导杆于锚链管外围移动时,所述活动轴同步相对锚链管转动。

在上述一种锚链引导装置中,所述引导链的一端固设有套圈,所述套圈套于锚链上并能在锚链上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锚链管外围设置可活动的引导杆,并通过引导链将引导杆与锚链活动相连,当锚链进入锚链舱后,利用锚链自身的重力使得引导杆在锚链管的外围转动,锚链越粗,动能越大,锚链被甩的越远,这样不但避免了锚链打结现象的发生,也使得锚链舱的舱容得到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中,10、锚链舱;20、锚链管;30、锚链;40、引导杆;50、引导链;60、活动轴;70、连接杆;80、套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锚链30引导装置,包括锚链30舱10、锚链30管20与锚链30。

锚链30舱10为圆筒状状结构,其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其使用时安装于船舱底部,锚链30管20位于锚链30舱10内中部并固定于锚链30舱10的顶部,锚链30与船体相连,锚链30贯穿锚链30管20并由锚链30管20内伸入锚链30舱10,在锚链30舱10内设置有与锚链30管20隔开并能在锚链30管20外围移动的引导杆40,所述引导杆40的底部通过一引导链50与锚链30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在锚链30的自重下,锚链30摆动会使引导杆40在锚链30管20的外围移动,即以锚链30管20的中心为圆心相对锚链30管20转动,由于引导杆40与锚链30管20隔开,在锚链30自身的惯性作用下,锚链30在起锚时不易出现打结现象,同时,整个锚链30舱10的舱容也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对其作了进一步改进与细化。

如图1、图2所示,所述锚链30管20内竖立设置有活动轴60,所述活动轴60贯穿锚链30管20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轴60与引导杆40通过一连接杆70相连,当引导杆40于锚链30管20外围移动时,所述活动轴60同步相对锚链30管20转动。

锚链30的惯性使得引导杆40在锚链30管20外围移动,而活动轴60能随引导杆40同步转动,通过设置活动轴60,使得引导杆40得以固定,使得引导杆40在一个固定范围内转动,稳定性较好,避免了引导杆40径向摆动而导致锚链30起锚时打结。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引导链50的一端固设有套圈80,所述套圈80套于锚链30上并能在锚链30上移动。

套圈80在径向方向上对锚链30起到限制作用,起到引导链50与锚链30相连的作用,使得引导杆40能随锚链30的摆动而移动,同时,锚链30在起锚或抛锚时,能顺利的在套圈80内移动,不会对起锚或抛锚造成影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