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型橡胶护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409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M型橡胶护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型橡胶护舷。



背景技术:

护舷(fender)又称船的护木,是码头或船舶边缘使用的一种弹性缓冲装置,有木制的、橡胶的。主要用以减缓船舶与码头或船舶之间在靠岸或系泊过程中的冲击力,防止或消除船舶、码头受损坏,护舷种类繁多,如圆筒型橡胶护舷:特点反力低,面压小,吸能量合理;在靠泊时,对船舶横摇和纵摇适应性强不受船舶大小影响,用途广,安装维修方便,特别适于老式码头。半圆型(D型)橡胶护舷:特点反力适中,吸能量较圆筒型高;安装较方便工作;由于底部宽度尺寸小,特别适用于框架式码头和船舷安装使用。DO型橡胶护舷:特点反力吸能比D型护舷高;安装强度及使用寿命比D型护舷有很大提高;适用于框架式码头。拱型(V型)橡胶护舷:特点反力适中,吸能量高;安装牢固,方便;适用于各类码头。

然而现有的护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般多为外绑式固定,固定不是十分的稳定,其次护舷本体结构较为麻烦,铸造麻烦,最后护舷降低反冲力的作用较低,使得船泊提高的稳定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M型橡胶护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M型 橡胶护舷,包括M型护舷本体,所述M型护舷本体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横向导流槽,所述M型护舷本体上位于横向导流槽两侧对称开设有竖向导流槽,所述M型护舷本体底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凹槽内部底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M型护舷本体一侧表壁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架,且固定架通过转轴连接有柱状护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板对称设置在M型护舷本体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凹槽共开设有六个,且六个凹槽等距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螺栓与M型护舷本体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M型护舷本体内部两侧表壁上对称开设有三角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M型橡胶护舷与固定板为橡胶新材料制成的一体化结构,可以一次浇筑成形,成本较低,其次M型橡胶护舷和固定板的设置,使得该护舷夹持固定在船泊边缘,在通过固定板上的固定螺栓进行固定,相比于传统的外绑式,固定的更加的稳定,抗撞击能力更强,其次M型橡胶护舷夹持在船泊边缘,使其整体为实心结构,降低其撞击后的反冲力,再有M型橡胶护舷内表壁上开设有三角凹槽,提高其与船泊接触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其固定的稳定性,最后 M型橡胶护舷通过固定架和转轴,转动连接有柱状护舷,撞击时,首先撞击到柱状护舷,利用柱状护舷进行船泊的保护,柱状护舷可以发生转动,便于其进行卸力,提高其抗撞击的能力,将低器反冲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M型橡胶护舷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M型橡胶护舷的侧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M型护舷本体、2-横向导流槽、3-竖向导流槽、4-固定板、5-凹槽、6-密封垫、7-固定螺栓、8-减震垫、9-固定架、10-转轴、11-柱状护舷、12-三角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M型橡胶护舷,包括M型护舷本体1,M型护舷本体1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横向导流槽2,M型护舷本体1上位于横向导流槽2两侧对称开设有竖向导流槽3,M型护舷本体1底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开设有凹槽5,凹槽5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6,凹槽5内部底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7,M型护舷本体1一侧表壁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架9,且固定架9通过转轴10连接有柱状护舷11。

固定板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板4对称设置在M型护舷本 体1的两侧,凹槽5共开设有六个,且六个凹槽5等距设置在两个固定板4上,固定螺栓7与M型护舷本体1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垫8,M型护舷本体1内部两侧表壁上对称开设有三角凹槽12,固定螺栓7设置在凹槽5内,凹槽5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垫6,具有对固定螺栓7防水的作用,防止其发生锈蚀,提高其使用寿命,三角凹槽12的开设,提高了M型护舷本体1与船泊接触面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M型护舷本体1的固定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M型护舷本体1卡合在船泊边缘处,然后通过M型护舷本体1两侧设置有固定板4,利用固定板4上开设凹槽5内部的固定螺栓7,将M型护舷本体1固定好,船泊靠岸时,M型护舷本体1上通过固定架9固定的柱状护舷11会先与码头的边缘处相碰撞,此时在撞击力的作用下,柱状护舷11会发生滚动,进行卸力,降低船体受到的反冲力,提高了船泊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