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求生紧急自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7227发布日期:2018-11-07 23:0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抗洪求生紧急自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洪急救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洪求生紧急自救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洪水频发的国家,洪水造成的损害比较大,不仅会导致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很多伤亡就是因为溺水导致的。洪水溺亡事件常常发生,溺水发生不幸,现行的救生衣因构造太大,携带不方便,在日常生活中普通家庭中一般不会有专门的地方存放。而且由于救生衣的体积较大,救生人员在救生过程中,也无法携带大量的救生衣。从而导致单次救援效率较低。

另外目前的救生衣一般都是通过多个绳扣进行扣紧固定,从而穿戴也不太方便,穿戴所花时间较长,从而导致单个人员救援时间较长,进一步降低了单位时间内的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洪求生紧急自救设备,在未使用的完时候,体积非常小,便于在家庭内储存,也便于救生人员的携带;救生气囊通过压力储气罐进行充气,充气速度较快,并且充满气后的救生气囊穿戴非常方便,便于使用者的快速穿戴。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抗洪求生紧急自救设备,包括压力储气罐,所述压力储气罐的出气管位于压力储气罐的顶部,所述压力储气罐的顶部罩设有罩盖,所述罩盖内设有救生气囊,所述救生气囊的气嘴与出气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救生气囊包括相互连通的颈口结构、前胸结构和肩带结构,所述颈口结构的底部与前胸结构连接,所述前胸结构的两侧与肩带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颈口结构的前侧设有缺口。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气嘴设于颈口的后侧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肩带结构为条形结构,其中一端与前胸结构两侧的下部垂直连接,所述肩带结构的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刺毛面,所述前胸结构的顶部、对应于肩带结构位置处设有魔术贴圆毛面,所述肩带结构向下、向后绕过肩膀后使魔术贴刺毛面与魔术贴圆毛面固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压力储气罐的顶部侧边设有卡槽,所述罩盖的底部内侧边对应于卡槽设有匹配的卡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抗洪求生紧急自救设备,在未使用的完时候,体积非常小,便于在家庭内储存,也便于救生人员携带大量本实用新型。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抗洪求生紧急自救设备,救生气囊通过压力储气罐进行充气,充气速度较快,并且充满气后的救生气囊穿戴非常方便,便于使用者的快速穿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使用时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压力储气罐1,所述压力储气罐1的出气管4位于压力储气罐1的顶部,所述压力储气罐1的顶部罩设有罩盖2,所述罩盖内2设有救生气囊3,所述救生气囊3的气嘴5与出气管4连通;所述救生气囊1包括相互连通的颈口结构31、前胸结构33和肩带结构34,所述颈口结构31的底部与前胸结构33连接,所述前胸结构33的两侧与肩带结构34连接;所述颈口结构31的前侧设有缺口32;所述气嘴5设于颈口31的后侧部;所述肩带结构34为条形结构,其中一端与前胸结构33两侧的下部垂直连接,所述肩带结构34的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刺毛面35,所述前胸结构33的顶部、对应于肩带结构位置处设有魔术贴圆毛面36,所述肩带结构34向下、向后绕过肩膀后使魔术贴刺毛面35与魔术贴圆毛面36固定;所述压力储气罐1的顶部侧边设有卡槽6,所述罩盖2的底部内侧边对应于卡槽6设有匹配的卡环7;所述压力储气罐1的出气管4的结构原理与打火机充气罐、杀虫剂压力罐的结构原理相同,将出气管4按向压力储气罐1的时候,压力储气罐1内的压力气体或者液化气体就从出气管4中释放,并进入救生气囊3内,从而对救生气囊3实现充气。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将罩盖2取下,然后将出气管4按向压力储气罐1,使从压力储气罐1释放的气体对救生气囊3进行快速充气;当气囊3 充满气后,使用者将头部从救生气囊3的颈部结构31的底部向上套入,并保证前胸结构33位于胸部,然后将肩带结构34向下、向后绕过肩膀之后使肩带结构34的魔术贴刺毛面35与前胸结构33顶部的魔术贴圆毛面36固定;从而实现救生气囊3的快速穿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