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7228发布日期:2018-11-07 23:01阅读:1218来源:国知局
溺水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溺水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溺水救生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全球因为溺水和解救溺水而失去宝贵生命的事件很多,特别是夏季,根本没有很好的方法缓解这种现象,通常最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是不会游泳的青少年,一旦溺水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让人失去生命,这样的例子也多之又多,故如果平时人们很方便的随身携带的物品都附加上溺水救生设备,便能避免很多溺水事故发生了。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类似功能的装置,如中国申请专利201220746646.0号,所提到的溺水救生衣,包括括救生衣本体,溺水传感器,气体发生器,气囊,电池,开关,氮化钠。救生衣本体在前胸与后背外侧固接呈折叠状态的气囊,气体发生器内均匀布有氮化钠,气体发生器与溺水传感器,电池,开关串联。需要救助的人员需将救生衣穿在身上,将开关打开,溺水传感器即处于待机工作状态,当人溺水时,水会进入溺水传感器,并将其触发,控制回路便将电流传送至点火器,其瞬时快速加热气体发生器的气囊中的氮化钠并将其点燃,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充气至饱满状态,以此来增加救生衣的浮力,从而起到救生的作用。

上述所提到的专利,不太方便人员长期随身携带,容易影响人员外部美观性,并且在夜间救援效果较差,岸上人员感知不到溺水人员具体位置,容易导致救援时间延长,影响救援效果。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溺水救生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溺水救生器,以解决现有类似功能的装置,不太方便人员长期随身携带,容易影响人员外部美观性,并且在夜间救援效果较差,岸上人员感知不到溺水人员具体位置,容易导致救援时间延长,影响救援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溺水救生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溺水救生器,包括帽体、帽顶罩、泡沫环、防水膜、LED警示灯、荧光按钮、电池、泡沫柱和磁石,所述帽顶罩底部为凹槽结构,且帽顶罩底部套装在帽体顶部外,所述防水膜安装在帽体顶部端面上,且LED警示灯、荧光按钮和电池外部均安装有一处防水膜,所述荧光按钮镶嵌在帽体顶部端面上,且荧光按钮通过电源线与电池相连接,并且电池镶嵌在帽体顶部端面上,所述泡沫柱为柔性柱状结构,且泡沫柱底部粘连在帽体顶部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帽体为帽状结构,且帽体顶部还安装有一处帽顶罩。

进一步的,所述帽体内部填装有一处泡沫环,且泡沫环位于帽体底部边缘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LED警示灯为六处,且六处LED警示灯均镶嵌在帽体顶部端面上,并且LED警示灯与荧光按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柱安装在帽体顶部端面上,且泡沫柱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处磁石,并且两处磁石相互吸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帽体的设置,有利于人员随身携带,在人员发生落水时,及时对人员提供帮助,降低人员溺水风险,并且配合帽体内部泡沫环的使用,可对人员产生一定的上浮力,对人员身体进行支撑,使人员头部高于水面,避免人员口鼻进入水流,造成人员呛水风险。

LED警示灯的设置,有利于在夜间告知岸上人员自身溺水方位,方便岸上人员及时对自己进行救援,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导致体力透支,对落水人员造成伤害,并且配合泡沫柱和磁石使用,可将泡沫柱套装在人员腋下,提升装置对人员自身的浮力,使人员处于漂浮状态,以便人员进行自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帽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帽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帽体,2-帽顶罩,3-泡沫环,4-防水膜,5-LED警示灯,6-荧光按钮,7-电池,8-泡沫柱,9-磁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溺水救生器,包括帽体1、帽顶罩2、泡沫环3、防水膜4、LED警示灯5、荧光按钮6、电池7、泡沫柱8和磁石9,所述帽顶罩2底部为凹槽结构,且帽顶罩2底部套装在帽体1顶部外,所述防水膜4安装在帽体1顶部端面上,且LED警示灯5、荧光按钮6和电池7外部均安装有一处防水膜4,所述荧光按钮6镶嵌在帽体1顶部端面上,且荧光按钮6通过电源线与电池7相连接,并且电池7镶嵌在帽体1顶部端面上,所述泡沫柱8为柔性柱状结构,且泡沫柱8底部粘连在帽体1顶部端面上。

其中,所述帽体1为帽状结构,且帽体1顶部还安装有一处帽顶罩2,具体作用,方便人员携带,使装置成为人员贴身携带的物品,以便在人员溺水时,对人员进行辅助救援。

其中,所述帽体1内部填装有一处泡沫环3,且泡沫环3位于帽体1底部边缘部位,具体作用,当人员落水时,帽体1内部的泡沫环3可提供一定量的浮力,对落水人员进行支撑,降低人员溺水风险。

其中,所述LED警示灯5为六处,且六处LED警示灯5均镶嵌在帽体1顶部端面上,并且LED警示灯5与荧光按钮6电性连接,具体作用,当人员夜间落水时,可按下荧光按钮6使LED警示灯5闪亮,告知岸上人员自己所在落水位置,方便岸上人员实施救援。

其中,所述泡沫柱8安装在帽体1顶部端面上,且泡沫柱8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处磁石9,并且两处磁石9相互吸合,具体作用,当人员落水时可将泡沫柱8从帽体1顶部取下,并通过磁石9将套装在腋下或者脖颈部位,提升自身浮力,避免身体下沉,导致出现人员溺水状况。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当人员出现溺水时,可将头部随身佩戴的帽体1取下;接下来将两处磁石9打开,把泡沫柱8取下,套装在腋下,双手握住帽体1,通过泡沫环3和泡沫柱8所产生的浮力对人员进行支撑,避免人员身体下沉,造成溺水风险;当夜间人员溺水时,可将帽顶罩2与帽体1分离,按下荧光按钮6,使LED警示灯5点亮,大声求救,告知岸上救援人员具体方位,方便人员进行救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