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的用于失事船舶的救生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9186发布日期:2019-04-29 13:2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的用于失事船舶的救生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不同工业技术领域和诸如船舶的运输领域,并且在这方面涉及海上或其它水上环境中的救生设备。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的用于失事船舶(船舶失事)的救生服,其允许使用高隔热壁而不影响失事船舶幸存者进入该服装及其在该服装内的移动性,由此独立于面部开口形成进入和离开开口,将两个开口保持在通过外盖的通过展开的可展开衬套的保护范围内,所有这些都通过合适的头盔固定和在服装的其余部分中的大移动性来补充。

本发明所基于的问题是克服克服已知的救生服难以实现通过开口进入的移动和快速放置具有厚隔热壁的救生服以及在所述救生服的所述开口周围缺乏保护的问题。

该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服(成套服装)解决。



背景技术:

已知的救生服均无这样的进入开口:该进入开口与内罩一起位于保护区域内,在该保护区域中,可展开的衬套起作用,使得在展开时保护罩的面部开口和进入开口两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服装具有通向服装内腔的进入开口,它布置在服装的后部,从而便于进入和离开所述内腔。它允许失事船舶人员在穿着时更快地进入服装,并且这种行为不会受到他穿着的衣服或鞋子的阻碍。该服装可以被更快地穿着,因此可以更快地进行失事船舶的撤离。

所提到的进入开口与内罩一起位于保护区域内,在该保护区域中,可展开的衬套起作用,使得在展开时保护该罩的面部开口和该进入开口两者。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向服装的内腔的进入开口布置在前突出部中,该前突出部允许所述进入开口的大开口。

由于容腔很宽敞,因此可以在服装内部进行不同的移动。例如:将腿从服装腿中朝向服装的主要部分取出,将手臂从衬套(袖套,袖子,sleeve)中取出,更换不同的浮动位置以便更舒适等。

优选地基于蜂窝层的隔热壁结构不仅允许适当的热隔绝和更大的浮力,而且还允许其壁的扇形区分。这种扇形区分(微蜂窝区域,大蜂窝区域,具有不同密度蜂窝的区域等)允许实现差别扇形隔热和差别扇形功能(例如:需要更大移动性或灵活性的微蜂窝区域)。

由蜂窝片、密封室和体部(身体)容腔提供的浮升能力使得服装几乎完全脱离水,这减小了身体与水接触的面积并在水温低时防止身体暴露于寒冷之中。

该服装可以让几乎整个身体从水中浮起,并且这允许很容易地进行仰面或俯卧游泳(因此即使迎着风和/或水流也很容易面对),额外的优点是,在刺穿、撕裂或淹没的情况下,服装内胆不会丢失,因为还存在蜂窝层、密封室和体部容腔空气。

由于关节褶皱的存在,差别扇形功能也增加。

另一方面,分离的头盔外盖和身体外盖的结合保持了周围通道畅通,通过该周围通道产生可展开衬套的展开。此外,所述身体盖可以包括排水通路,以防止水积聚在其内,从而阻碍使用者的移动。

同时,穿着者保护他的面部、颈部、手部和手臂,他具有100%的防水密封屏障,并且他得到足够的保护以防止体温过低。因此,穿着者可以在冷水中停留更长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和易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用数个附图说明了它在其优选实施例之一中的表示,所有这些仅用于说明目的,但不限于此:

-图1是服装的可能实施例之一中的带外盖的服装的纵向切口的示意性表示,其中示出了隔热壁结构的不同部件。

-图2是本发明服装的正视图,其中上部部分示出了头盔外盖,而下部部分示出了身体外盖。

此外,图2包括细部图a、b、c、d和e,即:

图a,前突出部的透视图;

图b,一个蜂窝壁的横向切口,显示了其构成;

图c,具有大蜂窝结构的壁的细节;

图d,具有微蜂窝结构的壁的细节;和

图e,头盔外盖的密封框架的细节。

-图3包括图a和b,即:

图a,服装上部部分的后透视图,其中示出了固定的释放,在该实施例中,该固定将头盔外盖与服装结构连结,并且

图b,侧视图,示出了移除外部头盔外盖而使头盔罩暴露。在所述头盔盖的内部部分中,可以看到牵引装置。

-图4包括图a和b,即:

图a,本发明调节系统的透视图,用虚线示出了系统安装在其内部部分上的罩。在这种情况下,这指的是通过弹性壁构件的弹性调节的另一变型;以及

图b,外罩的横向切口,其允许俯视观察本发明系统的后视图。可以理解,它与图a的变型相同。

-图5包括图a和b,即:

图a,本调节系统的透视图,用虚线示出了系统安装在其内部部分上的罩。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具有基于手动调节的后部固定拉线连接的牵引装置的变型;以及

图b,外罩的横向切口,其允许在后视图中俯视观察图a的系统。内罩的位置用虚线示出。

-图6包括图a和b,即:

图a,本发明调节系统的透视图,用虚线示出了系统安装在其内部部分上的罩。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基于通过弹性条带进行弹性调节的后固定拉线连接的牵引装置;以及

图b,外罩的横向切口,其允许在正视图中观察本发明系统。可以理解,侧面调节条带如何在外罩的面部开口下方的前部中具有相应的前固定连杆。

-图7包括图a和b,即:

图a,本发明调节系统的透视图,用虚线示出了系统安装在其内部部分上的罩。在这种情况下,它是手动调整变型;以及

图b,外罩的横向切口,其允许在正视图中俯视观察本发明系统。内罩的位置用虚线示出。

-图8包括图a和b,即:

图a,本发明调节系统的透视图,用虚线示出了系统安装在其内部部分上的罩。在这种情况下,它是通过弹性条带进行弹性调节的变型之一;以及

图b,外罩的横向切口,其允许在正视图中俯视观察本发明系统。可以理解侧面调节条带如何在外罩的面部开口下方的前部中具有相应的前固定连杆。

-图9是罩的正视图,其中示出了位置锁定装置的存在,该位置锁定装置在产生伸展之后防止调节系统的松动。

-图10是分解透视图,其中,除了外盖罩和内罩之外,可以看到拆卸了密封结构的主要部件,其中箭头指示所述部件的重叠结合。在所述拆卸下方示出了组装的密封结构。

-图11是透视图,其中密封结构固定在两个罩的两个面部开口周围:头盔外盖和内罩。

-图12包括图a和b,即:

图a,服装上部部分的纵向切口,其中可以看到形成该结构的不同壁。在该实施例中,面部密封框架结构包括填充壁;以及

图b,另一实施例中的服装的上部的纵向切口,其中面部密封框架结构缺少填充壁。

-图13包括图a和b,即:

图a,带外盖的服装的正视图;以及

图b,其中周围通路存在于头盔外盖与身体外盖之间的细节,通过该周围通路产生可展开衬套的展开。

-图14是服装的正视图,其中示出了可展开的衬套,其从隔热壁的结构突出。

-图15包括图a和b,即:

图a,其中前部不突出并且其中可以在所述前部和罩周围看到可展开的衬套的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

图b,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该实施例包括可展开的衬套布置在其周围的前突出部和相邻的罩。

-图16包括图a和b,即:

图a,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可以看到前突出部以及围绕所述突出部和罩的可展开的衬套;以及

-图b,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可以完全看到横向开口完全打开。

-图17包括图a和b,即:

图a,服装的正视图,其中可以看到可展开的衬套围绕其工作的前突出部和罩;以及

图b,服装的正视图,其中可以看到横向开口完全打开和在其内的头盔开口。

-图18包括图a、b、c和d,即:

图a,附装上部的另一侧视图,其中可以看到前突出部;

图b,服装上部的另一侧视图,其中可以看到横向开口完全打开;

图c,图a的服装的下视图;以及

图d,图b的服装的下视图,其中可以看到头盔开口的邻近头盔部分。

-图19是前突出部的透视图。

-图20是构成前突出部的一块隔热壁的侧视图。

-图21是前突出部的透视图,其中罩位于头部开口的前方。

-图22是服装的隔热结构的正视图,其中由于微蜂窝壁和大蜂窝壁,可以看到不同的隔热层。在脚的情况下,局部切口允许观察在脚的内部增设的微蜂窝壁。

-图23包括图a、b、c和d,即:

图a,单个大蜂窝壁的横向切口;

图b,单个微蜂窝壁的横向切口;

图c,双大蜂窝壁的横向切口;以及

图d,双微蜂窝壁的横向切口。

-图24包括图a和b,即:

图a,具有大蜂窝壁和微蜂窝壁的服装的正视图,其中示出了不同类型的加强件;以及

图b,具有微蜂窝壁和大蜂窝壁的服装的后视图,其中示出了不同类型的加强件。

-图25包括图a、b和c,即:

图a,具有不同类型的蜂窝壁的服装的正视图;

图b,体部壁的横向切口的细节,其中可以看到单个大蜂窝壁;以及

图c,罩的壁的横向切口的细节,其中可以看到双微小蜂窝壁。

-图26包括图a、b和c,即:

图a,服装的后视图,其中示出了具有微蜂窝壁和大蜂窝壁的不同类型的加强件;

图b,体部壁的两个部分的横向壁的细节,其中可以看到双大蜂窝壁;以及

图c,在裤腿外部增设的横向切口的细节,在这种情况下,该裤腿包括双微蜂窝壁。

-图27涉及服装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服装的前部不突出。它包括图a、b、c和d,即:

图a,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可展开衬套的部分展开;

图b,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可展开衬套的展开和展开支承件的部分展开;

图c是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可展开衬套和展开支承件的完全展开;以及

图d是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颈部浮体的互补存在。

-图28涉及服装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前部突出。它包括图a、b、c和d,即:

图a是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可展开衬套的部分展开;

图b是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展示了可展开衬套的展开和展开支承件的部分展开;

图c是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可展开衬套和展开支承件的完全展开;以及

图d,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颈部浮体的互补存在。

-图29包括图a和b,即:

图a,服装的一个变型的正视图,其中示出了在膝部高度处的裤腿的关节褶皱;以及

图b,关节皱褶的侧视图细节。

-图30包括图a和b,即:

图a,服装的一个变型的后视图,其中在背部与衬套之间的接合处以及产生裤腿的后部示出了关节褶皱;以及

图b,关节褶皱之一的侧视图细节。

-图31包括图a、b、c和d,即:

图a,在产生结合之前的两个面对的接合边缘的平面上视图;

图b,侧视图,示出了两个接合边缘的部分结合;

图c,侧视图,示出了两个接合边缘之间的完全结合;以及

图d,侧视图,示出了两个接合边缘利用中间可互换插入件的完全结合。

在不同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分。

主要附图标记清单:

(1)服装。

(10)服装(1)的内部容腔或腔。

(11)服装(1)的身体前部。

(12)服装(1)的身体背部。

(13)服装(1)的上肢。

(14)服装(1)的连指手套。

(15)服装(1)的裤腿。

(16)服装(1)的脚。

(2)隔热壁结构。

(20)蜂窝壁。

(20a)大蜂窝壁。

(20b)微蜂窝壁。

(20c)镀铝层。

(21)外壁[防水屏障]。

(22)内壁。

(23)可拆卸的闭合件。

(3)前突出部。

(3a)前区域[非突出实施例]。

(30)横向进入开口[通向内腔(10)]。

(31)横向开口(30)的弯曲边缘。

(31a)头盔弯曲边缘。

(31b)胸部弯曲边缘。

(31c)弯曲边缘(31)的角部。

(32)密封闭合装置。

(33)邻近头盔部分。

(34)邻近胸部部分。

(35)头盔开口[在邻近头盔部分(33)中,与罩(5)连通]。

(36)接头的边缘[在前突出部(3)与前部部分(11)的其余部分之间]。

(37)倾斜的接头端部。

(4)可展开的衬套。

(40)[可展开的衬套(4)与结构(2)]的基部接头。

(41)可展开的壁。

(42)端部边缘。

(43)端部闭合件。

(44)展开支承件。

(45)支承体(44)的弹性体。

(46)支承件(44)展开的四肢。

(5)内罩[属于服装内壁的结构]。

(50)内侧面部开口。

(51)内周围区域。

(52)[与密封框架(53)的]内结合体。

(53)密封框架或密封结构。

(53a)面部并置部分[或内框架]。

(53b)可变形填充。

(53c)[密封框架(53)与罩(5)的内结合体(52)的]周边结合体边缘。

(53d)外部部分[或外框架]。

(54)头盔基部[与头盔开口(35)结合]。

(6)身体外盖。

(60)身体外盖(6)的上部开口。

(61)外腔。

(62)上部开口(60)的体部边缘。

(63)颈椎浮体。

(64)防滑鞋底[在身体盖(6)的脚上]。

(7)头盔外盖。

(70)外侧面部或前开口。

(70a)外包围区域。

(71)头盔外盖(7)的围挡部。

(72)头盔边缘。

(73)调节系统。

(74)牵引装置。

(740)周围的拉线连接件。

(741)牵引条带。

(742)前伸展连接件。

(743)弹性牵引构件。

(744)拉动前通路。

(745)后拉线连接件。

(75)会聚布置。

(750)伸展松散的后连接件。

(751)轨道固定的后连接件。

(751a)后连接件(751)的固定。

(752)下手动伸展条带。

(753)伸展条带(752)的拉动端。

(754)后弹性伸展条带。

(755)下弹性伸展条带。

(756)端部(753)的位置锁定装置。

(76)轨道[孔眼]。

(77)拉线的固定。

(78)[围挡部(71)的]后固定或保持装置。

(8)关节褶皱。

(8a)接合部边缘。

(8b)接合部。

(8c)接合部可互换插件。

(80)腿褶皱。

(81)衬套褶皱。

(82)下躯干褶皱。

(9)框架通路[形成在体部边缘(62)与头盔边缘(72)之间,由此展开可展开的衬套(4)]。

(100)排水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总体上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的用于失事船舶的救生服,其包括独立的进入开口(30)和面部开口(50),该进入开口通向内部容腔的。在面部开口(50)的周围,隔热壁结构(2)包括罩(5),并且全部两个开口—即进入入口(30)和面部开口(50)—由可展开的衬套(4)围绕,该衬套从隔热壁结构(2)突出。保护外盖包括覆盖所述罩(5)的头盔外盖(7)和由框架通路(9)分开的身体外盖(6),所述可展开的衬套(4)能通过该框架通路展开,直到在所述头盔罩(5)和所述进入开口(30)上方形成环境保护。

通常,本发明的救生服(1)具有在其内腔(10)中容纳人体、提供隔热和防水并形成浮动单元的功能。该服装(1)根据人的解剖学形态限定了容腔,但具有足够的宽度以允许人在所述容腔内移动,就如漂浮的迷你舱。它在身体和头盔部分两者中以及在裤腿(15)和手臂(13)中包括隔热壁结构(2)和外盖。

特别地,该服装(1)包括彼此独立的面部开口(50)和通向内部容腔的进入开口(30)。

在面部开口(50)周围,隔热壁结构(2)形成罩(5),而在进入开口(30)周围,所述结构(2)可以是平的或形成前突出部(3)。

进入开口(30)和面部开口(50)两者都被可展开的衬套(4)围绕,该衬套从隔热壁结构(2)突出。

保护外盖至少包括覆盖所述内罩(5)的头盔外盖(7)以及身体外盖(6),该身体外盖的外腔(61)承载(作为其载体)隔热壁结构(2)。因此,外盖覆盖身体[前部部分(11)和背部部分(12)]以及肢体[上肢(13)、连指手套(14)、裤腿(15)和脚(16)]。在不同区域中,盖(6、7)借助适合于该目的的元件、例如可拆卸的闭合件(23)与隔热壁结构(2)相关联。

头盔盖(7)和身体盖(6)由框架通路(9)分开,所述可展开的衬套(4)能穿过该框架通路展开,直到在头盔罩(5)和进入开口(30)上方形成环境保护或受保护的环境。更具体地,框架通路(9)位于身体盖(6)的体部边缘(62)与头盔外盖(7)的头盔边缘(72)之间。

以与所述框架通路(9)相邻的方式,在身体盖(6)的上部部分中,预见施加一个或多个颈部浮体(63)的可能性。例如,在邻近身体外盖(6)的上部开口(60)的体部边缘(62)的区域中,它们被放置在罩(5)的后方并有助于保持失事船舶幸存者的头部在他沉下时抬高,从而漂浮在水中。

该外侧可展开的衬套具有基部接头(40),该基部接头将该衬套的可展开的壁(41)与隔热壁结构(2)连结。可以设想这样的可能性,即,弹性可展开构件是可以获得的,它配备有终止于可展开的肢体(46)中的弹性体(45),并且用作所述可展开的衬套(4)的展开支承件(44)。还可以设想,这种可展开的衬套(4)在其端部边缘(42)中具有外开口的端部闭合装置(43),这改善了它提供的环境保护。

头盔盖(7)至少具有定位或保持装置,该定位或保持装置使围挡部(71)与隔热壁结构(2)相关联。该定位或后部固定装置(78)可以作为例如“velcro”或蓟式接头而快速打开和关闭。

另一方面,内罩(5)与围绕内侧面部开口(50)的头盔外盖(7)相关,使用者的面部从该内侧面部开口(50)出现。

此外,头盔盖(7)和罩(5)受到牵引装置(74)的影响,该牵引装置—从邻近外围区域(70a)的拉线(拉绳,linepull)连接件到外侧面部开口(70)—能够在内周围区域(51)上施加面部整合的压力。

牵引装置(74)从后会聚装置(75)所施加的影响起作用,一些拉线分支在该后会聚装置会聚,从而将拉线连接件与后会聚装置(75)连接。

会聚装置(75)和牵引装置(74)安装在服装(1)的头盔外盖(7)的内部部分中,从而通过罩(5)与头盔盖(7)之间的连接作用在罩(5)上方。该连接通过密封结构(53)完成,该密封结构将罩(5)的内接头(52)与头盔外盖(7)的外围区域(70a)连结。

在一个实施例中,牵引装置(74)包括固定的拉线连接件(745),它布置成超出头盔外盖(7)的中间区域之外、例如布置在后部区域,所述拉线连接件(745)能从头盔外盖在外侧面部开口(70)的外围区域(70a)上施加伸展。

牵引装置(74)由伸展条带(752)所施加的影响起作用,该伸展条带从后会聚装置(75)至少连接所述固定拉线(745)的一部分,如在相应附图中可见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伸展条带是弹性装置,它保持牵引装置(74)通常被拉紧并且施加恒定的伸展。

在另一实施例中,牵引装置(74)包括牵引条带(741),所述牵引条带与固定到外侧面部开口(70)的外围区域(71)上的周围拉线连接件(740)相关联。相反,会聚装置(75)包括自由的后连接件(750),所述牵引条带(741)和所述伸展条带(752)两者都穿过该后连接件。另一方面,会聚装置(75)至少包括固定的后连接件(751)[穿过固定拉线(77)],伸展条带(752)穿过所述后连接件。

更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牵引装置(74)包括一些前-后牵引条带(741),它们与外围区域(70a)与外侧面部开口(70)的连杆或拉线连接件一样朝向会聚装置(75)施加它们的作用。

拉线连接件包括固定到外侧面部开口(70)的所述外围区域(70a)的相应拉线连接件(740),而会聚配置(75)包括后连接件(750,751),所述牵引条带(741)通过所述后连接件保持受到一些伸展条带(752)的影响。

每个伸展条带(752)都具有连杆或前伸展连接件(742)和前部或前通路(744),拉动端(753)穿过该前通路从所述伸展条带(752)出现。

为了保持系统的调节(73),在产生伸展之后,可以设想使用被施加至伸展条带(752)的拉动端(753)的位置锁定装置(756)[例如,名为tanca型的装置]来产生抵靠罩(5)的前部(11)或抵靠前通路(744)的孔眼的锁定,从而防止系统松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牵引装置(74)包括一些弹性前-后牵引条带(741),它们与外围区域(70a)与外侧面部开口(70)的连杆或拉线连接件一样朝向会聚装置(75)发挥它们的作用。

会聚装置(75)包括后连接件(750,751),所述牵引条带(741)通过该后连接件保持受到一些伸展条带(754,755)的影响。

至少,伸展条带(754,755)是弹性的并且通常以它们在所述牵引条带(741)上施加恒定伸展力的方式伸展。

在所描述的两个实施例中,连杆可以包括适合于期望效果的不同元件,例如自由的或轨道通路开口(76)、带或不带锁的带扣、tancas(用于绳索或带的保持件,“cordlock(绳锁)”)、具有固定端并设有孔眼的柔性构件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牵引装置(74)和会聚装置(75)由弹性壁构件形成,弹性壁构件与外围区域(70a)中与面部开口(50)的连杆或线绳连接件(740)一样限定一些拉线或弹性牵引肢体(743)的分支,这些分支在后会聚装置(75)中会聚。还有可能的是,不同元件构成形成它们的同一块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在内罩(5)中,可以设想,内侧面部开口(50)具有密封结构(53),该密封结构使它具有适当的紧密性。

密封结构(53)的外周接头边缘(53c)与罩(5)的内接头(52)连结,该密封结构包括可变形且防滑塑料材料的框架(53),该框架在压力下能被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使用者面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53)包括氯丁橡胶框架。

在其它实施例中,密封结构(53)可以包括框架,该框架包含例如内框架或面部并置部分(53a)、框架或外部部分(53d)和中间填充物(53b)。

内框架或面部并置部分(53a)包含可变形且防滑的塑料材料,该材料在压力下能够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使用者面部。可以设想,该内框架由适合其功能的材料如聚醚构成。在该内框架或并置部分(53a)的外侧,布置有弹性可变形的中间填充物(53b)和覆盖前部部分(11)的外框架或部分(53d)。所述弹性填充物(53b)具有保持密封结构(53)通常膨胀的能力。

该服装(1)具有隔热壁结构(2),它形成身体和头盔部分以及裤腿(15)和臂。这些隔热壁(2)包括具有隔热和浮起能力的镀铝(20c)的蜂窝壁(20)。出于说明目的,微蜂窝壁(20b)应指那些蜂窝小于20mm的壁。出于同样的目的,大蜂窝壁(20a)应指那些蜂窝等于或大于20mm的壁。很明显,这只是参考性定义,其目的是根据蜂窝壁的较小或较大尺寸来区分蜂窝壁(20)。

这是重要的,因为它允许隔热壁结构(2)限定扇形差别隔热。这可以通过蜂窝细胞的尺寸以及这些壁(2)的壁的数量和/或组成来确定。

可以设想前突出部(3)和头盔部分的在肢体区域中包括例如具有小于20mm的蜂窝的微蜂窝壁(20b)的截面差别隔热的可能性。相反,在服装(1)的其余部分中可以使用具有等于或大于20mm的蜂窝的大蜂窝壁(20a)。

此外,可以设想,隔热壁结构(2)至少包括外壁(21),该外壁可以由诸如聚醚的材料构成并且主要用作防水屏障。

另一方面,可以设想可选地存在与使用者身体接触的内壁(22)。

而且,可以设想,隔热壁结构(2)限定了扇形差别功能,包括在比其他区域需要更多移动性的区域中放置微蜂窝壁(20b),而在所述其他区域中放置大蜂窝壁(20a)。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体部的前部部分(11)中,可展开的衬套(4)围绕未突出的前部区域(3a),横向进入开口(30)被置于该前部区域中。横向进入开口限定两个相邻的部分(33,34),它们在功能上可移动,直到实现所述横向进入开口(30)的膨胀。该进入开口(30)具有密封闭合装置(32)。

在另一实施例中,体部的所述前部部分(11)具有前突出部(3),该前突出部终止于弯曲边缘(31)的横向进入开口(30),所述弯曲边缘构成到内部容腔的通道。

该横向进入开口(30)具有施加至其弯曲边缘(31)的密封闭合装置,该密封闭合装置将两个相邻部分(33、34)分开,所述两个相邻部分在功能上可移动,直至实现所述横向进入开口(30)的膨胀。

更具体地,前突出部(3)形成锥形的初始部分以作为框架,形成所述相邻部分(33,34)的壁从该框架延伸到该弯曲边缘(31a,31b)的横向开口(30)。邻近横向开口(30)的这些部分(33、34)包括邻近胸部部分(34)—它终止于胸部弯曲边缘(31b)中,以及邻近头盔部分(33)—它终止于头盔弯曲边缘(31a),其中存在与罩(5)连通的头盔开口(35)。

可以设想邻近头盔部分(33)比邻近胸部部分(34)突出得少的可能性。以这种方式,邻近头盔部分(33)的小突出部便于使用者的头部插入穿过与罩(5)连通的头盔开口(35)。

从壁结构的角度看,前突出部(3)可以由包括一个或多个蜂窝壁(20)的隔离壁结构(2)形成。

除了隔热之外,相邻部分(33,34)具有这样的隔热壁结构(2),该隔热壁的柔性允许所述邻近部分(33,34)的发散倾倒,这由于在弯曲边缘(31)中存在一些角部(31c)而变得容易。以这种方式,可以容易地产生横向进入开口(30)的膨胀,该横向进入开口然后可以通过布置在所述弯曲边缘(31)中的密封闭合装置(32)来封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突出部(3)由隔热壁(2)中的结构件形成,隔热壁的接头边缘(36)与前部部分(11)的其余部分接合。该前突出部(3)布置成使得—通过其端部(37)的接头—形成这样的框架,该框架的弯曲边缘(31)限定进入开口(30)。

所述接头端部(37)优选地是倾斜的,以使它们朝向进入开口(30)会聚。以这种方式,框架边缘起到装配引导边缘的作用,其有利于将使用者引入服装容腔(1)内。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头盔开口(35)与内罩(5)的头盔基部(54)接合。

另一方面,隔热壁结构(2)允许结合诸如腿皱褶(折叠)(80)、衬套皱褶(81)和下躯干皱褶(82)的关节皱褶(8)。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些关节皱褶(8)穿过接合部边缘(8a)之间的接合部(8b)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结合有接合部可互换插入件(8c),该插入件被置于接合部边缘(8a)之间。

最后,可以设想,至少身体外盖(6)设置有排水通路(100),该排水通路防止水积聚在其外腔(61)中。

毫无疑问,在将本发明付诸实践后,可以引入关于某些结构细节和形式的修改,而不脱离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清楚解释的基本原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