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升式平台与多艘船舶共同进坞维修的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4541发布日期:2018-12-19 05:2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升式平台与多艘船舶共同进坞维修的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船坞系缆定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升式平台与多艘船舶共同进坞维修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自升式平台在下水后,由于油漆翻新、桩靴、桩腿焊缝探伤检查、定期坞检等要求,需要进坞坐墩后进行检修施工,自升式平台主尺度较小,单独进坞会造成船坞资源浪费,增加进坞成本,因而经常需要与其他多艘大型船舶共同进坞以提高船坞使用效率,自升式平台船底板结构强度较弱,围阱大开口周边区域坐墩后承担载荷大,以及桩靴突出主船体船底板的构造等因素,自升式平台对进坞坐墩的定位精度要求远高于常规船舶。

自升式平台与多艘大型船舶共同进坞时,船坞配套带缆设备需同时控制多条船的位置,有限的操作空间和紧张的带缆设备资源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升式平台的定位准确性,而且自升式平台由于外形与常规船舶差异大,在舷侧通常布置有悬出舷侧外板的平台及管路等,在进坞操作上与其他常规船型有较大的区别,在定位操作过程中自升式平台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升式平台与多艘船舶共同进坞维修的定位方法,以实现自升式平台能够与其他多艘船舶同批次进坞检修,并在定位时避免相互干扰,不同时占用船坞带缆资源,缓解船坞配套带缆设备在同时定位多船时的使用紧张程度,提高自升式平台的安全性和船坞使用效率,还能有效提高自升式平台坞内定位精度,防止船底板或桩靴出现变形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升式平台与多艘船舶共同进坞维修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计划进坞船舶总布置图里的主尺度以及船坞主尺度、坞底承载能力完成自升式平台与多艘船舶共同进坞策划布置,并将自升式平台规划布置在距离坞门最远端区域;

步骤二、按照自升式平台传递结构图在船坞内完成所有待进坞船舶的坞底划线和坞墩布置,并将自升式平台的围阱中心线和舷侧外板边线延长或偏移至船坞两侧平台上;

步骤三、以自升式平台的每个桩靴中心划线点为基准,并根据桩靴的外形设置一个可与桩靴底板贴合的沙坑;

沙坑的大小的计算方法考虑以下要素:要素一,桩靴所在位置船坞的最大安全承载能力;要素二,将平台主船体稳固在原位置所需的预压力;要素三、在计划的调整间歇时段内,主船体在该时段内因坞内水面下降而减少的浮力,后两个要素之和除以第一个要素即可获得桩靴下方需要铺设的沙坑理论面积;在桩靴所在位置船坞的最大安全承载能力、将平台主船体稳固在原位置所需的预压力、船坞水面下降速度均为一个定值或接近恒定值时,沙坑的大小与计划的调整间歇时段成正相关,计划调整间隙越短,需要的沙坑面积越小,反之计划调整间隙越长,需要的沙坑面积越大;最终计划设置的沙坑面积大小需在减少调整频次和减少沙坑用沙量两个矛盾点之间取得平衡;由于沙坑受力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压缩变化,沙坑需要预留出足够的压缩高度,避免桩靴与坞底直接接触造成损伤;

步骤四、打开阀门向船坞内放水,水位足够后放倒坞门,将自升式平台由拖轮引入至预定位置,使用船坞带缆设备调整平台位置,使用全站仪确认平台位置;

步骤五、自升式平台位置基本调整到位后,操纵自升式平台的升降机构,将桩腿降下,直至监控仪表显示桩腿承受的主船体重量达到计算值后停止向下插桩,以防止桩腿承受主船体的重量过大时,桩腿对坞底的压强超过坞底的承载能力造成坞底构造破坏,确认平台站稳不受水流影响后,撤除与自升式平台平台相连接的带缆设备;若在上述过程中全站仪监控到平台的位置发生了偏离,可提升桩腿,将主船体重新置于漂浮状态,重新修正调整自升式平台的定位位置;

步骤六、将其他计划在同一坞次共同进坞检修的船舶陆续引入预设位置后使用船坞带缆设备固定;在其他船舶进坞过程中,船坞水面高度会因潮汐变化产生改变,此阶段需随时关注自升式平台主船体的吃水变化,如吃水超出计算的允许范围,则对自升式平台进行主船体升降操作,使其吃水深度保持在计算的允许范围内,防止桩靴对坞底沙坑的压力过大导致坞底产生破坏或桩靴对坞底沙坑的压力过小导致位置发生移动;

步骤七、关闭坞门开始抽水,在抽水的过程中监控自升式平台主船体的吃水变化,当坞内水面下降,导致平台主船体的吃水变小,超出计算的允许范围时,则对自升式平台进行主船体下降操作,以增加主船体吃水,使其吃水深度保持在计算的允许范围内;船坞抽水过程中阶段性重复以上操作,防止主船体吃水过浅、浮力减少而增加桩靴对坞底沙坑的压力,避免对坞底产生破坏;数次重复操作后完成主船体完成坐墩;

步骤八、坞内水抽空后,检查围阱周围坞墩的对位和受力情况,视情况在围阱四周增设支撑,然后升起桩腿桩靴,撤除所布沙坑,以展开桩腿桩靴探伤检验工作。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桩靴与坞底的接触采用由沙袋组成的沙坑过渡,避免桩靴与坞底的直接接触造成破坏。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沙坑摆放形状与桩靴底板外形相配合,以减少沙袋用量。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沙坑的面积根据坞底承载能力和吃水调节频率计算得来,在保证坞底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减少沙坑的面积,以控制进坞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自升式平台主船体可自行升降的特性,解决了自升式平台与其他船舶共同进坞坐墩时,自升式平台定位精度要求高,而实际定位操作难、定位精度差的问题,增加了自升式平台与其他船舶同批次进坞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了船坞的利用率;解决了自升式平台漂浮坐墩时,桩靴下方与主船体接触不同步,容易造成围阱或桩靴局部受力大,可能导致船底或坞底产生变形或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一种自升式平台与多艘船舶共同进坞维修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计划进坞船舶总布置图里的主尺度以及船坞主尺度、坞底承载能力完成自升式平台与多艘船舶共同进坞策划布置,并将自升式平台规划布置在距离坞门最远端区域;

步骤二、按照自升式平台传递结构图在船坞内完成所有待进坞船舶的坞底划线和坞墩布置,并将自升式平台的围阱中心线和舷侧外板边线延长或偏移至船坞两侧平台上;

步骤三、以自升式平台的每个桩靴中心划线点为基准,并根据桩靴的外形设置一个可与桩靴底板贴合的沙坑;

沙坑的大小的计算方法考虑以下要素:要素一,桩靴所在位置船坞的最大安全承载能力;要素二,将平台主船体稳固在原位置所需的预压力;要素三、在计划的调整间歇时段内,主船体在该时段内因坞内水面下降而减少的浮力,后两个要素之和除以第一个要素即可获得桩靴下方需要铺设的沙坑理论面积;在桩靴所在位置船坞的最大安全承载能力、将平台主船体稳固在原位置所需的预压力、船坞水面下降速度均为一个定值或接近恒定值时,沙坑的大小与计划的调整间歇时段成正相关,计划调整间隙越短,需要的沙坑面积越小,反之计划调整间隙越长,需要的沙坑面积越大;最终计划设置的沙坑面积大小需在减少调整频次和减少沙坑用沙量两个矛盾点之间取得平衡;由于沙坑受力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压缩变化,沙坑需要预留出足够的压缩高度,避免桩靴与坞底直接接触造成损伤;

步骤四、打开阀门向船坞内放水,水位足够后放倒坞门,将自升式平台由拖轮引入至预定位置,使用船坞带缆设备调整平台位置,使用全站仪确认平台位置;此时坞内仅有自升式平台一条船在进行定位,具有充足的操作空间和带缆设备,可在测量仪器的配合监控下进行精准定位;

步骤五、自升式平台位置基本调整到位后,操纵自升式平台的升降机构,将桩腿降下,直至监控仪表显示桩腿承受的主船体重量达到计算值后停止向下插桩,以防止桩腿承受主船体的重量过大时,桩腿对坞底的压强超过坞底的承载能力造成坞底构造破坏,确认平台站稳不受水流影响后,撤除与自升式平台平台相连接的带缆设备;若在上述过程中全站仪监控到平台的位置发生了偏离,可提升桩腿,将主船体重新置于漂浮状态,重新修正调整自升式平台的定位位置;

步骤六、将其他计划在同一坞次共同进坞检修的船舶陆续引入预设位置后使用船坞带缆设备固定;在其他船舶进坞过程中,船坞水面高度会因潮汐变化产生改变,此阶段需随时关注自升式平台主船体的吃水变化,如吃水超出计算的允许范围,则对自升式平台进行主船体升降操作,使其吃水深度保持在计算的允许范围内,防止桩靴对坞底沙坑的压力过大导致坞底产生破坏或桩靴对坞底沙坑的压力过小导致位置发生移动;

步骤七、关闭坞门开始抽水,在抽水的过程中监控自升式平台主船体的吃水变化,当坞内水面下降,导致平台主船体的吃水变小,超出计算的允许范围时,则对自升式平台进行主船体下降操作,以增加主船体吃水,使其吃水深度保持在计算的允许范围内;船坞抽水过程中阶段性重复以上操作,防止主船体吃水过浅、浮力减少而增加桩靴对坞底沙坑的压力,避免对坞底产生破坏;数次重复操作后完成主船体完成坐墩;

步骤八、坞内水抽空后,检查围阱周围坞墩的对位和受力情况,视情况在围阱四周增设支撑,然后升起桩腿桩靴,撤除所布沙坑,便于展开桩腿桩靴探伤检验工作。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桩靴与坞底的接触采用由沙袋组成的沙坑过渡,避免桩靴与坞底的直接接触造成破坏。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沙坑摆放形状与桩靴底板外形相配合,以减少沙袋用量。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沙坑的面积根据坞底承载能力和吃水调节频率计算得来,在保证坞底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减少沙坑的面积,以控制进坞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自升式平台主船体可自行升降的特性,解决了自升式平台与其他船舶共同进坞坐墩时,自升式平台定位精度要求高,而实际定位操作难、定位精度差的问题,增加了自升式平台与其他船舶同批次进坞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了船坞的利用率;解决了自升式平台漂浮坐墩时,桩靴下方与主船体接触不同步,容易造成围阱或桩靴局部受力大,可能导致船底或坞底产生变形或破坏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