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控智能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0144发布日期:2018-11-20 20:35阅读:2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遥控智能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救生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遥控智能救生圈。

背景技术

现有目前对于水上救助常用的方式有距离近的抛投救生圈,远一点的由救生员携带救生圈,或由船只携带人员救生圈到达救助者身边。人工抛投,准确性不是很高,需多次抛投。救生员携带救生圈救助的方式,对救生人员素质要求高,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速度慢,远距离救助时,受到网络的限制,救助时间长,100米的距离,却需1-2分钟。

救援船只需要一定的驾驶技术,且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船只,影响救助效果;在海上航行时,如出现意外事故,救生艇的成本较高且使用不方便,在人员救助时易带来二次伤害。传统的救生圈通常是用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圆环结构,内充空气,当有人落水后可以通过抛洒救生圈进行营救,落水者依靠救生圈的浮力漂在水面上等待救援,但是这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救生圈的抛投准确性受到风力和距离的影响,没有网络时,不能遥控智能化控制,从而影响救援工作的进行。

目前,在自然湖泊或海洋中的水面搜救落水者的过程中,还主要依靠救援人员携带救生器具靠近后施救,施救过程难度大,对救生员的体力耐力要求高,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市面上现有的水面救援机器人大多定位在搜寻而且救援,结构形式也有多种,但是绝大多数都只能是通讯遥控控制都受到公网的限制,在没有网络的地方不能遥控救援;造成救生圈不能控制遥控的信息执行,延误救援时间,也没有达不到真正智能化自动遥控救生圈的效果。

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遥控智能救生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遥控智能救生圈,通过遥控接收装置、遥控器和呼控手环,实现不受公网网络限制自动海上救生圈救生,智能化遥控救生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遥控智能救生圈,包括有救生圈、控制系统、摄像系统和遥控系统,所述救生圈由所述控制系统驱动,所述遥控系统包括有基站、遥控接收装置、遥控器和呼控手环互相连接,遥控接收装置位于救生圈内部,并且连接控制系统,所述遥控器与摄像系统、遥控接收装置无线连接。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遥控系统接入无线路由器,多路视频的监控,控制多个摇控智能救生圈。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呼控手环为lora手环,可以无线呼救遥控系统。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遥控器为lora通讯模组、监控摄像模组和wifi遥控模组。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wifi模组包括wifi图传模组无线传输、手机app和/或天线区域,手机app可以安装在手机上,遥控操作及图像信息预览。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基站连接用于多个救生圈的指挥中心,接受来自所述呼控手环的sos信号,并指挥救生圈的运动,同时可以设置权限,实现调度功能,让救生圈、遥控器和手环匹配。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遥控器采用平板天线或双摇杆。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遥控器设有显示屏,内置imu+gnss或gps+bd双模模组。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遥控器由锂电池供电。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摄像系统设有高感光摄像头,能左右移动120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遥控智能救生圈通过基站、遥控接收装置、遥控器和呼控手环,智能遥控与脱网后用呼控制手环自助控制,补充遥控控制不能离开公网进行遥控,遥控系统平台控制多个遥控器,摇控接收控制指令,可以自动寻找到意外落水者的位置并行驶过去,在第一时间救起落水者,实现遥控智能救生圈智能人性化救援,及时不限网络的自动救助,达到智能化遥控水上救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救生圈;2、遥控器;3、呼控手环;4、指挥中心;5、天线;6、基站;7、遥控接收装置;8、电池;9、控制系统;10、控制开关;11、高感光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包括有救生圈1、控制系统9、摄像系统和遥控系统,救生圈1由控制系统9驱动,遥控系统包括有基站6、遥控接收装置7、遥控器2和呼控手环3互相连接,遥控接收装置7位于救生圈1内部,并且连接控制系统9,遥控器2与摄像系统、遥控接收装置7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遥控系统接入无线路由器,多路视频的监控,控制多个摇控智能救生圈1。

进一步地,呼控手环3为lora呼控手环3,可以无线呼救遥控系统,基本功能运行,能够脱离网络。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如海上领域救援适合无线电呼控手环3;在泳池场所(体积需要缩小)可采用lora、wifi、433mhz无线电甚至蓝牙技术等。同时,根据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无线技术,如2g、4g、gprs、lora和无线电等,也可以通过gprs定位导航,锁定定位救生圈1的位置。

进一步地,遥控器2为lora通讯模组、监控摄像模组和wifi遥控模组。

进一步地,wifi模组包括wifi图传模组无线传输、手机app和/或天线5区域。进一步地,方便移动wifi遥控控制遥控智能救生圈1的运动、救援或返航。

进一步地,手机app可以安装在手机上,实现操控及图像信息预览。指挥中心4接入大功率wifi路由器,实现多路视频的监控。指挥中心4的电脑及路由器配备。

进一步地,遥控器2采用锂电池供电,采用android平台,arm处理器为核心,带5寸720p显示屏,内置imu+gnss或gps+bd双模模组,图传及遥控,可以显示地图视频及各种传感器信息包含电池电量,水体情况及进行遥控指挥。

进一步地,遥控器2采用平板天线5或双摇杆,实现2km的通讯距离。

进一步地,该基站6连接用于多个救生圈1的指挥中心4,接受来自呼控手环3的sos信号,并指挥救生圈1的运动,同时可以设置权限,实现调度功能,让救生圈1、遥控器2和呼控手环3匹配。同时会监控每个救生圈1、呼控手环3和遥控器2的电量等信息,安排及时充电。

进一步地,摄像系统设有高感光摄像头11,角度可以左右移动120度。

进一步地,救生圈1为开放的u型,方便救援人从u型口进入,没有方向上限定障碍,全方位水上援助,驱动救生圈1运动速度为15km/h。

控制系统9由蓄电池8或电池8动力驱动,并设有控制开关10实施手动控制,并可实现自助救援。

进一步地,本遥控智能救生圈1由救生圈1、遥控器2、呼控手环3、基站6、指挥中心4和手机app构成。其中遥控器2和救生圈1的配对后可以直接运行,有指挥中心4的加入,适合多台救生圈1即电子蛙人,多个操作员之间的协调,而电子呼控手环3提前配带,通过长按5s信号发射功能,当遥控器2接收到信号时,控制救生圈1根据信号发射源前进到落水者,当救生圈1离落水者30米(设备有测距功能)时自动减速,通过网络信号传输,遇险呼救的便捷操作。经过灵活配置,也可以实现呼控手环3与救生圈1的配对操作,脱离指挥中心4,实施救援。

呼控手环3目前可采用lora通讯,内置gps及高亮度led灯,sos按钮及电量提示led。内置充电电池,充一次电可以维持半年以上,另外配合有电源指示led。在遇到紧急情况后,用户只要按下sos按键,手表的led会发光,用户只要将呼控手环3露出水面,并发出求救信号及gps位置数据给到基站6。基站6将发给指挥中心4,调度最近空余船只前往并与人员手环3保持通讯。呼控手环3可以长按5秒以上关闭sos信号。

本遥控智能救生圈1通过基站6、遥控接收装置7、遥控器2和呼控手环3,智能遥控与脱网后用呼控制手环3自助控制,补充遥控控制不能离开公网进行遥控,遥控系统平台控制多个遥控器2,摇控接收控制指令,可以自动寻找到意外落水者的位置并行驶过去,在第一时间救起落水者,实现遥控智能救生圈1智能人性化救援,及时不限网络的自动救助,达到智能化遥控水上救援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优选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专利范围,凡是利用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