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及逃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88413发布日期:2018-12-14 23:3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及逃生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海洋平台救生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及逃生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海洋工程业越来越向高端发展,尤其是海洋平台的建造越来越多,海洋平台也容易发生事故。

海洋平台远离陆地,如果海洋平台出现

危险的紧急状况,工作人员需要快速撤离。传统的撤离方法是使用救生艇进行撤离,救生艇在紧急情况下向水面投放时,受到水的冲击较大,又没有相应的缓冲装置,容易对舱室内的人员造成伤害,而且传统的逃生装置电气设备较多,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出现故障,不利于快速撤离,延长逃生时间,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纯机械结构的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具有多重减速缓冲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包括救生艇,还包括顶板和两个固定机构,两个所述固定机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救生艇水平设置在两个固定机构之间,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本体、减速条和两个固定板和两个滑槽一,所述固定本体竖直平行设置,所述减速条位于固定本体靠近救生艇的一侧壁上,所述减速条的纵剖面呈波浪形,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减速条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滑槽一固设在固定本体靠近救生艇的侧壁上,另一个所述滑槽一固设在固定本体的前端面上,两个所述滑槽一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滑槽一的横截面呈u型,两个所述固定本体通过连接柱连接在一起,所述顶板固设在两个固定本体的上端,所述滑槽一的开口朝向救生艇一侧,所述救生艇的左右两侧均固设有固定轴一和固定轴二,所述固定轴一和固定轴二的轴向与救生艇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轴一和固定轴二上分别转动设置有滚轮一和滚轮二,两个所述滚轮一和两个滚轮二与四个滑槽一一一对应,所述滚轮一和滚轮二分别滚动设置在相对应的滑槽一内,所述顶板与救生艇之间设有能够将救生艇缓慢下放至水面的释放装置,所述救生艇的顶部设有当释放装置断开后,能够利用两个固定本体上的减速条使救生艇减速下落的减速装置,所述救生艇上设有能够利用四个固定板将救生艇固定在两个固定机构之间的支撑机构。

在支撑机构和释放装置的共同作用下,救生艇被固定在两个固定机构之间,当海洋平台发生危险情况需要紧急逃生时,海洋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快速进入救生艇内,然后打开支撑机构释放救生艇,救生艇在释放装置的单独作用下缓慢下放至水面,如果在下放的过程中,释放装置和减速装置断开连接后,救生艇顶部的减速装置可以利用两个固定本体上的减速条使救生艇减速下落,救生艇左右两侧的滚轮一和滚轮二沿着四个滑槽一向下滚动,可以防止救生艇发生较大的晃动,避免救生艇与固定本体发生碰撞,确保救生艇安全释放。

在上述的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中,所述滑槽一包括竖直部、圆弧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竖直部的上端与固定本体的上端平齐,所述竖直部的下端伸出固定本体的下端且与圆弧部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圆弧部的下端与水平部相连接,所述水平部水平设置。

当需要释放救生艇时,工作人员打开支撑机构,救生艇在释放装置的单独作用下开始下落,救生艇左右两侧的滚轮一和滚轮二沿着四个滑槽一的竖直部向下滚动,当滚轮一和滚轮二从竖直部滚动至圆弧部时,改变了救生艇下落的方向,使救生艇在下落过程中逐渐远离海洋平台,最后通过水平部再落入水中,将救生艇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前进的动能,使救生艇在到达水面的时候有一个向前的初速度,可以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使救生艇尽可能远离海洋平台,缩短逃生时间,保证救生艇内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上述的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中,所述释放装置包括卷筒、转轴二、两个旋转阻尼器和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旋转阻尼器均通过基座平行设置在顶板的下侧面上,两个所述支撑座平行设置在顶板的下侧面上,两个所述支撑座均位于两个旋转阻尼器之间,所述转轴二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座上,所述转轴二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旋转阻尼器转动连接,所述卷筒固设在转轴二上,所述卷筒上缠绕有钢丝绳一,所述钢丝绳一的自由端固设有圆环,所述圆环上还固连有钢丝绳二和钢丝绳三,所述钢丝绳二、钢丝绳三的自由端均与减速装置固连。

所述钢丝绳二和钢丝绳三的自由端通过减速装置与救生艇连接,当需要释放救生艇时,打开救生艇上的支撑机构,救生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开始下落,释放装置中的钢丝绳一、钢丝绳二和钢丝绳三受到向下的拉力,带动卷筒和转轴二开始顺时针转动,由于转轴二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旋转阻尼器上,旋转阻尼器可以提供转轴二转动的阻力,减慢救生艇下降的速度。

在上述的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中,所述旋转阻尼器包括固定壳、转子、转轴一、阻尼板和复位弹簧一,所述固定壳内设有圆柱状的空腔,所述转轴一转动设置有空腔内,所述转轴一与空腔偏轴设置,所述转轴一上固连有圆柱状的转子,所述转轴一与转子同轴设置,所述转子的直径小于空腔的直径,所述转子的两端分别与空腔的两端相接触,所述转子与空腔之间形成月牙腔,所述月牙腔内装满阻尼液,所述转子的外侧沿转子的轴向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贯穿转子的两端,所述阻尼板滑动设置在滑槽二内,所述阻尼板的两端分别与空腔的两端相接触,所述复位弹簧一设置在滑槽二的底部与阻尼板之间,所述阻尼板远离复位弹簧一的一端伸出滑槽二且与空腔的侧壁相接触,所述阻尼板上沿空腔的周向设有若干个通孔二,所述转轴一的一端穿过空腔伸出固定壳,所述转轴一伸出固定壳的一端与转轴二的一端固连。

由于转轴二和转轴一固连,转轴二在卷筒的作用下带动转轴一顺时针转动,带动转子和转子上的阻尼板转动,阻尼板在复位弹簧一的作用下,始终与空腔的侧壁相接触,由于阻尼板上开设有通孔二,月牙腔内的阻尼液从阻尼板的一侧通过通孔二流动到阻尼板的另一侧,阻尼液流经通孔二的同时产生阻尼力,阻碍转子和转子上的阻尼板转动,并且流速越快阻尼力越大,当卷筒的转动速度越大,使得转子上的阻尼板转动速度越大,流速越大,阻尼力就越大,能够有效降低转子的转动速度,同时抑制卷筒快速转动,使救生艇缓慢下放。

在上述的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中,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座板、两个活动管和四个滑动轴承,所述座板竖直设置在救生艇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座板上水平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与救生艇的宽度方向一致,四个所述滑动轴承两两设置在座板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活动管分别通过两个滑动轴承套设在固定杆的外侧,两个所述活动管靠近座板的一端均设有挡圈,两个所述活动管远离座板的一端均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转动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轴线与救生艇的长度方向一致,两个所述挡圈均通过复位弹簧二与座板的左右两侧相连接,两个所述挡圈分别与钢丝绳二和钢丝绳三的自由端固连,当两个活动管沿着固定杆内外滑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使两个所述滚筒的轮面均与两个固定本体上的减速条相接触。

将释放装置中的钢丝绳二和钢丝绳三连接在两个挡圈上时,对钢丝绳二和钢丝绳三产生向上的拉力,使活动管向固定杆的中间滑动,两个复位弹簧二被压缩,活动管外端的滚筒远离固定本体内侧的减速条,当释放装置中的钢丝绳一断开时,两个复位弹簧二被压缩的能量开始释放,推动活动管向固定杆的端部滑动,使活动管外端的滚筒伸出救生艇与固定本体内侧的减速条接触,当滚筒从减速条的凹面向凸面滚动时,减速条的凸面提供给滚筒一个向上的支撑力,可以减慢救生艇的下落速度,同时滚筒受到挤压向固定杆移动,使活动管上的挡圈压缩复位弹簧二,当滚筒从减速条的凸面向凹面滚动时,复位弹簧二被压缩的能量又开始释放,推动活动管上的滚筒向减速条移动,保证滚筒始终与减速条的表面相接触,对救生艇下落起减速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滑杆一、滑杆二、滑杆三、滑杆四、连接板和四个连杆组件,所述救生艇内设有舱室,所述滑杆三通过支架水平设置在舱室的顶部,所述滑杆四通过支架水平设置在舱室的底部,所述滑杆三和滑杆四的长度方向与救生艇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杆四位于滑杆三的正下方,所述滑杆三的外侧滑动设置有滑块三和滑块四,所述滑杆四的外侧滑动设置有滑块五和滑块六,所述滑杆一的两端分别固连在滑块三和滑块五上,所述滑杆二的两端分别固连在滑块四和滑块六上,所述滑杆一和滑杆二均竖直设置,所述滑杆一上滑动设置有滑块一,所述滑杆二上滑动设置有滑块二,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连在滑块一和滑块二上,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与救生艇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块一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球关节与其中两个连杆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滑块二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球关节与另外两个连杆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救生艇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开口,四个所述连杆组件与四个开口一一对应,所述连杆组件穿过相对应的开口伸出救生艇外且端部设有活动板,当所述连接板沿着滑杆一和滑杆二上下滑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使活动板的下侧面与固定板的上侧面相接触。

当救生艇固定在两个固定机构之间时,所述活动板的下侧面与固定板的上侧面向接触,连杆组件处于死点位置,使活动板不会发生转动,固定板可以提供活动板向上的支撑力,通过和释放装置的配合将救生艇固定在固定板上;当需要释放救生艇时,操作连接板向下运动,使连接板两端的滑块一和滑块二分别沿着滑杆一和滑杆二向下滑动,通过滑块一和滑块二上的四个连杆组件带动连杆组件外端的活动板向上转动,使活动板与固定板脱离,破坏连杆组件的死点位置,活动板失去固定板的支撑,救生艇在释放装置的单独作用下开始下落;当救生艇位于水面上时,操作连接板沿着救生艇的长度方向前后运动,带动滑杆一和滑杆二沿着滑杆三和滑杆四来回移动,使滑杆一上端的滑块三和滑杆二上端的滑块四沿着滑杆三来回滑动,使滑杆一下端的滑块五和滑杆二下端的滑块六沿着滑杆四来回滑动,由于滑块一和滑块二沿着救生艇的长度方向前后运动,通过连杆组件使活动板沿着救生艇的长度方向前后运动,活动板的前后运动可以推动救生艇前进,简单可靠。

在上述的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中,四个所述连杆组件均包括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连杆四,其中两个所述连杆组件中的连杆一的一端通过球关节活动连接在滑块一上,另外两个所述连杆组件中的连杆一的一端通过球关节活动连接在滑块二上,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与连杆二的一端铰接,所述开口的下边沿设有底座,所述连杆二穿过开口且中部通过球关节活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连杆三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通过球关节活动连接在连杆四的中部,所述连杆四的一端通过球关节活动连接在救生艇的侧壁上,所述活动板固设在连杆四远离救生艇的一端的下侧面上,当所述连杆一上下转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使连杆二和连杆三在同一直线上。

当救生艇固定在两个固定机构之间时,连杆二的伸出救生艇的一端接触到限位球时,连杆二和连杆三在同一直线上,连杆组件处于死点位置,此时活动板的下侧面与固定板的上侧面接触,固定板提供给活动板一个向上的支撑力,对救生艇起到固定作用;当滑块一沿着滑杆一向下滑动时,连杆一远离滑块一的一端向下转动,使连杆二绕着底座顺时针转动,连杆二伸出救生艇的一端向上转动,连杆三向上运动,使连杆四外端的活动板向上转动,破坏连杆组件的死点位置,使活动板失去固定板的支撑,此时救生艇仅在释放装置的作用下开始下落。

在上述的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中,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矩形孔,所述舱室底部通过支架竖直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穿过矩形孔,所述导向板的前后侧面上均设有6字型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在导向板前后侧面上的投影重合,所述凹槽包括环形槽和竖直槽,所述竖直槽位于环形槽的上方,所述竖直槽的长度方向与滑杆一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竖直槽的下端与环形槽相连通,所述矩形孔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固定轴三,所述固定轴三垂直于导向板设置,所述固定轴三上转动设置有滚轮三,所述滚轮三滚动设置在6型槽内,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上设有圆柱状的手柄,所述手柄与固定轴三同轴设置,所述导向板上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上插设有带舌插销,所述带舌插销的长度大于连接板的宽度,当活动板的下侧面与固定板的上侧面相接触时,所述连接板的下侧面与带舌插销相接触。

初始状态,矩形孔内前后两侧的滚轮三均位于竖直槽的上端,通过通孔一内的带舌插销来固定连接板,限制连接板向下运动,进一步限制连接板两端的滑块一和滑块二向下滑动,使连杆组件保持死点位置,保证救生艇被固定在两个固定机构之间,当需要释放救生艇时,工作人员拔出带舌插销,操作连接板上的手柄,使矩形孔内前后两侧的滚轮三沿着竖直槽向下滑入环形槽,通过连杆组件使活动板向上转动,与固定板脱离,使救生艇在释放装置的单独作用下缓慢下落;操作连接板上的手柄,使连接板沿着环形槽运动,通过连杆组件带动活动板做上下前后回转运动,利用活动板的回转运动划水,实现划桨的功能,从而推动救生艇前进;此外,由于矩形孔内前后两侧的滚轮三分别滚动设置在导向板前后两侧的凹槽内,使得连接板更加顺畅的沿着凹槽运动。

在上述的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中,所述救生艇的底部设有两个气囊一,所述救生艇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气囊二,两个所述气囊一内充满气体,两个所述气囊一分别通过输气软管与两个气囊二相连通,两个所述输气软管上均设有双向压力阀。

当救生艇下落至水面时,受到水的冲击较大,挤压救生艇底部的两个气囊一,两个气囊一内的气体通过输气软管被挤压到两个气囊二内,延长救生艇与水面的冲击时间,起到缓冲作用,同时气囊二位于救生艇的侧边,增加救生艇侧面的体积,防止救生艇发生侧翻。

一种运用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的逃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固定在海洋平台的侧边,海洋平台发生危险需要紧急逃生时,工作人员进入救生艇内,工作人员拔出导向板上的带舌插销,然后操作连接板上的手柄沿着竖直槽向下滑动,位于救生艇左右两侧的四个活动板均向上转动,活动板与固定板分离,在旋转阻尼器的作用下,救生艇左右两侧的滚轮一和滚轮二沿着相对应的滑槽一缓慢的下降;

2)、救生艇沿着滑槽一的竖直部下滑至圆弧部,最终沿着水平部向前滑出,当救生艇的底部与水面接触时,两个气囊一受到水的冲击,气囊一内的气体通过输气软管被挤压至气囊二内,延长冲击时间,起到缓冲作用,同时气囊二增加救生艇侧边的体积,可以防止救生艇发生侧翻;

3)、救生艇下落至水面后,通过推进器驱动救生艇驶离危险海域,在推进器工作的同时,船员可操作连接板上的手柄沿着导向板的环形槽转动,通过连杆组件带动连杆四外端的活动板做上下前后回转运动,从而给救生艇助力以便救生艇可以更快地驶离危险海域。

当海洋平台发生危险需要紧急撤离时,工作人员通过逃生装置中的救生艇进行逃生,工作人员进入舱室内拔出带舌插销,操作连接板上的手柄,破坏救生艇的平衡状态,使救生艇在释放装置的单独作用下缓慢下落,滑槽一中的圆弧部将救生艇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前进的动能,最终使救生艇到达水面时有向前的初速度,可以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远离海洋平台;最后当救生艇下落至水面时,救生艇底部的气囊一被挤压,气囊一内的气体通过输气软管被挤压至气囊二内,延长了冲击时间,起到缓冲作用;

救生艇下落至水面后,通过推进器驱动救生艇驶离危险海域,在推进器工作的同时,船员可操作连接板上的手柄沿着导向板的环形槽转动,通过连杆组件带动连杆四外端的活动板做上下前后回转运动,实现划桨的功能,从而给救生艇助力以便救生艇可以更快地驶离危险海域,结构简单可靠。

另外,当救生艇失去动力时,船员可操作连接板上的手柄沿着导向板的环形槽转动,通过连杆组件带动连杆四外端的活动板做上下前后回转运动实现救生艇航行,满足应急需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紧急逃生情况下,工作人员进入到救生艇的舱室内,拔出通孔一上的带舌插销,操作连接板上的手柄沿着竖直槽向下滑动,使滑块一和滑块二分别沿着滑杆一和滑杆二向下滑动,通过四个连杆组件带动救生艇外侧的四个活动板向上转动,使救生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开始下落,但释放装置中的旋转阻尼器能减慢救生艇的下落速度,保证舱内人员的安全;

2、当救生艇在缓慢下落的过程中,减速装置中的两个复位弹簧二在钢丝绳二和钢丝绳三的作用下被压缩,当释放装置中的钢丝绳一发生断裂时,两个复位弹簧二被压缩的能量开始释放,将活动管沿着固定杆推向救生艇的两侧,使两个活动管外端的滚筒与两个固定本体内侧的减速条相接触,由于减速条的纵剖面呈波浪形,两个滚筒在两个复位弹簧二的伸缩作用下始终与减速条相接触,当滚筒从减速条的凹面向凸面滚动时,凸面可以提供给滚筒向上的支撑力,减缓救生艇下落的速度;

3、当救生艇从滑槽一的竖直部下落至圆弧部,再从水平部滑至水面,所述圆弧部改变了救生艇下落的方向,使得救生艇下落过程中逐渐远离海洋平台,还能将救生艇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前进的动能,救生艇下落至水面还可以向前滑行一段距离,缩短逃生时间;

4、当救生艇下落至水面时,受到水的冲击,使救生艇底部的两个气囊一被挤压,气囊一内的气体通过输气软管将气体挤压到气囊二内,增加救生艇侧面的体积,防止救生艇发生侧翻;

5、舱室内的船员操作连接板上的手柄,使手柄沿着环形槽转动,通过四个连杆组件带动四个连杆四外端的活动板做上下回转运动,实现划桨的功能,从而推动救生艇前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c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d-d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e-e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g-g处的剖视图;

图9是旋转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板;1a、基座;1b、支撑座;2、固定机构;2a、固定本体;2b、减速条;2c、固定板;3、滑槽一;3a、竖直部;3b、圆弧部;3c、水平部;4、救生艇;4a、气囊一;4b、开口;4c、底座;4d、舱室;4e、限位球;5、固定轴一;5a、滚轮一;6、固定轴二;6a、滚轮二;7、连接柱;8、连杆组件;8a、连杆一;8b、连杆二;8c、连杆三;8d、连杆四;8e、活动板;9、滑杆一;9a、滑块一;10、滑杆二;10a、滑块二;11、滑杆三;11a、滑块三;11b、滑块四;12、滑杆四;12a、滑块五;12b、滑块六;13、连接板;13a、矩形孔;13b、固定轴三;13c、滚轮三;13d、手柄;14、导向板;14a、环形槽;14b、竖直槽;14c、通孔一;14d、带舌插销;15、旋转阻尼器;15a、固定壳;15b、空腔;15c、转子;15d、转轴一;15e、滑槽二;15f、阻尼板;15g、复位弹簧一;15h、通孔二;16、卷筒;16a、转轴二;16b、钢丝绳一;16c、圆环;16d、钢丝绳二;16e、钢丝绳三;17、活动管;17a、滑动轴承;17b、滚筒;17c、挡圈;17d、封板;18、固定杆;18a、座板;18b、复位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10所示,一种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包括救生艇4,还包括顶板1和两个固定机构2,两个所述固定机构2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救生艇4水平设置在两个固定机构2之间,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本体2a、减速条2b和两个固定板2c和两个滑槽一3,所述固定本体2a竖直平行设置,所述减速条2b位于固定本体2a靠近救生艇4的一侧壁上,所述减速条2b的纵剖面呈波浪形,两个所述固定板2c分别位于减速条2b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滑槽一3固设在固定本体2a靠近救生艇4的侧壁上,另一个所述滑槽一3固设在固定本体2a的前端面上,两个所述滑槽一3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滑槽一3的横截面呈u型,两个所述固定本体2a通过连接柱7连接在一起,所述顶板1固设在两个固定本体2a的上端,所述滑槽一3的开口朝向救生艇4一侧,所述救生艇4的左右两侧均固设有固定轴一5和固定轴二6,所述固定轴一5和固定轴二6的轴向与救生艇4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轴一5和固定轴二6上分别转动设置有滚轮一5a和滚轮二6a,两个所述滚轮一5a和两个滚轮二6a与四个滑槽一3一一对应,所述滚轮一5a和滚轮二6a分别滚动设置在相对应的滑槽一3内,所述顶板1与救生艇4之间设有能够将救生艇4缓慢下放至水面的释放装置,所述救生艇4的顶部设有当释放装置断开后,能够利用两个固定本体2a上的减速条2b使救生艇4减速下落的减速装置,所述救生艇4上设有能够利用四个固定板2c将救生艇4固定在两个固定机构2之间的支撑机构。

在支撑机构和释放装置的共同作用下,救生艇4被固定在两个固定机构2之间,当海洋平台16发生危险情况需要紧急逃生时,海洋平台16上的工作人员快速进入救生艇4内,然后打开支撑机构释放救生艇4,救生艇4在释放装置的单独作用下缓慢下放至水面,如果在下放的过程中,释放装置和减速装置断开连接后,救生艇4顶部的减速装置可以利用两个固定本体2a上的减速条2b使救生艇4减速下落,救生艇4左右两侧的滚轮一5a和滚轮二6a沿着四个滑槽一3向下滚动,四个所述滑槽一3可以防止救生艇4发生较大的晃动,避免救生艇4与固定本体2a发生碰撞,确保救生艇4安全释放。

具体来说,所述滑槽一3包括竖直部3a、圆弧部3b和水平部3c,所述竖直部3a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竖直部3a的上端与固定本体2a的上端平齐,所述竖直部3a的下端伸出固定本体2a的下端且与圆弧部3b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圆弧部3b的下端与水平部3c相连接,所述水平部3c水平设置。

当需要释放救生艇4时,工作人员打开支撑机构,救生艇4在释放装置的单独作用下开始下落,救生艇4左右两侧的滚轮一5a和滚轮二6a沿着四个滑槽一3的竖直部3a向下滚动,当滚轮一5a和滚轮二6a从竖直部3a滚动至圆弧部3b时,改变了救生艇4下落的方向,使救生艇4在下落过程中逐渐远离海洋平台16,最后通过水平部3c再落入水中,将救生艇4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前进的动能,使救生艇4在到达水面的时候有一个向前的初速度,可以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使救生艇4尽可能远离海洋平台16,缩短逃生时间,保证救生艇4内工作人员的安全。

具体来说,所述释放装置包括卷筒16、转轴二16a、两个旋转阻尼器15和两个支撑座1b,两个所述旋转阻尼器15均通过基座1a平行设置在顶板1的下侧面上,两个所述支撑座1b平行设置在顶板1的下侧面上,两个所述支撑座1b均位于两个旋转阻尼器15之间,所述转轴二16a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座1b上,所述转轴二16a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旋转阻尼器15转动连接,所述卷筒16固设在转轴二16a上,所述卷筒16上缠绕有钢丝绳一16b,所述钢丝绳一16b的自由端固设有圆环16c,所述圆环16c上还固连有钢丝绳二16d和钢丝绳三16e,所述钢丝绳二16d、钢丝绳三16e的自由端均与减速装置固连。

所述钢丝绳二16d和钢丝绳三16e的自由端通过减速装置与救生艇4连接,当需要释放救生艇4时,打开救生艇4上的支撑机构,救生艇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开始下落,释放装置中的钢丝绳一16b、钢丝绳二16d和钢丝绳三16e受到向下的拉力,带动卷筒16和转轴二16a开始顺时针转动,由于转轴二16a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旋转阻尼器15上,旋转阻尼器15可以提供转轴二16a转动的阻力,减慢救生艇4下降的速度。

具体来说,所述旋转阻尼器15包括固定壳15a、转子15c、转轴一15d、阻尼板15f和若干个复位弹簧一15g,所述固定壳15a内设有圆柱状的空腔15b,所述转轴一15d转动设置有空腔15b内,所述转轴一15d与空腔15b偏轴设置,所述转轴一15d上固连有圆柱状的转子15c,所述转轴一15d与转子15c同轴设置,所述转子15c的直径小于空腔15b的直径,所述转子15c的两端分别与空腔15b的两端相接触或者留有1mm左右的间隙,所述转子15c与空腔15b之间形成月牙腔,所述月牙腔内装满阻尼液,所述转子15c的外侧沿转子15c的轴向设有滑槽二15e,所述滑槽二15e贯穿转子15c的两端,所述阻尼板15f滑动设置在滑槽二15e内,所述阻尼板15f的两端分别与空腔15b的两端相接触,若干个所述复位弹簧一15g均设置在滑槽二15e的底部与阻尼板15f之间,所述阻尼板15f远离复位弹簧一15g的一端伸出滑槽二15e且与空腔15b的侧壁相接触,所述阻尼板15f上沿空腔15b的周向设有若干个通孔二15h,所述转轴一15d的一端穿过空腔15b伸出固定壳15a,所述转轴一15d伸出固定壳15a的一端与转轴二16a的一端固连。

由于转轴二16a和转轴一15d固连,转轴二16a在卷筒16的作用下带动转轴一15d顺时针转动,带动转子15c和转子15c上的阻尼板15f转动,阻尼板15f在复位弹簧一15g的作用下,始终与空腔15b的侧壁相接触,由于阻尼板15f上开设有通孔二15h,月牙腔内的阻尼液从阻尼板15f的一侧通过通孔二15h流动到阻尼板15f的另一侧,阻尼液流经通孔二15h的同时产生阻尼力,阻碍转子15c和转子15c上的阻尼板15f转动,并且流速越快阻尼力越大,当卷筒16的转动速度越大,使得转子15c上的阻尼板15f转动速度越大,流速越大,阻尼力就越大,能够有效降低转子15c的转动速度,同时抑制卷筒16快速转动,使救生艇4缓慢下放。

具体来说,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座板18a、两个活动管17和四个滑动轴承17a,所述座板18a竖直设置在救生艇4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座板18a上水平固设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长度方向与救生艇4的宽度方向一致,四个所述滑动轴承17a均通过轴承座固设在顶板1的下侧面上,四个所述滑动轴承17a两两设置在座板18a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活动管17分别通过两个滑动轴承17a套设在固定杆18的外侧,两个所述活动管17靠近座板18a的一端均设有挡圈17c,两个所述活动管17远离座板18a的一端均设有封板17d,所述封板17d上转动设置有滚筒17b,所述滚筒17b的轴线与救生艇4的长度方向一致,两个所述挡圈17c均通过复位弹簧二18b与座板18a的左右两侧相连接,两个所述挡圈17c分别与钢丝绳二16d和钢丝绳三16e的自由端固连,当两个活动管17沿着固定杆18内外滑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使两个所述滚筒17b的轮面均与两个固定本体2a上的减速条2b相接触。

将释放装置中的钢丝绳二16d和钢丝绳三16e连接在两个挡圈17c上时,对钢丝绳二16d和钢丝绳三16e产生向上的拉力,使活动管17向固定杆18的中间滑动,两个复位弹簧二18b被压缩,活动管17外端的滚筒17b远离固定本体2a内侧的减速条2b,当释放装置中的钢丝绳一16b断开时,两个复位弹簧二18b被压缩的能量开始释放,推动活动管17向固定杆18的端部滑动,使活动管17外端的滚筒17b伸出救生艇4与固定本体2a内侧的减速条2b接触,当滚筒17b从减速条2b的凹面向凸面滚动时,减速条2b的凸面提供给滚筒17b一个向上的支撑力,可以减慢救生艇4的下落速度,同时滚筒17b受到挤压向固定杆18移动,使活动管17上的挡圈17c压缩复位弹簧二18b,当滚筒17b从减速条2b的凸面向凹面滚动时,复位弹簧二18b被压缩的能量又开始释放,推动活动管17上的滚筒17b向减速条2b移动,保证滚筒17b始终与减速条2b的表面相接触,对救生艇4下落起减速作用。

具体来说,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滑杆一9、滑杆二10、滑杆三11、滑杆四12、连接板13和四个连杆组件8,所述救生艇4内设有舱室4d,所述滑杆三11通过支架水平设置在舱室4d的顶部,所述滑杆四12通过支架水平设置在舱室4d的底部,所述滑杆三11和滑杆四12的长度方向与救生艇4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杆四12位于滑杆三11的正下方,所述滑杆三11的外侧滑动设置有滑块三11a和滑块四11b,所述滑杆四12的外侧滑动设置有滑块五12a和滑块六12b,所述滑杆一9的两端分别固连在滑块三11a和滑块五12a上,所述滑杆二10的两端分别固连在滑块四11b和滑块六12b上,所述滑杆一9和滑杆二10均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滑杆一9上滑动设置有滑块一9a,所述滑杆二10上滑动设置有滑块二10a,所述连接板13的两端分别固连在滑块一9a和滑块二10a上,所述连接板13的长度方向与救生艇4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块一9a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球关节与其中两个连杆组件8活动连接,所述滑块二10a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球关节与另外两个连杆组件8活动连接,所述救生艇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开口4b,四个所述连杆组件8与四个开口4b一一对应,所述连杆组件8穿过相对应的开口4b伸出救生艇4外且端部设有活动板8e,当所述连接板13沿着滑杆一9和滑杆二10上下滑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使活动板8e的下侧面与固定板2c的上侧面相接触。

当救生艇4固定在两个固定机构2之间时,所述活动板8e的下侧面与固定板2c的上侧面向接触,连杆组件8处于死点位置,使活动板8e不会发生转动,固定板2c可以提供活动板8e向上的支撑力,通过和释放装置的配合将救生艇4固定在固定板2c上;当需要释放救生艇4时,操作连接板13向下运动,使连接板13两端的滑块一9a和滑块二10a分别沿着滑杆一9和滑杆二10向下滑动,通过滑块一9a和滑块二10a上的四个连杆组件8带动连杆组件8外端的活动板8e向上转动,使活动板8e与固定板2c脱离,破坏连杆组件8的死点位置,活动板8e失去固定板2c的支撑,救生艇4在释放装置的单独作用下开始下落;当救生艇4位于水面上时,操作连接板13沿着救生艇4的长度方向前后运动,带动滑杆一9和滑杆二10沿着滑杆三11和滑杆四12来回移动,使滑杆一9上端的滑块三11a和滑杆二10上端的滑块四11b沿着滑杆三11来回滑动,使滑杆一9下端的滑块五12a和滑杆二10下端的滑块六12b沿着滑杆四12来回滑动,由于滑块一9a和滑块二10a沿着救生艇4的长度方向前后运动,通过连杆组件8使活动板8e沿着救生艇4的长度方向前后运动,活动板8e的前后运动可以推动救生艇4前进,简单可靠。

具体来说,四个所述连杆组件8均包括连杆一8a、连杆二8b、连杆三8c、连杆四8d,其中两个所述连杆组件8中的连杆一8a的一端通过球关节活动连接在滑块一9a上,另外两个所述连杆组件8中的连杆一8a的一端通过球关节活动连接在滑块二10a上,所述连杆一8a的另一端与连杆二8b的一端铰接,所述开口4b的下边沿设有底座4c,所述连杆二8b穿过开口4b且中部通过球关节活动连接在底座4c上,所述连杆二8b的另一端与连杆三8c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三8c的另一端通过球关节活动连接在连杆四8d的中部,所述连杆四8d的一端通过球关节活动连接在救生艇4的侧壁上,所述活动板8e固设在连杆四8d远离救生艇4的一端的下侧面上,当所述连杆一8a上下转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使连杆二8b和连杆三8c在同一直线上。

当救生艇4固定在两个固定机构2之间时,连杆二8b的伸出救生艇4的一端接触到限位球4e时,连杆二8b和连杆三8c处于同一直线上,连杆组件8处于死点位置,此时活动板8e的下侧面与固定板2c的上侧面接触,固定板2c提供给活动板8e一个向上的支撑力,对救生艇4起到固定作用;当滑块一9a沿着滑杆一9向下滑动时,连杆一8a远离滑块一9a的一端向下转动,使连杆二8b绕着底座4c顺时针转动,连杆二8b伸出救生艇4的一端向上转动,连杆三8c向上运动,使连杆四8d外端的活动板8e向上转动,破坏连杆组件8的死点位置,使活动板8e失去固定板2c的支撑,此时救生艇4仅在释放装置的作用下开始下落。

优选的,所述开口4b外侧的下方限位球4e,当连杆二8b和连杆三8c在同一直线上时,连杆二8b与限位球4e相接触。所述限位球4e的设置,使连杆二8b不会过度转动,破坏死点位置。

具体来说,所述连接板13上设有矩形孔13a,所述舱室4d底部通过支架竖直设置有导向板14,所述导向板14穿过矩形孔13a,所述导向板14的前后侧面上均设有6字型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在导向板14前后侧面上的投影重合,所述凹槽包括环形槽14a和竖直槽14b,所述竖直槽14b位于环形槽14a的上方,所述竖直槽14b的长度方向与滑杆一9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竖直槽14b的下端与环形槽14a相连通,所述矩形孔13a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固定轴三13b,所述固定轴三13b垂直于导向板14设置,所述固定轴三13b上转动设置有滚轮三13c,所述滚轮三13c滚动设置在6型槽内,所述连接板13的侧面上设有圆柱状的手柄13d,所述手柄13d与固定轴三13b同轴设置,所述导向板14上设有通孔一14c,所述通孔一14c上插设有带舌插销14d,所述带舌插销14d的长度大于连接板13的宽度,当活动板8e的下侧面与固定板2c的上侧面相接触时,所述连接板13的下侧面与带舌插销14d相接触。

初始状态,矩形孔13a内前后两侧的滚轮三13c均位于竖直槽14b的上端,通过通孔一14c内的带舌插销14d来固定连接板13,限制连接板13向下运动,进一步限制连接板13两端的滑块一9a和滑块二10a向下滑动,使连杆组件8保持死点位置,保证救生艇4被固定在两个固定机构2之间,当需要释放救生艇4时,工作人员拔出带舌插销14d,操作连接板13上的手柄13d,使矩形孔13a内前后两侧的滚轮三13c沿着竖直槽14b向下滑入环形槽14a,通过连杆组件8使活动板8e向上转动,与固定板2c脱离,使救生艇4在释放装置的单独作用下缓慢下落;操作连接板13上的手柄13d,使连接板13沿着环形槽14a运动,通过连杆组件8带动活动板8e做上下前后回转运动,利用活动板8e的回转运动划水,实现划桨的功能,从而推动救生艇4前进;此外,由于矩形孔13a内前后两侧的滚轮三13c分别滚动设置在导向板14前后两侧的凹槽内,使得连接板13更加顺畅的沿着凹槽运动。

具体来说,所述救生艇4的底部设有两个气囊一4a,所述救生艇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气囊二4d,两个所述气囊一4a内充满气体,两个所述气囊一4a分别通过输气软管与两个气囊二4d相连通,两个所述输气软管上均设有双向压力阀。

当救生艇4下落至水面时,受到水的冲击较大,挤压救生艇4底部的两个气囊一4a,两个气囊一4a内的气体通过输气软管被挤压到两个气囊二4d内,延长救生艇4与水面的冲击时间,起到缓冲作用,同时气囊二4d位于救生艇4的侧边,增加救生艇4侧面的体积,防止救生艇4发生侧翻。

一种运用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的逃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洋平台应急逃生装置固定在海洋平台16的侧边,海洋平台16发生危险需要紧急逃生时,工作人员进入救生艇4内,工作人员拔出导向板14上的带舌插销14d,然后操作连接板13上的手柄13d沿着竖直槽14b向下滑动,位于救生艇4左右两侧的四个活动板8e均向上转动,活动板8e与固定板2c分离,在旋转阻尼器15的作用下,救生艇4左右两侧的滚轮一5a和滚轮二6a沿着相对应的滑槽一3缓慢的下降;

2)、救生艇4沿着滑槽一3的竖直部3a下滑至圆弧部3b,最终沿着水平部3c向前滑出,当救生艇4的底部与水面接触时,两个气囊一4a受到水的冲击,气囊一4a内的气体通过输气软管被挤压至气囊二4d内,延长冲击时间,起到缓冲作用,同时气囊二4d增加救生艇4侧边的体积,可以防止救生艇4发生侧翻;

3)、救生艇4下落至水面后,通过推进器驱动救生艇4驶离危险海域,在推进器工作的同时,船员可操作连接板13上的手柄13d沿着导向板14的环形槽14a转动,通过连杆组件8带动连杆四8d外端的活动板8e做上下前后回转运动,从而给救生艇4助力以便救生艇4可以更快地驶离危险海域。

当海洋平台16发生危险需要紧急撤离时,工作人员通过逃生装置中的救生艇4进行逃生,工作人员进入舱室4d内拔出带舌插销14d,操作连接板13上的手柄13d,破坏救生艇4的平衡状态,使救生艇4在释放装置的单独作用下缓慢下落,滑槽一3中的圆弧部3b将救生艇4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前进的动能,最终使救生艇4到达水面时有向前的初速度,可以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远离海洋平台16;最后当救生艇4下落至水面时,救生艇4底部的气囊一4a被挤压,气囊一4a内的气体通过输气软管被挤压至气囊二4d内,延长了冲击时间,起到缓冲作用;

救生艇4下落至水面后,通过推进器驱动救生艇4驶离危险海域,在推进器工作的同时,船员可操作连接板13上的手柄13d沿着导向板14的环形槽14a转动,通过连杆组件8带动连杆四8d外端的活动板8e做上下前后回转运动,实现划桨的功能,从而给救生艇4助力以便救生艇4可以更快地驶离危险海域,结构简单可靠。

另外,当救生艇4失去动力时,船员可操作连接板13上的手柄13d沿着导向板14的环形槽14a转动,通过连杆组件8带动连杆四8d外端的活动板8e做上下前后回转运动实现救生艇4航行,满足应急需要。

具体来说,在下降的过程中,所述释放装置中的钢丝绳一16b受外界影响发生断裂时,所述减速装置中的两个复位弹簧二18b被压缩的能量开始释放,将两个活动管17分别推向救生艇4的左右两侧,两个活动管17外端的滚筒17b均与两个固定本体2a内侧的减速条2b相接触,由于减速条2b的纵剖面呈波浪形,增加了救生艇4下落的阻力,减慢了救生艇4下落的速度。

在下降过程中如果释放装置中的钢丝绳一16b发生断裂,救生艇4顶部的减速装置开始发挥作用,两个活动管17在两个复位弹簧二18b的作用下向外运动,使活动管17外端的滚筒17b始终接触固定本体2a内侧的减速条2b,实现救生艇4减速的下落。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作各种修改、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法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