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防弹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028发布日期:2019-02-12 21:43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战术防弹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弹防刺安全装备,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战术防弹及防刺救生衣。



背景技术:

防弹衣目前普遍应用于军事及一些特殊的警务行动中,目前市场上的此类产品普遍体型臃肿,活动不便,透气性能差,穿着时压迫感强,且无法减轻中弹冲击力对人体内脏的严重伤害;并且这类救生防弹衣只有防弹功能,不具备防刺功能;或以固体发泡作为救生漂浮层,体积大,影响执行任务时的动作灵活性。因而有必要针对此类应用在军事或特殊警务行动中使用的防弹装备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战术防弹救生衣,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装备体型臃肿,穿着时压迫感强,且无法减轻中弹冲击力对人体内脏的严重伤害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战术防弹救生衣,包括外套体,所述外套体的前部与后部均插装有防弹防刺芯层,且所述外套体内还设有气囊体,所述气囊体置于所述防弹防刺芯层的内侧,所述气囊体内至少具有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外套体上还安装有至少两组充气装置,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分别与各自的充气装置相连通。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手动充气装置、手自一体充气装置与两根充放气管,所述第一腔体分别与手自一体充气装置、其中一根充放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分别与手动充气装置、其中一根充放气管相连通;所述手动充气装置、手自一体充气装置均接入气瓶。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手自一体充气装置上安装有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传感器接触到水时,由控制模块控制手自一体充气装置触发充气阀,使气瓶中的压缩气体流入所述气囊体的第一腔体中。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弹防刺芯层为非金属材料的防弹防刺芯片。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套体为背心的形状,且所述外套体的前部与后部设有多个基于MOLLE系统悬挂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套体的后部还设有插装口袋,所述插装口袋内插装有防弹插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套体两侧的肩部部位安装有弹性减震垫。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套体的后部设有反光标识,所述反光标识设置为翻盖式隐藏结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外套体的形状为与人体颈部、手臂上下肢、肘部关节、臀部、以及大小腿、和膝部关节中的任意一个部位相匹配的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防弹防刺芯层与具有漂浮能力的充气气囊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了防弹救生衣的功能与作用,克服了同类救生防弹衣产品功能单一、穿着笨拙的不足之处,还压缩了产品的整体体积,增强了使用者的动作灵活性,内部充气气囊亦可起到重装缓冲的作用,提升了产品的整体性能及其实用有效的功能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战术防弹救生衣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套体、2为防弹防刺芯层、3为第一腔体、4为第二腔体、5为手动充气装置、6为手自一体充气装置、7为充放气管、8为弹性减震垫、9为反光标识、10为悬挂带、11为插装口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战术防弹救生衣,包括外套体1,该外套体1的前部与后部均插装有防弹防刺芯层2,该防弹防刺芯层2可采用非金属材料的防弹防刺芯片,以降低防弹救生衣穿着的负重量,更为重要的是,在前述的外套体1内还需设置气囊体,该气囊体需置于防弹防刺芯层2的内侧,并且该气囊体内至少需具有第一腔体3与第二腔体4,此外,前述的外套体1上还安装有至少两组充气装置,该第一腔体3与第二腔体4分别与各自的充气装置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防弹防刺芯层2与具有漂浮能力的充气气囊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了防弹救生衣的功能与作用,克服了同类救生防弹衣产品功能单一、穿着笨拙的不足之处,还压缩了产品的整体体积,增强了使用者的动作灵活性,内部充气气囊亦可起到重装缓冲的作用,提升了产品的整体性能及其实用有效的功能性。此外,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延伸,前述的外套体1的形状可设置为为与人体颈部、手臂上下肢、肘部关节、臀部、以及大小腿、和膝部关节中的任意一个部位相匹配的形状。在本实用新型如下的实施例中,以常规的背心形状的外套体对战术防弹救生衣的优选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便于充气,上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充气装置可设置为包括手动充气装置5、手自一体充气装置6与两根充放气管7,将上述的第一腔体3分别与手自一体充气装置6以及其中一根充放气管7相连通,再将第二腔体4分别与手动充气装置5、其中一根充放气管7相连通;而前述的手动充气装置5、手自一体充气装置6均需接入气瓶。进一步的,上述手自一体充气装置6的功能是这样实现的,在手自一体充气装置6上安装传感器与控制模块,将该传感器接入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传感器接触到水时,由由控制模块控制手自一体充气装置6触发充气阀,使气瓶中的压缩气体流入所述气囊体的第一腔体3中。

上述的气囊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以气胀式单气囊双气室救生漂浮气囊为主体,气囊由上下TPU聚醚材料高频模压制成拉条形管状气囊,并在上下TPU聚醚材料中间夹入TPU弹性膜,使其成为双保险的双气室漂浮气囊,并将手动充气和自(手)动充气两个气室分开,以保证在某一个气室被刺穿气体泄漏或某一充气装置发生故障等突发情况下,另一个气室仍可正常充气使用,保证使用者落水后的人身安全;

2)气胀式单气囊双气室救生漂浮气囊两个气室分别装配有可连接充气钢瓶的手动充气装置和人工吹、补气管(也可作气囊排气使用),以及可连接充气钢瓶的自(手)动一体充气装置和人工吹、补气管(也可作气囊排气使用),吹、补气管置于前方领口下2cm处,便于气囊充气不足时由人为来操作补足,使气囊达到最佳漂浮力;

3)气胀式单气囊双气室救生漂浮气囊也可在陆地执行任务时,以人工启动手动充气装置的方式为气囊充气,在一定程度上使使用者在突然遭受外部袭击时,能够有效地减轻巨大冲击力对使用者人体内脏造成的严重伤害。

本实施例中,将外套体1设置为背心的形状,且在外套体1的前部与后部设有多个基于MOLLE系统悬挂带,前述的MOLLE系统是新一代战术装备装载系统Modular Lightweight Load-Carrying Equipment的缩写,属于一个模块化承载系统设计,MOLLE系统防弹救生背心外套上有大量固定的PAL织带(即前述的悬挂带),可根据执行的任务类型不同,而配搭符合任务需要的战术装备,更具有人性化设计、实用性及装备使用灵活性。

上述背心形状的外套体1的底部还设有紧身腰带,用来防止人员落水后,由于气囊膨胀带来的浮力将背心整体向颈部头部上浮,从而为使用者带来行动上的阻碍和不便。并且外套体1的肩部还配置有LED信号求救灯。更为优选的是,为进一步提升该战术防弹救生衣的防弹性能,还可在外套体1的前部与后部增设插装口袋11,并在该插装口袋11内可插装有防弹插板,该防弹插板一般应采用较高等级的防弹插板。

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在外套体1两侧的肩部部位再安装一个弹性减震垫8,通过该弹性减震垫8可减轻开枪时枪托后坐力对肩膀冲击的疼痛感;而为了便于野外作业,与同类产品类似,在外套体1的后部设有反光标识9,并且反光标识9设置为翻盖式隐藏,视情况需要时打开;不用时则处于隐藏状态,避免反光标识成为明显目标而带来危险。

参考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将防弹防刺部分与气胀式单气囊双气室救生漂浮气囊部分以尼龙粘扣的方式,以防弹防刺部分为外层,漂浮气囊为贴身层组合在一起,当使用者人员穿着本产品时不慎跌入水中,自动充气阀入水后3-5秒内即自行启动自充气装置触发钢瓶为救生漂浮气囊充气,并在3-5秒内将气囊膨胀至可承载相应重量的浮力,使落水者的口、鼻等主要呼吸器官可以保持露在水面之上,确保使用者落水后能够正常呼吸,以保证生命安全;如果自充气装置未能自行启动,亦可用手动方式向下用力拉动拉绳触发充气钢瓶为安全气囊充气,使气囊膨胀至可承载相应重量的浮力以保护人员意外落水后的生命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上,气胀式单气囊双气室救生漂浮气囊以尼龙粘扣的形式将其与防弹防刺层外套粘合在一起,方便对产品外套进行拆卸清洗,未充气时气囊呈扁平状,厚度仅有2.5mm的气囊粘合层,从而大大压缩了产品整体的体积,穿着更舒适,透气性更好,气囊为双保险的双气室漂浮气囊,并将手动充气和自(手)动充气两个气室分开,以保证在某一个气室被刺穿气体泄漏或某一充气装置发生故障等突发情况下,另一个气室仍可正常充气使用,漂浮层采用手自一体自动充气装置并结合高压气瓶及人工吹、补气管等多保险充气方式,与高强度抗撕拉、高密度防渗透专用面料,当使用者穿着本产品不慎意外落水时,手自一体自动充气装置接触到水后触发装置将在3秒内启动并触发高压钢瓶,并5秒内将气囊充气饱满,将人体头部等主要呼吸器官撑起以保证使用者落水后能够使口、鼻等重要呼吸器官能够轻易地露出水面之上,如自动充气触发装置发生故障未能及时启动,使用者亦可采用手动拉动触发装置的方式来启动高压钢瓶为气囊充气,将人体头部等主要呼吸器官撑起浮出水面以保持正常的呼吸,人工吹、补气管为备用装置,在气囊充气不足时以人工吹气的方式给气囊增补气压来保证气囊的浮力确保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