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散货船边舱施工挂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641发布日期:2018-12-05 19:0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散货船边舱施工挂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手架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散货船边舱施工挂架。



背景技术:

在船边舱建造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搭设脚手架,来完成船边舱的装配工作以及焊接施工。船边舱的制造一般都采用悬吊式的脚手架来施工。市场现有的散货船边舱施工挂架一般包括有设置有多层作业平台的主架,层与层之间采用斜架梯连接,方便施工人员上下。但是,这种散货船边舱施工挂架的斜架梯是焊接在主架上的,搭建时间较长,效率较低,不便于安装和拆卸;其次,相邻两层的斜架梯是互相平行的,施工人员在攀爬较高层的作业平台的时候,上了一个楼梯,还要水平走一个作业平台的距离才能到达下一个楼梯的入口,不仅行走不便,行走距离较长,而且在多人作业的时候有可能会碰撞到当前作业平台正在施工的施工人员,有可能造成施工人员摔落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搭建时间,提高搭建效率,方便施工人员上下楼梯,提高安全性的便于安装的散货船边舱施工挂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安装的散货船边舱施工挂架,包括有内侧设置有多层作业平台的主架、连接相邻两层的所述作业平台的斜架梯,所述作业平台包括有操作台和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一侧的转台,相邻两层的所述转台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分布,所述斜架梯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座,相邻两层的所述转台对应所述固定座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座通过安装螺栓安装在所述固定槽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固定槽的一侧设有大小与所述固定槽相匹配的垫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台上设有传送孔、滑动连接在所述操作台上的盖板,所述盖板用于控制所述传送孔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所述操作台上设有与所述盖板滑动连接的滑槽。

进一步,所述盖板的两侧均设有沿所述盖板的滑动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啮合齿,所述滑槽上设有与所述啮合齿相配合的多个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上。

进一步,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主架上部外侧的挂靠装置,所述挂靠装置包括有连接所述主架的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朝下。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位于所述U型槽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主架的外侧设有位于所述挂靠装置下方的防撞脚。

进一步,所述防撞脚远离所述主架的一侧设有缓冲橡胶套。

进一步,所述主架的下部外侧设有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台上设置有与斜架梯的固定座相配合的固定槽,斜架梯通过安装螺栓便可将固定座快速安装固定在转台的固定槽上,使得斜架梯与作业平台无需焊接操作,安装、拆卸方式简单,方便斜架梯的安装与拆卸;其次,通过设置转台,施工人员可以不用穿过操作台便可以达到下一个斜架梯,方便施工人员上下行走穿梭作业平台,从而减少因施工人员互相碰撞而导致事故的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挂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左视视角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正视视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槽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层所述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一种便于安装的散货船边舱施工挂架,包括有内侧设置有多层作业平台2的主架1、连接相邻两层的所述作业平台2的斜架梯3、设置在所述主架1上部外侧的挂靠装置4,所述作业平台2包括有操作台21和转台22,所述转台22位于所述操作台21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操作台21的端部,所述挂靠装置4、所述转台22分别位于所述操作台21的两侧,即所述挂靠装置4靠近所述操作台21远离所述转台22的一侧。相邻两层的所述转台22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分布,所述斜架梯3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座31,相邻两层的所述转台22对应所述固定座31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槽221,所述固定座31通过安装螺栓33安装在所述固定槽221上,所述操作台21远离所述转台22上的一端设有传送孔211、滑动连接在所述操作台21上的盖板23,所述盖板23用于控制所述传送孔211的开启与关闭,所述盖板23在滑动过程中关闭或开启所述传送孔211。所述主架1为一个多根立杆、多根横杆组成的方形中空的框架,所述操作台21和所述转台22均焊接在所述主架1上,所述固定槽221离所述主架1有一个成年人的距离,方便人站立在所述转台22上爬所述斜架梯3。所述固定座31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安装螺栓33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固定座31安装在所述固定槽221上固定,从而使得所述斜架梯3便于安装和拆卸,节约挂架的搭建时间,提高挂架的搭建效率。所述转台22的下侧面连接下层的斜架梯3,上侧面连接上层的斜架梯3,通过设置所述转台22,施工人员便可以通过所述转台22上下行走,不用穿过所述操作台21便可以达到下一个所述斜架梯3,方便了施工人员上下行走穿梭所述作业平台2,从而减少因施工人员互相碰撞而导致事故的情况的发生。

参照图4、图5,所述盖板23的宽度大于所述传送孔211的宽度,用于封住所述传送孔211,所述盖板23滑动连接在所述操作台21上,所述盖板23在滑动过程中封住所述传送孔211。所述传送孔211用于传送体积较大的施工工具。为了防止施工人员掉落,所述盖板23的平时使用状态是封住所述传送孔211的,当需要传送体积较大的施工工具时,施工人员可以推动所述盖板23,打开所述传送孔211,然后采用钢索等运输工具将施工工具从所述传送孔211运输过来,实现施工工具在相邻两层所述作业平台2之间的输送,从而避免了施工人员人力上下搬运施工工具的步骤,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次数,提高了挂架的安全性。所述转台22位于所述操作台21的一端,相邻两层的所述转台22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分布,从而多个所述斜架梯3手尾相连,方便人员上下落;其次所述传送孔211位于所述操作台21远离所述转台22的一端,使得上一层的所述传送孔211与下一层的所述转台22的位置相对,避免施工人员在拿取施工工具的时候踩空,减少了安全隐患;其次,当从上层运输工具到下层时,可以直接将施工工具放置到所述操作台21,不用检查有没有地方放置,方便操作人员运输施工工具。

参照图3,优选地,为了安装之后的连接强度更好,所述固定座31靠近所述固定槽221的一侧设有大小与所述固定槽221相匹配的垫板32。所述垫板32焊接在所述固定座31上。当所述固定座31卡入所述固定槽221的时候,所述垫板32可将所述固定槽221内的空气挤出,使得所述固定槽221与所述垫板32之间形成真空状态,对所述固定座31产生一定的吸附力,使得所述固定座31的固定更加稳定。

参照图1,优选地,所述挂靠装置4包括有连接所述主架1的安装座41、设置在所述安装座41上的U型槽411,所述U型槽411的开口朝下。所述安装座41上设有吊装孔412,所述吊装孔412位于所述U型槽411的上方。所述主架1的外侧设有位于所述挂靠装置4下方的防撞脚11。所述防撞脚11远离所述主架1的一侧设有缓冲橡胶套。所述主架1的下部外侧设有支撑脚12。所述主架1的外侧设有位与所述防撞脚11下方的支撑脚12。所述安装座41至少为两个。所述U型槽411用于固定货船底板,所述吊装孔412用于固定起吊钩,则整个挂架可以通过起吊机挂靠在货船底板上,方便搭设挂架。所述防撞脚11用于减小起吊机在移动挂架以及施工人员使用的时候挂架对船体的压强,保护船体,所述支撑脚12用于固定支撑挂架。

参照图4、图5,优选地,为了方便拉动所述盖板23,所述操作台21上设有与所述盖板23滑动连接的滑槽212,所述盖板23的两侧均设有沿所述盖板23的滑动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啮合齿231,所述滑槽212上设有与所述啮合齿231相配合的多个齿轮213,所述齿轮213转动连接在所述滑槽212上。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