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敷缆船行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595发布日期:2018-12-05 19:07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敷缆船行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敷缆船行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缆敷设时需借助外力进行航行的非自航敷缆船通用的行进方式有两种,如图箭头所示为出锚位置,第一种方法为:在出缆方向的另一侧,单独设置一出锚位置,将锚安置于起锚艇或拖轮上,锚与出锚位置处的锚机通过牵引钢丝绳相连接。作业时,起锚艇或拖轮通过牵引钢丝绳对敷缆船进行拖曳航行。

第二种方法为:在出缆方向的另一侧,单独设置一出锚位置,起锚艇将牵引锚抛至行进路线的一段距离后,通过锚机对钢丝绳的收绞,牵引敷缆船行进,待锚位置与船舶位置接近时,起锚艇起锚后再次抛出一段距离,从而不断反复牵引行进。

方法一虽能稳定持续的使敷缆船沿着施工路线前行,但需严格控制起锚艇的前进速度,以免速度过快,对海缆乃至敷缆船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然而海上风浪千变万化,起锚艇的速度与状态很难控制,不确定因素过多,因此船舶与海缆安全难以保证。

方法二通过绞锚与抛锚,容易控制船舶前进速度与路线,但是整个前进不连续,需要起、抛锚完毕后再收拽钢丝才可达到拖曳前进的效果,使作业效率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敷缆船行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敷缆船行进装置,包括船体、扒杆、第一出锚点、第二出锚点、第一锚机、第二锚机、水平托轮、入绳口、出绳口、托部、第一支部、第二支部、锚杆、卸扣、锚爪,船体的一侧固定有扒杆,扒杆与埋设犁连接,在船体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出锚点与第二出锚点,第一出锚点与第二出锚点设置在扒杆的对侧,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出锚点连接,第二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二出锚点连接,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与第一锚机连接,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与第二锚机连接,第一锚机与第二锚机设置在起锚艇上,第一锚机与第二锚机分别进行交错将锚抛掷,保持一只锚机进行起锚、抛锚时,对另一个锚机已抛的锚进行收绞,由起锚艇牵引船体持续前进。

进一步地,锚机包括底脚、支撑板、主轴、卷筒、大齿轮、小齿轮、离合器、刹车装置,底脚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主轴,主轴上套设有卷筒,卷筒上盘绕有钢丝绳。

进一步地,所述卷筒的一侧设置有大齿轮,大齿轮固定套设在主轴上,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连接,小齿轮的齿轮轴与离合器的输出轴连接,主轴的一端与刹车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卷筒的出绳位置处设置有水平托轮,水平托轮具有入绳口与出绳口,入绳口设置在水平托轮的上端,出绳口设置在水平托轮的左侧端,水平托轮的托部的横截面为树叉形状,托部具有第一支部与第二支部,第一支部与第二支部之间构成一托举住钢丝绳的凹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托轮由底座支撑固定,底座焊接在甲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锚机上的锚包括锚杆、卸扣与锚爪,锚杆的上端通过插销可拆卸连接有卸扣,锚杆的下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锚爪,锚爪与锚杆转动连接,锚爪的爪部相对于锚杆向外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爪部的外侧面为平面,爪部的内侧面为曲面,爪部的顶端面为倾斜面,爪部的顶端面与外侧面的连接处高于爪部的顶端面与内侧面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敷缆船上设置两个出锚点,通过起锚艇对一只锚机进行起锚、抛锚时,对另一个锚机已抛的锚进行收绞,如此反复,保证任何时刻都是一个锚起、抛,另一个锚收绞的状态,从而达到船舶前进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锚机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锚机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水平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水平托轮的剖视图。

图6是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敷缆船行进装置,包括船体1、扒杆2、第一出锚点3、第二出锚点4、第一锚机、第二锚机、底脚5、支撑板6、主轴7、卷筒8、大齿轮9、小齿轮10、离合器11、刹车装置12、水平托轮13、入绳口14、出绳口15、托部16、第一支部17、第二支部18、锚杆19、卸扣20、锚爪21。

船体1的一侧固定有扒杆2,扒杆2与埋设犁连接,在船体1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出锚点3与第二出锚点4,第一出锚点3与第二出锚点4设置在扒杆2的对侧。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出锚点3连接,第二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二出锚点4连接,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与第一锚机连接,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与第二锚机连接。第一锚机与第二锚机设置在起锚艇上,通过对第一锚机进行起锚或抛锚时,第二锚机将已抛的锚进行收绞,当第二锚机进行起锚或抛锚时,第一锚机将已抛的锚进行收绞,第一锚机与第二锚机分别进行交错将锚抛掷,始终保持一台锚机受力,另一台锚机释放,第一锚机与第二锚机收放的速度根据敷缆的速度进行设置,一般控制在6-9m/s。

第一锚机与第二锚机的结构相同,以第一锚机为例,如图2、3所示,底脚5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6,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主轴7,主轴7上套设有卷筒8,卷筒8上盘绕有钢丝绳。卷筒8的一侧设置有大齿轮9,大齿轮9固定套设在主轴7上,大齿轮9与小齿轮10啮合连接,小齿轮10的齿轮轴与离合器11的输出轴连接,主轴7的一端与刹车装置12连接。通过大齿轮9与小齿轮10的配合,卷筒8转动。

为例防止钢丝绳下垂,在卷筒8的出绳位置处设置有水平托轮13,如图4、5所示,水平托轮13具有入绳口14与出绳口15,入绳口14设置在水平托轮13的上端,出绳口15设置在水平托轮13的左侧端,水平托轮13的托部16的横截面为树叉形状,托部16具有第一支部17与第二支部18,第一支部17与第二支部18之间构成一凹部,凹部能够托举住钢丝绳。水平托轮13由底座支撑固定,底座焊接在甲板上。

如图6所示,锚机上的锚包括锚杆19、卸扣20与锚爪21,锚杆19的上端通过插销可拆卸连接有卸扣20,锚杆19的下端通过转动轴连接有锚爪21,锚爪21与锚杆19转动连接,锚爪21的爪部向外倾斜设置,爪部的外侧面22为平面,爪部的内侧面23为曲面,爪部的顶端面24为倾斜面,爪部的顶端面24与外侧面22的连接处高于爪部的顶端面24与内侧面23的连接处,爪部的设置使得锚爪21具有较大的抓持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