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部槽型开口的多功能海洋工程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5732发布日期:2019-01-22 23:13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部槽型开口的多功能海洋工程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尾部槽型开口的多功能的海洋工程船。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不断加大开发、利用、保护、管控海洋方面的力度,各种海上装备、设施逐步投入使用,如海上特型装备、平台、人工岛礁等。

海上装备、设施,尤其是新型海上装备,其建造、运输、安装、运维、回收过程通常涉及多种功能设备,目前,由于缺乏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海洋工程船,部分海上装备的运输安装及运维往往需要多型海上装备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不但建设效率低、成本高,而且也不便于服役期的运营维护及后期的回收,难以满足大规模、远距离的海上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海上装备、设施保障需求,克服当前运输、安装、运维及回收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海上起重、运输、拖带、操锚、供应、维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海洋工程船,以达到提高海上作业效率,降低成本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的海洋工程船,包括尾部槽型开口船体,船体上设置海工吊机、尾部推进器、侧向推进器、锚绞机、拖缆机、系固装置、可伸缩舷梯滚筒、鲨鱼钳等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体为直立型船艏,封闭式上层建筑,方形船尾,尾部中间设槽型开口,吊机靠近船尾布置;

所述船艏为直立型艏柱,艏柱与船体底部及上层建筑连接区用弧形曲面光滑过渡,上层建筑逐层向后收缩,采用流线型封闭式外壳;

所述船尾槽型开口,后端开敞,前端为圆弧形,开口区可布置特型海上装备;船尾底部为向后上方倾斜再折为水平的结构形式,船尾下方预留安装船尾推进器的空间;船尾处可设置尾鳍,也可不设置尾鳍,具体视推进器实际情况而定;

所述海工吊机具备波浪补偿功能,能够360度回转,设置在船体尾部槽口侧的船体上,有单吊作业和双吊联合作业两种方案:单吊作业方案,仅在槽口一侧船体设置一台吊机;双吊联合作业方案,在槽口两侧船体各设置一台吊机,对称布置;

所述尾部推进器设置在船尾下方,可根据需要在传统机械式推进、混合动力推进和全电力推进三种推进方式中进行选择;

所述侧向推进器设置在船艏底部靠近艏尖舱位置,数量可根据需要配置;

所述锚绞机、拖缆机设置在船中主甲板上;

所述系固装置设置在槽口两侧的主甲板上,为可拆卸式;

所述可伸缩舷梯设置在船体左舷靠近艏部上层建筑位置,舷梯长度可调节,主体可转动;

所述滚筒设置在船体尾部,位于槽型开口两侧船体尾端;

所述鲨鱼钳设置在靠近滚筒位置,位于槽型开口两侧船体主甲板上。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

(1)采用直立型艏柱,增加了船体水线长度,有效减少形状阻力,降低兴波特征,提高船体的适航性;

(2)艏柱与船体底部及上层建筑采用光滑曲面过渡,上层建筑采用向后收缩流线型封闭式外壳,减少了空气及水流阻力,降低了波浪的砰击作用,有利于节约能耗,提高船上的舒适性;

(3)船体尾部设置槽型开口结构,可用于布置特型海上装备(如浮标),为该船拓展运输功能提供了空间;

(4)海工吊机具备波浪补偿功能,可360度回转,保障海上起重作业的稳定性,以及较大的作业面;

(5)槽口两侧系固装置设计为可拆卸式,平时可用于特型装备运输系固,需要时可拆除,为其他作业提供空间(如海上模块运输),增强了工程船使用的灵活性;

(6)可伸缩舷梯的长度和方向可自由调节,为海上平台等设施的登台维护提供便利;

(7)本工程船应用于海上特型装备的运输、安装、运维及回收,可提高作业效率,节约成本,同时,本工程船船具备海上平台安装/拆解与维护、海上起重、操锚(收/放锚)、拖带等拓展功能,在海洋工程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可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海上浮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布置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吊方案总布置平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吊方案艉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吊方案总布置平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吊方案总布置艉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海上模块运输平面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海上模块运输艉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特征、技术方案及实现目的与成效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多功能的海洋工程船如图2、3、4、5、6、7、8所示,包括尾部槽型开口船体2,船体2的艏部为直立型艏柱3,上层建筑4位于船体2艏部上方,船体尾部设置槽型开口区14;船体2上设置海工吊机5、尾部推进器6、艏部侧向推进器7、锚绞机8、拖缆机9、伸缩舷梯10、系固装置11、滚筒12、鲨鱼钳13等主要设备,还有杂货吊15等辅助设备;

所述直立型艏柱3如图2所示,与船体2底部及上层建筑4间用光滑曲面过渡,增加了水线长度,有效减小形状阻力,降低船体兴波特征,有利于提高航行性能;

所述上层建筑4如图2所示,采用向后收缩流线型封闭式外壳,有利于减少空气及水流阻力,降低波浪的砰击作用,节约能耗,提高舒适性;

所述船体2如图2所示,为方形船尾,船体尾部设置槽型开口区14,开口区可用于布置海上特型装备(如浮标1)需要,拓展海上运输功能;

所述海工吊机5如图2、3、4、5、6、7、8所示,设计有单吊作业和双吊联合作业两种方案,具有主动波浪补偿功能,可360度回转,设置在槽口侧船体甲板上,能够保障海上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覆盖较大的作业面;

所述尾部推进器6如图2、4、6、8所示,设置在船尾底部,为船舶航行提供驱动力;

所述艏部侧向推进器7设置在船艏底部靠近艏尖舱位置,可为船体提供侧向推力,提高船体的操纵性能;

所述锚绞机8、拖缆机9如图2、3、5、7所示,设置在船中甲板上,主要用于锚链/缆的收/放;

所述可伸缩舷梯10如图2、3、5、7所示,设置在船体左舷靠近艏部上层建筑位置,具有主动波浪补偿功能,主体可转动,可保障登台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所述系固装置11如图2、3、4、5、6、7所示设置在槽口两侧的主甲板上,用于海上特型装备运输过程中的系固,为可拆卸式,为其他作业提供空间(如海上模块16运输),增加了工程船使用的灵活性;

所述滚筒12如图2、3、4、5、6、7、8所示,设置在船体尾部,位于槽型开口两侧船体尾端,在收/放过程中为锚链/缆提供支撑,并减少磨损;

所述鲨鱼钳13如图3、5、7所示设置在靠近滚筒位置,位于槽型开口两侧船体主甲板上,用于操锚过程中锚链的临时固定,并限制锚链/缆的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