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垃圾清理装置中的驱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1452发布日期:2019-06-13 10:42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漂浮垃圾清理装置中的驱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垃圾清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漂浮垃圾清理装置中的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中垃圾的容忍度越来越低。日常生活中,城市中的清洁工会清洁马路地面上的垃圾,河道清理工会依靠船只清理河面上的漂浮垃圾,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大。

现有技术中,对于河面、湖面上的漂浮垃圾还没有能够进行自动化清理的设备,基本上全都需要人工清理,效率低,受制因素多。一些简单的清理装置能够用来实现一定的河面、湖面清理功能,如装载岸边的漂浮物清理器,但这些装置位置固定,作业范围小,清理能力有限。

基于以上一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漂浮垃圾清理装置,具体是对漂浮垃圾清理装置中的驱动组件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漂浮垃圾清理装置中的驱动组件,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动力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漂浮垃圾清理装置中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为圆柱状结构,该驱动组件通过连杆连接在动力桶上;所述动力桶中设有可取出的蓄电池,所述动力桶的侧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上设有电机驱动的叶轮;所述蓄电池给电机供电。

本实用新型中,叶轮转动可以驱动清理装置自动在河道、湖面上运动,自动清理漂浮垃圾,同时出水口方向的出水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反,也起到推动作用,节省电量。一段时间后,清理工人可以将网兜取出,倒出其中的垃圾,同时换上新的蓄电池,让其再自动工作。

作为优选,动力桶中,所述蓄电池置于内腔中,所述内腔的上部分别设有内盖和外盖,所述内盖和外盖与动力桶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圈,防水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内盖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抵住蓄电池的垫块,用于使蓄电池安装牢固,不会晃动抖动,影响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内腔中设有内框体,所述内框体的上沿形成有储水槽,用于阻挡可能进入到内腔中的水,避免电池与水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内框体的底部设有下垫块和导电触头,分别起到定位、避震和导电作用。

作为优选,驱动组件中,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轴承和隔水圈后与叶轮连接。

作为优选,驱动组件中设有用于调节浮力的水腔,可根据需要选择加入水量,调节浮力,使清理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漂浮垃圾清理装置中的驱动组件,自动化程度高,使清理装置在河道、湖面上移动方便,效率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避免了人工清理时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清理装置的底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清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清理装置的顶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清理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清理装置的立体图二。

图6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清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清理桶的内部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9为清理桶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10为网兜的示意图。

图11为动力桶的内部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13为图11中C区域的放大图。

图14为分解状态的动力桶的示意图。

图15为驱动组件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5,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一种漂浮垃圾清理装置,包括组件板1,所述组件板1上固定有若干个清理桶2和一个动力桶3,还包括驱动组件4,具体为以下结构。

清理桶,如图7、8、9、10,所述清理桶2为圆柱状结构,清理桶2中设有可取出的网兜22,所述网兜22的上沿固定在网兜圈21上,所述网兜圈21卡在清理桶2内壁上部的卡台27上,取拿方便;所述网兜22的下部设有可取出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包括置于上层的第一过滤板23和置于下层的第二过滤板25,所述第一过滤板23的孔隙大于第二过滤板25的空隙,第一过滤板23和第二过滤板25之间通过阻隔圈24分离,用于容纳污物,第一过滤板23和第二过滤板25分别用于过滤不同大小的杂质,过滤效果好,防止管道堵塞;所述清理桶2的底部设有抽水管28。

动力桶,如图11、12、13、14,所述动力桶3中设有可取出的蓄电池33,具体的,所述蓄电池33置于内腔中,所述内腔的上部分别设有内盖32和外盖31,所述内盖32和外盖31与动力桶3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圈30,防水效果好;所述内盖32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抵住蓄电池33的垫块321,用于使蓄电池安装牢固,不会晃动抖动,影响供电。此外,所述内腔中设有内框体34,所述内框体34的上沿形成有储水槽341,用于阻挡可能进入到内腔中的水,避免电池与水接触,所述内框体34的底部设有下垫块343和导电触头342。所述动力桶3的下部设有抽水泵35,所述抽水管28与抽水泵35的进水端相通,所述清理桶2的侧部设有出水口36;所述动力桶3的侧部设有连杆42,所述连杆42上固定有驱动组件4。

驱动组件4,如图15,所述驱动组件4设于清理装置的两侧,且固定在清理桶2的外壁上增加牢固度。所述驱动组件4上设有电机44驱动的叶轮41;所述蓄电池33给抽水泵35、电机44供电;清理装置置于水中时,所述清理桶2的上沿低于水平面。此外,驱动组件4中,所述电机44的转轴45穿过轴承46和隔水圈47后与叶轮41连接,隔水圈47可以为常规的橡胶、塑料防水圈等,并且,驱动组件4中设有用于调节浮力的水腔422,可根据需要选择加入水量,调节浮力,使清理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力桶3中还设有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电机、抽水泵的工作,相应的,控制电路中可以对清理装置的工作时间、工作路径进行设定,使其能够更加自动化的工作。本实用新型中,电机、抽水泵的控制方式及相关控制电路为常规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组件板1上通过绳81连接有浮块8,可以为泡沫、空心皮球等,该浮块8不影响正常工作,但能防止清理装置故障后沉入水中,也能起到提醒标识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清理装置工作时,将干净的过滤板、阻隔圈24、网兜22放入到清理桶2中,将蓄电池33放入到动力桶3中,蓄电池33下部的正负极与导电触头342接触实现电连接,接着将内盖32和外盖31盖上后实现密封。将准备好后的清理装置放入到水中,清理桶的上沿低于水平面,水能够不断流入到清理桶2中,接着开启开关,抽水泵35工作,开始不断抽水,驱动组件4中的电机44工作使清理装置移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组件板起到定位和调节浮力的作用,将清理装置放在水中之后,装置悬浮或漂浮在水中,此时清理桶2的上沿低于水平面约1-3cm,此时表面水会进入到清理桶2中,同时抽水泵35将水抽出,只留下漂浮垃圾被收纳在网兜22中,达到清理的目的。叶轮转动可以驱动清理装置自动在河道、湖面上运动,自动清理漂浮垃圾,同时出水口方向的出水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反,也起到推动作用,节省电量。一段时间后,清理工人可以将网兜取出,倒出其中的垃圾,同时换上新的蓄电池,让其再自动工作。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湖面上的漂浮垃圾清理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清理效果好,效率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避免了人工清理时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