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板通舱孔快速封堵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028发布日期:2019-06-19 00:5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板通舱孔快速封堵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堵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甲板通舱孔快速封堵工具。



背景技术:

一些特殊功能的船舶需要在甲板上开孔,用于钢缆或其他缆从舱内导出舱外,从而完成一些提升作业,由于船舶结构和船舶安全规范的要求,该通舱孔需要在恶劣海况时关闭,防止海水由通舱孔进入舱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通舱孔在作业时需要打开进行作业。因此,每一个通舱孔一般会配置一个水密舱盖,现有的水密舱盖利用螺钉对通舱孔进行封堵,但由于水密舱盖内存在缝隙,甲板上的海水或其他液体会从缝隙进入舱内,损坏舱内的设备以及会对舱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在使用水密舱盖对通舱孔进行封堵或者打开通舱孔的过程中,由于安装空间比较狭小,通舱孔的位置也比较低,不但安装与拆卸都非常不方便,而且还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浪费工作人员过多的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板通舱孔快速封堵工具,其密封性能好且能快速安装与拆卸。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甲板通舱孔快速封堵工具,包括封堵筒体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封堵筒体的顶部,所述顶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封堵筒体的外径,所述顶板的底部与所述封堵筒体的上半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锥形密封橡胶圈,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顶板弹簧挂钩,所述封堵筒体内设置有弹性封堵装置,所述顶板弹簧挂钩与所述弹性封堵装置连接,所述弹性封堵装置用于驱动封堵筒体沿甲板通舱孔的轴向方向运动,以使锥形密封橡胶圈封堵所述甲板通舱孔的内壁与封堵筒体之间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封堵装置包括导向板、第一拉入板、拉入杆、第一弹簧和第一底板,所述导向板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分别与所述封堵筒体的筒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板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入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拉入板挂钩,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弹簧挂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拉入板挂钩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封堵筒体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底板通孔,所述拉入杆包括杆身和与杆身连接的拉入吊环,所述拉入吊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底板通孔的外径,所述杆身穿过所述第一底板通孔后与所述第一拉入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封堵装置还包括第一示位杆,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示位杆通孔,所述第一示位杆穿过所述第一示位杆通孔后与所述第一拉入板连接,所述第一示位杆上设置有第一示位杆刻度盘。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拔出吊环。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封堵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二拉入板、第二弹簧和第二底板,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分别与所述封堵筒体的筒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拉入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拉入板挂钩,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弹簧挂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入板挂钩连接,所述第二拉入板的底部连接有锁紧部件,所述第二拉入板通过锁紧部件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件包括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有第二底板通孔,所述锁紧螺杆穿过所述第二底板通孔后通过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封堵装置还包括第二示位杆,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有第二示位杆通孔,所述第二示位杆穿过所述第二示位杆通孔后与所述第二拉入板连接,所述第二示位杆上设置有第二示位杆刻度盘。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底板通孔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板的外径大于所述顶板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拔出吊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顶板的底部与所述封堵筒体的上半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锥形密封橡胶圈,设置有锥形密封橡胶圈能很好地满足水密封性的要求,保证甲板面的海水不会从通舱孔流进舱内,保证船舶的安全;使用简单,装拆方便,在将钢缆收回到舱内的过程中,将该快速封堵工具与钢缆连接,回收钢缆的时候即可同步完成封堵,并将该工具用钢缆固定在通舱孔上,快速封堵工具底部的示位杆可以方便的指示工具受到的拉力,从而保证水密;需要打开通舱孔时,将拔出吊环与外部的钢缆或尼龙绳连接,使用小型设备将快速封堵工具拉出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封堵甲板通舱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封堵甲板通舱孔时的分体示意图。

图中:1-封堵筒体、2-顶板、3-锥形密封橡胶圈、4-顶板弹簧挂钩、21-第一拔出吊环、22-第二拔出吊环、512-第一拉入板、514-第一弹簧、515-第一底板、516-第一拉入板挂钩、517-第一示位杆、522-第二拉入板、523-第二弹簧、524-第二底板、525-第二拉入板挂钩、527-第二示位杆、5111-第一导向板、5112-第二导向板、5131-杆身、5132-拉入吊环、5151-第一底板通孔、5152-第一示位杆通孔、5171-第一示位杆刻度盘、5211-第一固定板、5212-第二固定板、5241-第二底板通孔、5242-第二示位杆通孔、5261-锁紧螺杆、5262-锁紧螺母、5271-第二示位杆刻度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甲板通舱孔快速封堵工具,包括封堵筒体1和顶板2,所述顶板2设置在所述封堵筒体1的顶部,所述顶板2的外径大于所述封堵筒体1的外径;优选地,封堵筒体1的外径小于甲板通舱孔的内径,顶板2的外径大于甲板通舱孔的外径,由于在快速封堵工具封堵甲板通舱孔的过程中,顶板2起到卡紧甲板通舱孔的作用,如果顶板2的外径小于甲板通舱孔的外径,则在外力的作用下,整个快速封堵工具会被拉至舱内,无法起到封堵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顶板2的底部与所述封堵筒体1的上半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锥形密封橡胶圈3,设置有锥形密封橡胶圈3能很好地满足水密封性的要求,保证甲板上的海水不会从通舱孔流进舱内,保证船舶的安全。

具体地,所述顶板2的底部设置有顶板弹簧挂钩4,所述封堵筒体1内设置有弹性封堵装置,所述顶板弹簧挂钩4与所述弹性封堵装置连接,所述弹性封堵装置用于驱动封堵筒体1沿甲板通舱孔的轴向方向运动,以使锥形密封橡胶圈3封堵所述甲板通舱孔的内壁与封堵筒体1之间的空隙。

具体地,所述弹性封堵装置包括导向板、第一拉入板512、拉入杆、第一弹簧514和第一底板515,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一拉入板512连接,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拉入杆连接,所述第一底板515与所述封堵筒体1连接。

具体地,所述导向板包括第一导向板5111和第二导向板5112,所述第一导向板5111与第二导向板5112分别与所述封堵筒体1的筒壁固定连接;封堵筒体1为圆柱状的封堵筒体,第一导向板5111与第二导向板5112在封堵筒体1内中心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拉入板5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板511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板5112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板5111上设置有供第一拉入板512滑动的第一滑槽,第二导向板5112上设置有供第一拉入板512滑动的第二滑槽。

具体地,所述第一拉入板5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拉入板挂钩516,所述第一弹簧514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弹簧挂钩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拉入板挂钩516连接;所述第一底板515与所述封堵筒体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底板515上设置有第一底板通孔5151,所述拉入杆包括杆身5131和与杆身5131连接的拉入吊环5132,所述拉入吊环513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底板通孔5151的外径,所述杆身5131穿过所述第一底板通孔5151后与所述第一拉入板512连接。

具体地,所述弹性封堵装置还包括第一示位杆517,所述第一底板515上设置有第一示位杆通孔5152,所述第一示位杆517穿过所述第一示位杆通孔5152后与所述第一拉入板512连接,所述第一示位杆517上设置有第一示位杆刻度盘5171,第一示位杆517上的第一示位杆刻度盘5171可以方便的指示出快速封堵工具受到的拉力大小,从而保证水密。

具体地,所述顶板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拔出吊环21,在打开快速封堵工具时,可以用小型设备从反方向拉动第一拔出吊环21,打开非常方便。

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甲板上的钢缆使用完毕后,需要将钢缆从甲板收回,即在关闭通舱孔的情况下,将钢缆收回。首先,将拉入吊环5132放入通舱孔内,并将钢缆与拉入吊环5132连接,然后用绞车将钢缆慢慢回收,钢缆在回收的过程中拉动拉入吊环5132向下移动,拉入吊环5132与杆身5131连接,在杆身5131、第一拉入板512和第一弹簧514的作用下,封堵工具被慢慢拉入通舱孔内,从而使锥形密封橡胶圈3封堵甲板通舱孔的内壁与封堵筒体1之间的空隙。第一示位杆517上的第一示位杆刻度盘5171可以方便的指示出快速封堵工具受到的拉力大小,从而保证水密,锥形密封橡胶圈3发挥水密的作用,使之满足船舶的安全要求。在需要打开通舱孔的情况下,将第一拔出吊环21与外部的钢缆或尼龙绳连接,使用小型设备将快速封堵工具拉出即可。

实施例2:

如图3-5所示,一种甲板通舱孔快速封堵工具,包括封堵筒体1和顶板2,所述顶板2设置在所述封堵筒体1的顶部,所述顶板2的外径大于所述封堵筒体1的外径;优选地,封堵筒体1的外径小于通舱孔的内径,顶板2的外径大于通舱孔的外径,由于在快速封堵工具封堵通舱孔的过程中,顶板2起到卡紧通舱孔的作用,如果顶板2的外径小于通舱孔的外径,则在外力的作用下,整个快速封堵工具会被拉至舱内,无法起到封堵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顶板2的底部与所述封堵筒体1的上半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锥形密封橡胶圈3,设置有锥形密封橡胶圈3能很好地满足水密封性的要求,保证甲板上的海水不会从通舱孔流进舱内,保证船舶的安全。

具体地,所述顶板2的底部设置有顶板弹簧挂钩4,所述封堵筒体1内设置有弹性封堵装置,所述顶板弹簧挂钩4与所述弹性封堵装置连接。

具体地,所述弹性封堵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二拉入板522、第二弹簧523和第二底板524,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拉入板522连接,所述第二底板524与所述封堵筒体1连接。

具体地,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5211和第二固定板5212,所述第一固定板5211与第二固定板5212分别与所述封堵筒体1的筒壁固定连接;封堵筒体1为圆柱状的封堵筒体,第一固定板5211与第二固定板5212在封堵筒体1内中心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具体地,所述第二拉入板5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521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5212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板5211上设置有供第二拉入板522滑动的第三滑槽,第二固定板5212上设置有供第二拉入板522滑动的第四滑槽。

具体地,所述第二拉入板52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拉入板挂钩525,所述第二弹簧523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弹簧挂钩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入板挂钩525连接,所述第二拉入板522的底部连接有锁紧部件,所述第二拉入板522通过锁紧部件与所述第二底板52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件包括锁紧螺杆5261和锁紧螺母5262,所述第二底板524上设置有第二底板通孔5241,所述锁紧螺杆5261穿过所述第二底板通孔5241后通过锁紧螺母5262与所述第二底板524连接。

具体地,所述弹性封堵装置还包括第二示位杆527,所述第二底板524上设置有第二示位杆通孔5242,所述第二示位杆527穿过所述第二示位杆通孔5242后与所述第二拉入板522连接,所述第二示位杆527上设置有第二示位杆刻度盘5271,第二示位杆527上的第二示位杆刻度盘5271可以方便的指示出快速封堵工具受到的拉力大小,从而保证水密。

具体地,所述锁紧螺母526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底板通孔5241的外径,这样能使锁紧螺杆5261与锁紧螺母5262能更好地锁紧第二底板524。

具体地,所述第二底板524的外径大于所述顶板2的外径,第二底板524的外径较大能方便快速封堵工具卡紧通舱孔。

具体地,所述顶板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拔出吊环22,在打开快速封堵工具时,可以用小型设备从反方向拉动第二拔出吊环22,打开非常方便。

实施例2的使用方法:

如图4-5所示,甲板上的钢缆使用完毕后,需要将钢缆从甲板收回,即在关闭通舱孔的情况下,将钢缆收回。首先,找到对应甲板的通舱孔,将快速封堵工具打开,然后将快速封堵工具的第二底板524和锁紧螺母5262拆下,再将快速封堵工具穿过通舱孔慢慢进入通舱孔内,再之后将第二底板524与锁紧螺母5262对快速封堵工具进行安装,并用锁紧螺母5262施加锁紧力,从而使锥形密封橡胶圈3封堵甲板通舱孔的内壁与封堵筒体1之间的空隙,第二示位杆527上的第二示位杆刻度盘5271可以方便的指示出快速封堵工具受到的拉力大小,并间接判断水密程度,锥形密封橡胶圈3发挥水密的作用,使之满足船舶的安全要求。在需要打开通舱孔的情况下,将第二拔出吊环22与外部的钢缆或尼龙绳连接,使用小型设备将快速封堵工具拉出即可。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