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层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6228发布日期:2019-06-21 23:48阅读:1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层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船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层底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自诞生之日起,在货舱区域双层底结构一直保持着每个集装箱箱脚下设置底部纵桁的形式,如图3所示,其纵桁位于集装箱箱脚之下,纵桁间距一般为2.52m。底部纵桁板上设置纵骨和扶强材,并在适当的位置布置必要的减轻孔或通孔,以及流水孔、透气孔,如图4所示,其结构较为复杂,工艺繁复,增加了空船重量,且靠近舷侧的底部纵桁上的应力水平较低,对该处结构的支撑效率并不高。

综上,现有超大型集装箱船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工艺复杂制作困难;2.空船重量较重;3.靠近舷侧的底部纵桁上的应力水平较低。

因此,针对现有超大型集装箱船工艺复杂制作困难、空船重量较重以及靠近舷侧的底部纵桁上的应力水平较低等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超大型集装箱船工艺复杂制作困难、空船重量较重以及靠近舷侧的底部纵桁上的应力水平较低等问题,提供了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层底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层底结构,包括外底板1、设置于所述外底板1正上方的内底板2以及集装箱船外壳3,所述集装箱外壳3、外底板1以及内底板2构成压载舱6,所述内底板2上均布有若干用于固定集装箱7的肋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板1的上端面和所述内底板2的下端面均等间距垂直设有若干纵骨4;所述压载舱6内从左至右等间距设有若干横舱壁5,若干所述横舱壁5之间的距离为5-7m。

进一步地,设置于所述外底板1的上端面的若干所述纵骨4与设置于所述内底板2下端面的若干所述纵骨4之间上下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外底板1在靠近船中区域的厚度相较于所述外底板1其他位置厚5%-15%。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横舱壁5之间的设置于所述外底板1的上端面和所述内底板2的下端面的若干所述纵骨4的数量为5-7个。

进一步地,所述肋板8为月牙形肋板或矩形肋板。

进一步地,所述肋板8通过与所述集装箱7的箱脚接触来固定所述集装箱7。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层底结构,应用于20000TEU及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线型变化较小,货舱里箱位布置保持一致的平行中体区域内的双层底结构上,在所述的双层底结构中,内壳与压载舱靠近舷侧的底部纵桁减少且优化布置,取消纵桁布置改为设置普通纵骨。

本实用新型通过规范计算和舱段有限元计算,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一个货舱可以减重0.2%左右,双层底区域的施工工艺量可以减少30%左右,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和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层底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层底结构的A-A剖面图;

图3为现有集装箱船双层底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现有集装箱船双层底结构的A-A剖视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外底板,2-内底板,3-集装箱船外壳,4-纵骨,5-横舱壁,6-压载舱,7-集装箱,8-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

如图1-2所示,包括外底板1、设置于外底板1正上方的内底板2以及集装箱船外壳3,集装箱外壳3、外底板1以及内底板2构成压载舱6,内底板2上均布有若干用于固定集装箱7的肋板8,其特征在于,外底板1的上端面和内底板2的下端面均等间距垂直设有若干纵骨4;压载舱6内从左至右等间距设有若干横舱壁5,若干横舱壁5之间的距离为5-7m。

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2所示,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外底板1的上端面的若干纵骨4与设置于内底板2下端面的若干纵骨4之间上下对齐。

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2所示,外底板1在靠近船中区域的厚度相较于外底板1其他位置厚5%-15%,根据DNV-GL最新规范,船体梁纵向合成应力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MSW为静水弯矩,Mwv-LC为垂向波浪弯矩,Mwh-LC为水平波浪弯矩,ZA为剖面模数,IZ为关于垂向轴的惯性矩,σst为静水翘曲应力,σwt-LC为波浪翘曲应力。

所以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本新型双层底结构由于取消了部分横舱壁结构,导致底部剖面模数有所减小,需要通过增加外底板1板厚来提高剖面模数,使应力水平和屈曲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外底板在靠近船中的区域相较于周边平均板厚增加5%~15%。

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2所示,若干横舱壁5之间的设置于外底板1的上端面和内底板2的下端面的若干纵骨4的数量为5-7个。

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2所示,肋板8为月牙形肋板或矩形肋板。

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2所示,肋板8通过与集装箱7的箱脚接触来固定集装箱7。

本实用新型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层底结构针对现有超大型集装箱船工艺复杂制作困难、空船重量较重以及靠近舷侧的底部纵桁上的应力水平较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规范计算和舱段有限元计算,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一个货舱可以减重0.2%左右,双层底区域的施工工艺量可以减少30%左右,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和控制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层底结构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