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助航船舶后桅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8342发布日期:2019-09-13 22:4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风帆助航船舶后桅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帆助航船舶基础设施建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帆助航船舶后桅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环保型船舶愈发受到市场青睐,硬质升力型风帆可高效地利用清洁的风能,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船舶领域。如图8所示,为了获得可观的助推效果,风帆的面积和高度往往很大,常规设计船舶的后桅灯布置在罗经甲板雷达桅上,导致后桅灯的灯光在相当范围内会被风帆遮挡,照明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风帆遮挡后桅灯灯光,影响照应效果的难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帆助航船舶后桅照明装置,包括两根桅杆、套接在所述桅杆上的风帆,以及后桅灯,两根所述桅杆顶端铰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桅灯座,所述桅灯座安装有后桅灯。所述横梁底部间隔的设有第一轴承,所述桅杆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轴承的间隔相匹配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横梁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工字梁、箱型剖面或者椭圆剖面。

优选的是,所述横梁的内部间隔的设有加强筋肋。

优选的是,所述横梁与所述桅灯座之间加设有立柱。

优选的是,所述横梁采用轻质型材。

本发明结构重量轻,结构简单方便施工,且避免了因桅杆升降变形对桅灯的影响。本发明可保证后桅灯始终在风帆上方,不会受到遮挡。

附图说明

图1是风帆助航船舶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是风帆助航船舶后桅照明装置在图1中C处平面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风帆助航船舶后桅照明装置的主视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4是风帆助航船舶后桅照明装置在图3中D处平面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风帆助航船舶后桅照明装置的俯视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6是风帆助航船舶后桅照明装置在A-A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风帆助航船舶后桅照明装置在B-B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原风帆助航船舶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1、桅杆;2、风帆;3、后桅灯;4、横梁;5、桅灯座;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螺栓;9、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包括两根桅杆1、套接在所述桅杆1上的风帆2,以及后桅灯3,两根所述桅杆1顶端铰接有横梁4,所述横梁4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工字梁、箱型剖面或者椭圆剖面,所述横梁4的内部间隔的设有加强筋肋,所述横梁4采用轻质型材,如铝合金或玻璃钢等轻质型材,在保证强度条件下有效的减轻结构重量。所述横梁4上设有桅灯座5,所述桅灯座5安装有后桅灯3,所述横梁4与所述桅灯座5之间加设有立柱9。所述横梁4底部间隔的设有第一轴承6,所述桅杆1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轴承6的间隔相匹配的第二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6与所述第二轴承7通过螺栓8连接。

本发明利用了风帆桅杆,本发明的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后桅灯布置形式,利用风帆桅杆解决了后桅灯的照明范围被遮挡的问题,结构简单方便施工,且避免了变形影响。后桅灯座5布置在横梁4的上方且横梁4随风帆桅杆同步升降,必要时可加立柱5,保证后桅灯始终在风帆的上方,不会受到遮挡。横梁4采用铝合金或玻璃钢等轻质型材,剖面采用工字梁、箱形或椭圆形剖面形式,可以在保证强度条件下有效的减轻结构重量;第一轴承6和与之匹配的第二轴承7和螺栓8组成的铰接连接形式可保证在发生部分变形以及桅杆升降不同步情况下的结构安全。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风帆遮挡后桅灯的问题,避免因为增加风帆导致船舶布置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风险,使得风帆助航在船舶领域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在保证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以简单的结构满足布置需要,降低船舶建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