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前进方向撞击碰撞预警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8338发布日期:2019-09-13 22:48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前进方向撞击碰撞预警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预警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船舶前进方向撞击碰撞预警防护装置,属于船舶航行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岛屿岸线1.4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因此我国的船舶运输行业发展较好,国内很多运输线都走水路,因此不断开发了许多陌生新的航线,水域有深有浅,在开发航线时对水域情况了解不够,存在风险,内陆浅水水域内可能会存在水底的石块,南部沿海的浅水水域存在大量珊瑚礁,这些都是造成船只搁浅或撞船事故的原因之一。

如专利号为201721276943.2的一种游艇的防触礁装置,包括船体和防触礁机构,防触礁机构 设置在船体下部,所述防触礁装置由高强度基板、高弹性缓冲层和外壳部件组成,高强度基板在最内层紧贴船体,高弹性缓冲层作为中间层固定安装在高强度基板外侧,外壳部件固定安装在高弹性缓冲层外侧,该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发生触礁事故时瞬间产生的冲击力可以由高弹性缓冲层内陷分散,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初次撞击时礁石对船体的破坏;高弹性缓冲层在受到撞击产生内陷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即弹力,弹力可以进一步抵消游艇船体所受到的冲击力,并可以使船体通过高弹性缓冲层的回复力使得船体稍微离开礁石;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信号,传导至驾驶舱处,或将压力传感器连接游艇引擎的制动装置,可使得游艇迅速停下,避免在撞击后强行启动游艇造成的二次损伤;防触礁机构较之现有技术中的船舶缓冲结构更加美观,在水下的阻力更小,实用性更强;该实用新型虽然可以达到上述防护效果,对船只的损坏减到最低,但此时船只已经深入触礁群,在转向或倒船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发生触礁,存在不可预知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船舶前进方向撞击碰撞预警防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舶前进方向撞击碰撞预警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在船舶船头的主梁,所述主梁朝向船舶前进方向设置,主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轨,导轨沿主梁长度方向设置,主梁靠近船头的一端的侧边设置有固定座,导轨上设置有滑动座,主梁的外端部具有挡板,挡板与滑动座之间设置有拉簧,滑动座在拉簧牵引的静止状态下与固定座距离最远,所述固定座下部设置有第一折臂,滑动座下部设置有第二折臂,第一折臂的一端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折臂的一端与滑动座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一折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折臂的另一端相互横向铰接,第一折臂与第二折臂之间最大夹角小于180°,所述第二折臂远离船头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圈。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臂和第二折臂位于水面下,主梁位于水面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梁两侧的两个弹性圈并列的宽度大于船只的宽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圈位于水面下,弹性圈内置提供上浮力的气囊,弹性圈的外围一周设置有滚球体。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臂与第二折臂之间的铰接点位置设置有红外警示灯。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梁为可拆卸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船舶前进方向撞击碰撞预警防护装置,在浅水水域航行时,特别是夜间航行时,可提供较安全的预警防护措施,如在水域内的水底有石块或珊瑚礁等障碍物时,可以由弹性圈接触后,带动第一折臂与第二折臂相互折叠,给予缓冲力,避免船只直接撞击而损坏船只,引起人员伤亡,通过船只左右侧的第一折臂与第二折臂相互折叠,也可得知障碍物是存在船舶的左侧或右侧,为改变航行方向提供参考,保持船只始终能和暗礁群存在一定距离,不会使船只深入暗礁区域,带来潜在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其中,1-主梁,2-导轨,3-固定座,4-滑动座,5-拉簧,6-第一折臂,7-第二折臂,8-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弹性圈,11-滚球体,12-红外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法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活动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船舶前进方向撞击碰撞预警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在船舶船头的主梁1,所述主梁1朝向船舶前进方向设置,主梁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轨2,导轨2沿主梁1长度方向设置,主梁1靠近船头的一端的侧边设置有固定座3,导轨2上设置有滑动座4,主梁1的外端部具有挡板,挡板与滑动座4之间设置有拉簧5,滑动座4在拉簧5牵引的静止状态下与固定座3距离最远,所述固定座3下部设置有第一折臂6,滑动座4下部设置有第二折臂7,第一折臂6的一端与固定座3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与固定座3和第一折臂6转动连接,第二折臂7的一端与滑动座4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与滑动座4和第二折臂7转动连接,第一折臂6的另一端与第二折臂7的另一端相互横向铰接,第一折臂6与第二折臂7之间最大夹角小于180°,保持第一折臂6和第二折臂7的铰接点始终向外侧移动,所述第二折臂7远离船头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圈10。

当主梁1左侧或右侧的弹性圈10触碰暗礁时,由于船只的冲击力,会压缩该侧的第一折臂6和第二折臂7相对折叠,此时拉簧5则提供回拉力,船上的工作人员根据左侧或右侧的弹性圈10发生移动,便知道该侧具有障碍物,需要向另一侧调转船头,弹性圈10接触障碍物时,滑动座4在导轨2上移动,拉簧5拉长,当船只的冲击力消除后,拉簧5收缩,滑动座4和弹性圈10复位,也将船只反推出具有障碍物的水域,便于船只转向。

进一步的,第一折臂6和第二折臂7位于水面下,主梁1位于水面上,这样主梁1就不会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进一步的,所述主梁1两侧的两个弹性圈10并列的宽度大于船只的宽度,保证船只前方的航行路径无障碍物。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圈10位于水面下,弹性圈10内置提供上浮力的气囊,弹性圈10的外围一周设置有滚球体11,弹性圈10内置气囊可以提供一定浮力,与本装置的重力向抵消,避免船只载重,而滚球体11可以保证弹性圈10在接触障碍物时可以顺利的滑过,直接调转船头,减小主梁1与障碍物的撞击力。

在夜晚航行时,可在第一折臂6与第二折臂7之间的铰接点位置设置红外警示灯12,红外警示灯12发生横向移动则说面该侧接触到了障碍物,本发明可根据需要进行安装和拆卸。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