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海洋制氧机重心的自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6958发布日期:2019-04-23 21:3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调节海洋制氧机重心的自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调节海洋制氧机重心的自动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为水上交通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军部队提供各类装备和进行海洋工程设计建造的,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程领域,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船舶制造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工程建设是我国海洋开发战略的基础之一,新世纪高新技术之一的海洋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对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海洋制氧则是海洋工程建设当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海洋制氧机在大型游轮、客轮、航舰的医务及保养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海洋表面受到风和气压的作用,风浪的波形外观奈乱,背风面比迎风面更陡,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涟漪荡漾,他们引起的波动现象有不同的尺度,造成各种波动的周期、波高、波长等波动特性的不同,各自又具有不同的能量范围,对海洋工程结构的作用影响也不同,船体在水中行驶是否能够平稳跟许多因素有关,比如晃动分横摇、纵摇、艏摇(左右方向摇摆叫横摇,前后方向摇摆叫纵摇,船艏左右摇摆叫艏摇),所以海面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给制氧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制约,船体的晃动使得位于船上的制氧机无法保持重心平衡,使得制氧机无法稳定运行,影响制氧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自动调节制氧机重心、平衡效果好的调节海洋制氧机重心的自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调节海洋制氧机重心的自动装置,包括船体和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和制氧机之间设有自动调节重心机构,所述制氧机下端面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制氧机底座,所述自动调节重心机构包括左油缸、右油缸、前油缸、后油缸和油缸连通管,所述左油缸、右油缸、前油缸和后油缸这四个油缸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液压油、活塞油封、活塞、活塞杆、万向联轴器和油缸防脱环,所述左油缸、右油缸、前油缸和后油缸的底面分别与船体固定连接,所述左油缸、右油缸、前油缸和后油缸的下端分别设有液压油出口,所述相邻油缸之间通过油缸连通管相连通,所述活塞油封下端设有液压油,上端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与活塞密封固定连接,上端与活塞杆相连接,所述万向联轴器下端与活塞杆固定连接,上端与制氧机底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制氧机底座上端穿过油缸防脱环与制氧机固定连接,所述油缸防脱环外端与油缸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油缸防脱环内端的口径小于活塞的口径并且油缸防脱环内端的口径大于制氧机底座的宽度,以利于通过四个油缸内部液压油通路串联相通,随着船体晃动,左油缸、右油缸、前油缸和后油缸随着船体晃动,每个油缸位于不同的高低位置,相邻油缸串联相通,不同油缸内液压油的液面会保持水平,故位于低位的油缸内的液面高度会高于位于高位的油缸内的液面高度,液面高的液压油会向上顶起活塞,活塞通过活塞杆和万向联轴器带动制氧机底座向上,液面低的液压油上面的活塞会受重力向下,带动其上的制氧机底座向下,以此通过液压油液面的高和低来补偿油缸所处位置的低和高,在通过万向联轴器的传动和角向补偿作用,使得制氧机始终处于平稳状态,不倾斜。

本发明所述制氧机底座呈倒锥体状,以利于更好的支撑主制氧机。

本发明所述左油缸、右油缸、前油缸和后油缸这四个油缸下端分别设有油缸底座,所述油缸底座上端与油缸固定连接,下端与船体固定连接,所述油缸底座中间设有液压油出口,所述油缸底座一侧设有油缸连通管连接口,所述相邻油缸通过油缸连通管串联相通,油缸连通管两端分别插入油缸底座内并与相邻油缸的液压油出口相连通,以利于船体晃动时,四个液压缸内的活塞杆均受液压油的压力影响而上下移动,利用液压缸内部液压油的液面高低相互补偿来调节制氧机的中心,使得制氧机保持平衡。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能够自动调节制氧机重心、平衡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使用时,船体向左摇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使用时,船体向右摇摆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调节海洋制氧机重心的自动装置,包括船体1和制氧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和制氧机2之间设有自动调节重心机构,所述制氧机2下端面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制氧机底座5,所述自动调节重心机构包括左油缸3、右油缸4、前油缸、后油缸和油缸连通管6,所述左油缸3、右油缸4、前油缸和后油缸这四个油缸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液压油、活塞油封7、活塞8、活塞杆9、万向联轴器11和油缸防脱环10,所述左油缸3、右油缸4、前油缸和后油缸的底面分别与船体1固定连接,所述左油缸3、右油缸4、前油缸和后油缸的下端分别设有液压油出口,所述相邻油缸之间通过油缸连通管6相连通,所述活塞油封7下端设有液压油,上端设有活塞8,所述活塞8下端与活塞密封7固定连接,上端与活塞杆9下端相连接,所述万向联轴器11下端与活塞杆9上端固定连接,上端与制氧机底座5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制氧机底座5上端穿过油缸防脱环10与制氧机2固定连接,所述油缸防脱环10外端与油缸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油缸防脱环10内端的口径小于活塞8的口径并且油缸防脱环10内端的口径大于制氧机底座5的宽度,以利于通过四个油缸内部液压油通路串联相通,随着船体晃动,左油缸、右油缸、前油缸和后油缸随着船体晃动,每个油缸位于不同的高低位置,相邻油缸串联相通,不同油缸内液压油的液面会保持相平,故位于低位的油缸内的液面高度会高于位于高位的油缸内的液面高度,液面高的液压油会向上顶起活塞,活塞通过活塞杆和万向联轴器带动制氧机底座向上,液面低的液压油上面的活塞会受重力向下,带动其上的制氧机底座向下,以此通过液压高和低来补偿油缸所处位置的低和高,在通过万向联轴器的传动和角向补偿作用,使得制氧机始终处于平稳状态,不倾斜。

本发明所述制氧机底座5呈倒锥体状,以利于更好的支撑主制氧机。

本发明所述左油缸3、右油缸4、前油缸和后油缸这四个油缸下端分别设有油缸底座12,所述油缸底座12上端与油缸固定连接,下端与船体固定连接,油缸底座12上端设有液压油,所述油缸底座12中间设有液压油出口,所述油缸底座一侧设有油缸连通管连接口,所述相邻油缸通过油缸连通管6串联相通,油缸连通管6两端分别插入油缸底座内并与相邻油缸的液压油出口相连通,以利于船体晃动时,四个液压缸内的活塞杆均受液压油的压力影响而上下移动,利用液压缸内部液压油的液面高低相互补偿来调节制氧机的中心,使得制氧机保持平衡。

本发明中的左油缸、右油缸、前油缸和后油缸这四个油缸内部设置液压油、活塞密封、活塞和活塞杆,活塞密封起到密封液压油的作用,活塞下端设有活塞密封,上端设有活塞杆,活塞密封、活塞、活塞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中油缸内的活塞密封、活塞和活塞杆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活塞随液压油上下运动可沿着油缸内壁上下移动,随着船体晃动,左油缸、右油缸、前油缸和后油缸因为与船体固定,会随着船体晃动,每个油缸位于不同的高低位置,相邻油缸串联相通,不同油缸内液压油的液面保持水平,故位于低位的油缸内的液面高度会高于位于高位的油缸内的液面高度,液面高的液压油会向上顶起活塞,活塞通过活塞杆和万向联轴器带动制氧机底座向上,液面低的液压油上面的活塞会受重力向下,带动其上的制氧机底座向下,以此通过液压油的高和低来补偿油缸所处位置的低和高,在通过万向联轴器的传动和角向补偿作用,使得制氧机始终处于平稳状态,不倾斜。

如附图,以左油缸和右油缸为例来进一步说明一下,如图2,船体随着海浪向左摇摆时,左油缸和右油缸随着船体向左摇摆,左油缸的位置低于右油缸的位置,因为相邻油缸通过油缸连通管使得液压油相连通,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左油缸和右油缸内的液压油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此时,因为左油缸的位置低于右油缸的位置,故左油缸内的液压油的液面会高于右油缸内液压油的液面,左油缸内液压油上升会推动活塞向上,通过活塞杆和万向联轴器带动左侧的制氧机底座向上运动,带动制氧机左侧上移,同时,右油缸内液压油下降,右油缸内的活塞和活塞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右油缸上端的制氧机底座带动制氧机右侧下移,从而使得制氧机保持水平;如图3,当船体随着海浪向右摇摆时,左油缸和右油缸随着船体向右摇摆,左油缸的位置高于右油缸的位置,因为相邻油缸通过油缸连通管使得液压油相连通,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左油缸和右油缸内液压油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此时,因为左油缸的位置高于右油缸的位置,故左油缸内的液压油液面会低于右油缸内液压油的液面,右油缸内液压油上升会推动活塞向上,通过活塞杆和万向联轴器带动右侧的制氧机底座向上运动,带动制氧机右侧上移,左油缸内液压油下降,左油缸内的活塞和活塞杆受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左油缸上端的制氧机底座带动制氧机左侧下移,从而使得制氧机保持水平;同理,当船体随着海浪向前或向后摇摆时,通过油缸内液压油相连通,前油缸和后油缸内液压油液面在同一水平面,通过液压油的高和低,补偿船体晃动带来的油缸的低和高,从而保持了制氧机的水平,本发明结构简单、自动调节方便快速、大大降低了海浪波动对制氧机的影响。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能够自动调节制氧机重心、平衡效果好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