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及过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45822发布日期:2019-09-21 02:19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及过驳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转运设备,尤其是一种液货或液货过驳运输系统及方法。液货包括液化天然气LNG、液态乙烯LEG、石油气LPG等。



背景技术:

基于罐式集装箱的专用运输已经成为行业热点,罐箱运输灵活多变,可在不借助于专用接收站的情况下,通过海运、江运、河运将此类包装货物直接送往距离客户更近的集装箱港口2.1类危化品码头。同时可以更好的衔接陆运与水运,进行水陆多式联运。

为此,技术人员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案。主要包括离岸式平台系统,例如专利CN107575738提出了一种离岸式平台,这种平台的优点在于工作环境较为稳定,不占用陆地资源,但是缺点在于作为一种离岸固定建筑物,其受地理空间限制、投资非常大、审批严格、审批周期长,同时充装和吊运在同一区域,安全隐患大。在另一种方案中,平台仅作为存储液货,通过管道向转运船输送液货,而不具有充装功能。这种方式的局限性比较大,或者需要较长的管道将其延伸至码头,或者需要转运船本身携带充装设备,而一般充装设备较大,安装在转运船上浪费空间和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的过驳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包括可移动浮式平台,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与单点系泊装置转动连接,第一本体设置有液货罐式集装箱充装及吊装作业区,液货罐式集装箱安装于该作业区;沿液货罐式集装箱充装及吊装作业区的两侧设置有可沿其纵向移动的桥机;所述第一本体设置有充装系统,用于向罐式集装箱内充装液体;

第二本体通过铰链式软连接臂连接于第一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本体设置有液货舱,所述液货舱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延伸至第一本体,并与充装系统连通;

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沿其本体纵向设置的两列作业区,每列作业区包括两个独立的作业单元,每个作业单元之间设置有隔离区;沿作业区的两侧设置有移动轨道,在所述移动轨道上设置有两个桥机;桥机从第一本体的两侧将罐式集装箱转移至罐式集装箱运输船;

当液货散装运输船靠近可移动浮式平台时,第二本体上的液货舱通过管路系统与液货散装运输船连通,将液货转移至散装运输船;

当罐式集装箱运输船靠近可移动浮式平台时,通过第一本体上的桥机将罐式集装箱转移至罐式集装箱运输船。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液货罐式集装箱充装及吊装作业区包括第一区域以及与第一区域间隔设置的第二区域,其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桥机和第二桥机;

当空的罐式集装箱运输船移动至第一区域时,第一桥机将空的罐式集装箱转移至可移动浮式平台,并按照预定的方式堆集;罐式集装箱运输船移动至第二区域;第二桥机将装有液货的罐式集装箱转移至罐式集装箱运输船;与此同时,采用充装装置向第一区域中的罐式集装箱进行充装。

所述罐式集装箱为尾部充装型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固定在罐体周围且组成方形支撑框的架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上下两侧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设置在罐体一侧的自动充装口;所述自动充装口包括焊接于罐体内壁且周向开口的引液管,内套于引液管且一端与引液管末端抵接的弹簧,一端穿过弹簧和引液管末端的引导孔 延伸至罐体内、另一端形成与引液管开放端内径适配的凸起部的挡止件,沿自动充装口外侧焊接并覆盖自动充装口的导向管,转动连接在导向管内壁的推动杆,一端与推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挡止件连接的顶开杆,以及设置在导向管一端的充装接头组件;所述充装接头组件包括固定在导向管端部的密封连接环和螺接管,固定在密封连接环和螺接管之间的密封圈,以及固定在螺接管端部的定位套;所述螺接管与导向管之间嵌合连接并通过法兰连接加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管的端部设置有承压管,所述承压管内设置有单向阀。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开杆的末端设置有挡止凸起,所述导向管内壁固定有挡止块,当顶开杆反向运动至预期位置时,挡止凸起与挡止块抵接,阻挡顶开杆继续反向运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环境监测系统,所述环境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预定海域并形成网格式布局的若干组浮标,安装在浮标上的风速风向传感器、海水流速仪和光谱遥感仪,以及与风速风向传感器和海水流速仪信号连接的数据处理中心;当数据处理中心包括区域海浪短期预测模块,所述区域海浪短期预测模块用于:每隔预定时间接收风速风向传感器、海水流速仪和光谱遥感仪发送的风向、风速、波高、波向、流速和流向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标准化;通过DBN模型训练已标准化的数据,获得训练后的数据,然后通过BP算法对训练后的数据进行参数调优,得到调优参数;经至少三组相邻间隔时间获取的数据处理后,建立风矢量场、第一波矢量场和流矢量场;

每隔预定时间获取海浪视场图像数据,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海浪图像的纹理,确定海浪的波峰线并根据两个连续的波峰线之间的距离计算波长,给每个查找到的波峰编号,并建立波峰场图;下一帧图像开始,查找上一帧图像中出现的波峰并查找新的波峰,对新的波峰进行编号,将新波峰添加到波峰场图,根据新波峰与相邻最近的波峰的方向和图像的间隔时间,建立波峰传播方向矢量图;比较第一波矢量场和波峰传播方向,采用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训练,得到参考数据;根据参考数据对海工平台进行控制,从而使其保持稳定;

当前一帧图像中的波峰与后一帧的波峰出现重叠,且重叠距离小于临界值时,判断为同一波峰,将编号合并。

一种采用上述过驳海工平台的液货过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液货散装船靠近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

步骤二、从液货散装船上将货物依次经由接卸料臂和货物管廊过驳传输至海工平台上的液货舱;

步骤三、通过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上的充装系统,将液货舱内的货物充装至罐式集装箱;

步骤四、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旁靠于海工平台,由桥机将船上的空箱吊装至罐式集装箱堆放充装区;吊运完成后,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移动至另一作业区,通过桥机将满箱吊装至船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进一步为: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设置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桥机和第二桥机,载有空箱的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首先停靠于第一区域,通过第一桥机将空箱转移至第一区域堆放;吊装完成后,液货罐式集装箱转移至第二区域,通过第二桥机将海工平台上的满箱吊装至船上;与此同时,另一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停靠于第一区域,通过第一桥机将空箱吊装并堆放在第一区域。

一种采用上述过驳海工平台的液货过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载有满箱液货的罐式集装箱运输船从各个边际气田出发,移动至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停靠在第一区域,通过第一桥机将满箱转移至海工平台;运输船转移至第二区域,第二桥机将空箱转移至运输船上;

步骤二、通过充装系统反向充装,将罐式集装箱内的液货转移至海工平台的液货舱;

步骤三、液货散装运输船旁靠在海工平台一侧并固定;

步骤四、通过物管廊和接卸料臂,将液货舱内的液货从海工平台,转移至液货散装运输船,通过液货散装运输船转移至预定地址。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进一步包括:

所述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设置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内分别设置第一桥机和第二桥机,载有满箱的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首先停靠于第一区域,通过第一桥机将空箱转移至第一区域堆放;吊装完成后,液货罐式集装箱转移至第二区域,通过第二桥机将海工平台上的满箱吊装至船上;与此同时,另一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停靠于第一区域,通过第一桥机将空箱吊装并堆放在第一区域。

有益效果:海工平台设置有液货舱、充装系统和罐式集装箱,具有缓存能力和转驳功能,同时平台上设置有吊装和充装区域,分离式设计,充装和吊装的效率更高,安全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移动浮式LNG海上分装和收集过驳平台的平面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本发明可移动浮式过驳平台的示意图。

图3a、图3b、图3c和图3d是本发明另一实施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动充装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可移动浮式平台1、液货散装运输船2、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3、上层建筑及排烟通风区4、集装箱桥机5、液货罐式集装箱充装及吊装作业A区6、液货罐式集装箱充装及吊装作业B区7、液货接卸及罐式集装箱充装集中控制区8、BOG再液化模块9、上部LNG货物管廊10、液货接卸料臂11、吊机轨道12、液货舱穹顶即液相气相出入口13、单点系泊系统14、液货舱15、液货罐式集装箱堆载及充装平台16、液货罐式集装箱17、罐体侧壁101、推动杆102、顶开杆103、引液管104、挡止件105、弹簧106、周向开口107、第一密封件108、挡止块109、连接环110、单向阀111、承压管112、法兰113、螺接管114、定位套115、浮式缓存舱201、铰链式软连接臂202、LNG散装运输船203和204、第一作业单元A、第二作业单元B、第三作业单元C、第四作业单元D。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

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申请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发现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以下工作环境的运输。一、受内河航道水深、工程投资、审批周期、技术难度及大桥通航高度限制等因素影响,我国沿海向内陆地区的LNG运输问题遇到了很大瓶颈。二、岛屿区域,例如东南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可是对于许多零散的边际气田或者油田的伴生气源受到规模小且投资液化气专用码头条件的制约,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收集利用。现阶段一般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利用火炬塔燃烧,避免天然气中的甲烷气体直接放空后形成的巨大温室效应和资源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包括可移动浮式平台1,该可移动浮式平台1主要可以采用现有船只或平台改造,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新建。船只的排水量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可移动浮式平台1主要包括至少一个可浮在水面上或半潜状态的本体。为了将该本体固定在预定区域,且无需固定建筑物(码头或离岸建筑)进行固定,本方案采用单点系泊装置进行固定。单点系泊系统14可以采用悬链式浮筒系泊装置和单锚腿系泊装置,例如导管架塔式刚性臂系泊装置、固定塔式单点系泊装置、可解脱式转塔浮筒系泊装置和永久式转塔系泊装置。采用打桩的方式亦可。通过该系泊装置,海工平台可以随着海流进行360°转动,从而减少海流对其的影响,提高稳定性。

海工平台本体上设置有存储系统,例如在舱内设置液货罐或液货舱15,甲板上方设置液货罐式集装箱充装和吊装作业区(液货罐式集装箱堆载及充装平台16),用于堆放液货罐式集装箱17。液货舱15连接有充装系统,用于向罐式集装箱内充装液体。沿液货罐式集装箱充装及吊装作业A区6的两侧设置有可沿其纵向移动的桥机。用于实现海工平台本体的存储、充装和吊装功能。也就是说在海工平台本体上即可实现上述功能,而无需通过管道延伸至码头、陆地或其他转运船上。小型的转运船无需设置充装系统。通过这种一体式、全流程系统化设计,可以让海工平台在距离海岸较远的地方进行工作,安全性更好,同时,对于转运船只,无需进行大的结构改造,能够运输罐式集装箱即可。因此,本申请的海工平台,其功能更强,对其他船只的要求更低,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好。

该浮式平台上还设置有上层建筑及排烟通风区4、液货接卸及罐式集装箱充装集中控制区8和BOG再液化模块9 。

工作流程大体如下:当液货散装运输船2靠近可移动浮式平台1时,可移动浮式平台1上的液货舱15通过管路系统(包括上部LNG货物管廊10和液货接卸料臂11)与液货散装运输船2连通,将液货转移至散装运输船;当罐式集装箱运输船靠近可移动浮式平台1时,通过桥机将罐式集装箱转移至罐式集装箱运输船。桥机通过沿平台轴向设置的吊机轨道12进行移动,从而对不同位置的集装箱进行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充装过程是在平台上直接完成的,而无需在运输船上完成,也无需用管道输送到陆地或其他船只。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液货罐式集装箱充装及吊装作业A区6包括第一区域以及与第一区域间隔设置的第二区域,其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桥机和第二桥机。即设置至少两个作业区,通过交替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时间和资源浪费,同时充装工作和吊装工作是分离的,也更加安全。在这个方案中,其工作过程介绍如下:

当空的罐式集装箱运输船移动至第一区域时,第一桥机将空的罐式集装箱转移至可移动浮式平台1,并按照预定的方式堆集;罐式集装箱运输船移动至第二区域;第二桥机将装有液货的罐式集装箱转移至罐式集装箱运输船;与此同时,采用充装装置向第一区域中的罐式集装箱进行充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个工作区域,上述实施例中的工作区域为优选实施例。在设置多个工作区域时,通过上述交替式工作方案,可以实现系统资源的最大化使用。

在本申请中,由于充装工作在平台上进行,因此需要对平台改进,上文已经陈述对工作区域进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在充装时,还需要对安全性能进行进一步提升。现有罐式集装箱一般是在陆地进行充装,受海流海风的影响较小,虽然海工平台采用了稳定系统,但相对陆地,还具有一定的波动,同时,为了避免在极端情况下出现的问题。对充装结构进行了优化,具体如下:

罐式集装箱为尾部充装型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固定在罐体周围且组成方形支撑框的架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上下两侧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设置在罐体一侧的自动充装口;所述自动充装口包括焊接于罐体内壁且周向开口107的引液管104,内套于引液管104且一端与引液管104末端抵接的弹簧106,一端穿过弹簧106和引液管104末端的引导孔延伸至罐体内、另一端形成与引液管104开放端内径适配的凸起部的挡止件105,沿自动充装口外侧焊接并覆盖自动充装口的导向管,转动连接在导向管内壁的推动杆102,一端与推动杆10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挡止件105连接的顶开杆103,以及设置在导向管一端的充装接头组件;所述充装接头组件包括固定在导向管端部的密封连接环110和螺接管114,固定在密封连接环110和螺接管114之间的密封圈,以及固定在螺接管114端部的定位套115。;所述螺接管114与导向管之间嵌合连接并通过法兰113连接加固。挡止件105的外部设置有定位部,顶开杆103的一端位于该定位部中。挡止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08 。

在充装时,充装端头调整到管体侧壁101,打开定位套115,转下螺纹封堵件,充装端头以转动的方式进入导向管,充装端头的末端抵接推动杆102,带动顶开杆103移动,顶开挡止件105,管道连通,进行注液操作。操作完成后,充装端头转出,相关机构反向复位。弹簧106推动挡止件105密封,同时,旋上螺纹封堵件,盖上定位套115。。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导向管的端部设置有承压管112,所述承压管112内设置有单向阀111。所述顶开杆103的末端设置有挡止凸起,所述导向管内壁固定有挡止块109,当顶开杆103反向运动至预期位置时,挡止凸起与挡止块109抵接,阻挡顶开杆103继续反向运动。在极端情况下,为了避免材料失效 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内部压力过大,则通过抵接的方式限位,避免转动杆转动失效,造成泄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环境监测系统,所述环境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预定海域并形成网格式布局的若干组浮标,安装在浮标上的风速风向传感器、海水流速仪和光谱遥感仪,以及与风速风向传感器和海水流速仪信号连接的数据处理中心;当数据处理中心包括区域海浪短期预测模块,所述区域海浪短期预测模块用于:每隔预定时间接收风速风向传感器、海水流速仪和光谱遥感仪发送的风向、风速、波高、波向、流速和流向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标准化;通过DBN模型训练已标准化的数据,获得训练后的数据,然后通过BP算法对训练后的数据进行参数调优,得到调优参数;经至少三组相邻间隔时间获取的数据处理后,建立风矢量场、第一波矢量场和流矢量场;

每隔预定时间获取海浪视场图像数据,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海浪图像的纹理,确定海浪的波峰线并根据两个连续的波峰线之间的距离计算波长,给每个查找到的波峰编号,并建立波峰场图;下一帧图像开始,查找上一帧图像中出现的波峰并查找新的波峰,对新的波峰进行编号,将新波峰添加到波峰场图,根据新波峰与相邻最近的波峰的方向和图像的间隔时间,建立波峰传播方向矢量图;比较第一波矢量场和波峰传播方向,采用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训练,得到参考数据;根据参考数据对海工平台进行控制,从而使其保持稳定;当前一帧图像中的波峰与后一帧的波峰出现重叠,且重叠距离小于临界值时,判断为同一波峰,将编号合并。

如图1和图2a所示,进行转驳时,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一种采用上述过驳海工平台的液货过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液货散装船靠近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

步骤二、从液货散装船上将货物依次经由接卸料臂和货物管廊过驳传输至海工平台上的液货舱15;

步骤三、通过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上的充装系统,将液货舱15内的货物充装至罐式集装箱;

步骤四、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3旁靠于海工平台,由桥机将船上的空箱吊装至罐式集装箱堆放充装区;吊运完成后,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3移动至另一作业区,通过桥机将满箱吊装至船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进一步为: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设置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桥机和第二桥机,载有空箱的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3首先停靠于第一区域,通过第一桥机将空箱转移至第一区域堆放;吊装完成后,液货罐式集装箱17转移至第二区域,通过第二桥机将海工平台上的满箱吊装至船上;与此同时,另一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3停靠于第一区域,通过第一桥机将空箱吊装并堆放在第一区域。

实施例一 、液化天然气的转驳分装。

过驳分装:借助该平台实现即从LNG散装运输船往LNG包装类运输船-LNG集装箱运输船的液货过驳传输。

其具体流程分为以下4个阶段:

步骤1、LNG散装运输船的旁靠系泊阶段

LNG散装运输船在拖轮、顶推轮等的辅助下旁靠系泊在采用单点系泊方式固定的该海工平台1的一侧。

步骤2、LNG货物卸料阶段

从LNG散装运输船上将LNG货物依次经由LNG接卸料臂11和LNG货物管廊10过驳传输到平台上的 LNG液货舱15。

步骤3、罐式集装箱规模化充装阶段(以B区为例,反之亦然)

利用该过驳海工平台上的LNG罐式集装箱充装模块将LNG批量分装到在B区堆载的LNG罐式集装箱。

步骤4、满箱和空箱的置换吊运阶段。

与步骤3同时,LNG罐式集装箱运输船航行进入平台所在区域范围内,旁靠系泊在该平台的另一侧,由集装箱桥机5将运输船上携带的空箱吊装到A区上原本闲置的罐式集装箱堆放充装区。空箱吊运全部完成后,将重新系泊旁靠至B区相应位置,通过集装箱桥机5将第3阶段充好的满箱吊至LNG罐式集装箱运输船。

该平台可以做到在不借助于LNG专用接收装置和集装箱港口码头的情况下,将散装运输船的货物过驳到包装类货物运输船上。

如图3所示,在进行收集过驳时,即为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许多零散的边际气田或者油田的伴生气源受到规模小且投资液化气专用码头条件的制约,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收集利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一种采用上述过驳海工平台的液货过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载有满箱液货的罐式集装箱运输船从各个边际气田出发,移动至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停靠在第一区域,通过第一桥机将满箱转移至海工平台;运输船转移至第二区域,第二桥机将空箱转移至运输船上;

步骤二、通过充装系统反向充装,将罐式集装箱内的液货转移至海工平台的液货舱15;

步骤三、液货散装运输船2旁靠在海工平台一侧并固定;

步骤四、通过物管廊和接卸料臂,将液货舱15内的液货从海工平台,转移至液货散装运输船2,通过液货散装运输船2转移至预定地址。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进一步包括:

所述可移动浮式双侧作业LNG过驳海工平台设置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内分别设置第一桥机和第二桥机,载有满箱的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3首先停靠于第一区域,通过第一桥机将空箱转移至第一区域堆放;吊装完成后,液货罐式集装箱17转移至第二区域,通过第二桥机将海工平台上的满箱吊装至船上;与此同时,另一液货罐式集装箱运输船3停靠于第一区域,通过第一桥机将空箱吊装并堆放在第一区域。

实施例二、液化天然气收集过驳:借助该平台实现从LNG包装类运输船-LNG集装箱运输船3到LNG散装运输船2的液货过驳传输。

其具体流程同样分为4个阶段:

步骤1、满箱和空箱的吊运置换。

由该平台的A区和B区各自的集装箱桥机5将LNG罐式集装箱运输船从多个边际气田收集到的满箱吊至平台的作业A区,再将作业B区中堆放的空箱吊运至LNG罐式集装箱运输船。

步骤2、LNG的收集过驳阶段-满箱中的货料反向输送。

利用该过驳海工平台上的LNG罐式集装箱充装模块将A区中的满箱中的液货批量化的反向输送到该平台的LNG液货舱15中。

步骤3、LNG散装运输船的旁靠系泊阶段。

LNG散装运输船在拖轮、顶推轮等的辅助下旁靠系泊在采用单点系泊方式固定的该海工平台的另一侧。

步骤4、LNG的收集过驳阶段-满箱中的货料反向输送。

再将LNG液货舱15中的液货经由液货舱15穹顶即液相气相出入口13、上部LNG货物管廊、LNG接卸料臂输送到另一侧靠泊过来的LNG散装运输船中的液货舱15内。

如图3a至图3d所示,与申请人前述专利(2019102440827)中技术方案不同的是,海工平台上设置有四个工作区域,即第一本体上设置有四个工作区域。沿本体通长方向,即纵向上,设置有两排的四个工作单元,每排工作单元沿纵向对称。形成在本体两侧均可工作的并行式设计。沿工作区域的两侧设置有桥机轨道,轨道上运行有2组桥机,通过桥机分别对两侧的罐式集装箱进行操作。其工作过程与上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从两侧进行操作,其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通过两侧同时进行作业,能够充分利用本体上的空间,提高作业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本体可以通过尾部连接有带有液货存储装置的第二本体,从而加大存储空间,延长使用时间。在存储量足够的情况下,通过两侧并行的工作方式,能够大大提高交易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沿通长方向,设置三组及以上的作业单元,即形成两列,每列三个及以上的作业单元,作业单元之间具有隔离区。沿通长方向,在作业单元一侧设置有移动轨道。

借助本发明中的多功能海工过驳平台,可以对边际气田零散气源建撬装式天然气液化装置,利用LNG罐式集装箱运输船运输至浮式LNG过驳海工平台,然后通过该平台进行反向汇集最终过驳到LNG散装类运输船,再进行长距离的远洋运输至需求端。

技术创新点:该平台为集过驳、缓存、分装、收集和吊运为一体的可移动浮式海工平台,至少有以下特点:平台上的罐式集装箱堆载及批量化充装区域分为A、B两个区域,A,B区中间以罐式集装箱充装、LNG货物接卸料操控区进行安全隔离,可以实现在一个区域进行LNG罐式集装箱充装的同时,另外一个区域仍可进行LNG罐式集装箱的装卸船吊运作业,有效提高了该平台的作业效率和LNG罐式集装箱的周转效率。平台为可移动浮式平台1,采用的是单点系泊方式进行固定,可适用于不同水深的作业环境,同时单点系泊方式具有风向标效应,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风浪流等环境因素对平台主体以及在两侧旁靠系泊的LNG罐式集装箱运输船、LNG散装运输船的影响。同时该平台整体可实现对单点系泊桩(锚)的快速脱离,在冬季能源需求紧张时可以由拖轮直接拖至能源需求紧张地区的临近海域系泊固定,针对季节性LNG供应缺口加剧的沿海地区进行更加快捷的LNG过驳分装配送供应。能有效提高集装箱运输船至目的港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该平台具备一定容量的LNG缓存能力,创新将LNT公司A-BOX独立液货舱15技术应用到平台的缓存液货舱15货物维护系统,可在平台主体尺寸限定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缓存容量,可根据不同的过驳介质,匹配兼容性较好的液货舱15货物维护系统。该平台创新设计使用集装箱桥机5用于海工工作平台,作为LNG罐式集装箱吊运的主要工作方式。在平台甲板的A区和B区分别设置了一套集装箱桥吊,两台桥吊的轨道通长布置实现共用,可以实现完全覆盖平台A/B两个LNG罐式集装箱的充装码放区域。最大程度提升LNG罐式集装箱运输船与平台间的空箱往复吊装效率。该平台创新采用了悬吊尾部充装型罐式集装箱充装工作台来实现在海工平台上的狭小空间范围内对密集堆放的LNG罐式集装箱进行规模化充装作业,同时该罐式集装箱充装平台具备反向循环卸料功能,可以实现将罐式集装箱中的LNG反过来传输至平台自带的液货舱15内,再由液货舱15内的货物泵反向输送到旁靠的LNG运输船上。该平台功能可以使得大型LNG散装运输船在不借助LNG专用接收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完成LNG液态分装转运,利用包装类货物载体—LNG罐式集装箱直接将液货送达用户端。该平台同时可以做到对年产气量不是很大的边际气田或大型油田的伴生气进行液态收集,再将大体量的LNG货物过驳到LNG散装运输船进行长距离海上运输,最大化将各种运输方式综合,降低运输成本,解决零散气源利用及物流经济性问题。该平台同时可以作为散装货物的过驳,使得大型LNG散装货船经由该平台的LNG接卸料臂、管廊过驳到该平台的LNG液货舱15内,大型LNG船离开后,小型内河LNG散装船靠泊该平台,经由管廊、接卸料臂将液货过驳到小型LNG散装船内。该方法可以解决由沿海进入内地的LNG二程转运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