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夜用型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5402发布日期:2020-09-25 18:3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夜用型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夜用型救生衣。



背景技术:

船,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出行、作业的工具,船一般在海洋、河流、湖泊内行驶,同时,在船上的每个人并不一定都会游泳,故需要穿着救生衣保证船上人员的安全。

现有的船用夜用型救生衣在使用时,不具备保暖机构辅助人们在夜间作业时进行保暖的功能,使得人们需要多穿衣服,造成行动不便的现象,并且不能够通过警示机构加快人们对穿着该救生衣的人员快速进行提醒、救援工作的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船用夜用型救生衣在使用时,不具备保暖机构辅助人们在夜间作业时进行保暖的功能,使得人们需要多穿衣服,造成行动不便的现象,并且不能够通过警示机构加快人们对穿着该救生衣的人员快速进行提醒、救援工作的速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船用夜用型救生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夜用型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所述救生衣本体的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肩灯,且救生衣本体的正面针织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侧贯穿有腰带,所述救生衣本体的内部安装有保暖机构,且保暖机构的内侧包括有保暖垫,所述保暖垫的顶部连接有活动带,且保暖垫的底端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底部钩接有挂环,所述救生衣本体与活动带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救生衣本体的背部安装有警示机构。

优选的,所述肩灯关于救生衣本体的中轴线对称,且肩灯的倾斜锐角度为20°。

优选的,所述保暖垫通过挂钩、挂环与救生衣本体构成可拆卸结构,且保暖垫通过活动带与救生衣本体构成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警示机构的内侧包括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连接有活塞,且活塞的下方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输出端连接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与固定杆之间为镶嵌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活动杆的顶端连接有警示灯,且活动杆的外壁上方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杆的内壁上方安装有凸块,且固定杆的内侧顶端连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通过活塞与固定杆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杆的中轴线与固定杆的中轴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气囊的顶端紧密贴合,且气囊与固定杆之间为活动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活动带与救生衣本体构成活动结构的保暖垫的作用,使得人们能够将保暖垫穿插于人们穿着的衣服内侧,并贴附于人们的背部,故有效便于该保暖垫对人们起到保暖的目的,避免人们进行夜间作业时因保暖衣物穿着过多,造成行动不便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中,在顶端与活塞的底部紧密贴合的气囊的作用下,当穿着该救生衣的使用者落入水中,则救生衣背部的进水口浸没于水中,故水沿着进水口进入气囊内,并对其进行撑起操作,则撑起的气囊对活塞进行推动,使得与活塞连接的活动杆移动,便于提升警示灯的高度,加大救援人们对该落水者的可视范围,加快对落水者的救援速度。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称设置的肩灯的作用,其启动后,产生闪烁的灯光,便于周围的人们知晓该使用救生衣的使用者的位置,避免使用者使用强烈的光源设备照射出强烈的光线造成人们定位不准确,难以快速完成夜间配合作业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救生衣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救生衣本体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救生衣本体;2、肩灯;3、套环;4、腰带;5、保暖机构;501、保暖垫;502、活动带;503、挂钩;504、挂环;6、警示机构;601、固定杆;

602、活动杆;603、活塞;604、警示灯;605、气囊;606、进水口;607、密封盖;608、密封圈;609、凹槽;6010、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船用夜用型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1、肩灯2、套环3、腰带4、保暖机构5、保暖垫501、活动带502、挂钩503、挂环504、警示机构6、固定杆601、活动杆602、活塞603、警示灯604、气囊605、进水口606、密封盖607、密封圈608、凹槽609和凸块6010,救生衣本体1的顶部两侧均连接有肩灯2,且救生衣本体1的正面针织连接有套环3,套环3的内侧贯穿有腰带4,救生衣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保暖机构5,且保暖机构5的内侧包括有保暖垫501,保暖垫501的顶部连接有活动带502,且保暖垫501的底端连接有挂钩503,挂钩503的底部钩接有挂环504,救生衣本体1与活动带50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救生衣本体1的背部安装有警示机构6。

进一步的,肩灯2关于救生衣本体1的中轴线对称,且肩灯2的倾斜锐角度为20°,肩灯2启动后,产生闪烁的灯光,便于周围的人们知晓该使用救生衣的使用者的位置,避免使用者使用强烈的光源设备照射出强烈的光线造成人们定位不准确,难以快速完成夜间配合作业的缺陷。

进一步的,保暖垫501通过挂钩503、挂环504与救生衣本体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保暖垫501通过活动带502与救生衣本体1构成活动结构,人们能够将保暖垫501穿插于人们穿着的衣服内侧,并贴附于人们的背部,再将其底端的挂钩503钩挂于挂环504处,则能够有效便于该保暖垫501对人们起到保暖的目的。

进一步的,警示机构6的内侧包括有固定杆601,且固定杆601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杆602,活动杆602的底端连接有活塞603,且活塞603的下方安装有气囊605,气囊605的输出端连接有进水口606,且进水口606与固定杆601之间为镶嵌连接,固定杆601的底端连接有密封盖607,活动杆602的顶端连接有警示灯604,且活动杆602的外壁上方开设有凹槽609,固定杆601的内壁上方安装有凸块6010,且固定杆601的内侧顶端连接有密封圈608。

进一步的,活动杆602通过活塞603与固定杆601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杆602的中轴线与固定杆601的中轴线相重合,通过气囊605撑起后,对活塞603及活动杆602推动,则活动杆602外壁的凹槽609与凸块6010之间错位,故活动杆602的外壁与凸块6010之间抵接,使得凸块6010内部的电性组件连通,故启动警示灯604报警、灯闪。

进一步的,活塞603的底部与气囊605的顶端紧密贴合,且气囊605与固定杆601之间为活动连接,当穿着该救生衣的使用者落入水中,则救生衣背部的进水口606浸没于水中,故水沿着进水口606进入气囊605内,并对其进行撑起操作,则撑起的气囊605对活塞603进行推动,使得与活塞603连接的活动杆602移动,便于提升警示灯604的高度,加大救援人们对该落水者的可视范围,加快对落水者的救援速度。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在夜间进行作业的工作人员将救生衣穿着于身,同时,人们能够将保暖垫501穿插于人们穿着的衣服内侧,并贴附于人们的背部,再将其底端的挂钩503钩挂于挂环504处,则能够有效便于该保暖垫501对人们起到保暖的目的,然后,将腰带4传过套环3并锁紧,当使用者在进行夜间作业时,通过启动肩灯2后,其产生闪烁的灯光,便于周围的人们知晓该使用救生衣的使用者的位置,而当使用者出现落水现象时,则救生衣背部的进水口606浸没于水中,故水沿着进水口606进入气囊605内,并对其进行撑起操作,则撑起的气囊605对活塞603进行推动,使得与活塞603连接的活动杆602移动,便于提升警示灯604的高度,同时,活动杆602外壁的凹槽609与凸块6010之间错位,活动杆602的外壁与凸块6010之间抵接,使得凸块6010内部的电性组件连通,故启动警示灯604报警、灯闪,便于救援人们对该落水者进行救援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