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辅舵的船舶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2611发布日期:2020-11-13 16:3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辅舵的船舶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提高船舶舵转向性能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辅舵的船舶舵。



背景技术:

船舶是一种高能耗的运输工具,船舶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现在备受关注,其中船舶舵是船舶改变航线的主要转向设备,提高船舶舵效对船舶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船舶舵的设计也在不断变化,比如襟翼舵(由主翼和尾翼两部分组合而成)、鱼尾型舵、扭曲舵和导边凸起舵等。由于船舶舵的基本结构是由翼型结构生成的,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流动分离(即:失速),失速现象对船舶舵的水动力性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船舶舵发生失速现象,就会产生大的分离涡,从而大分离涡中心流体的压力就会降低,船舶舵表面附近产生空化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旦发生空化,就会使得船舶舵增加产生汽蚀的风险,减少船舶舵的使用寿命,以及空泡所带来的噪声,对海洋生物及船员都是非常不利的,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地降低其产生的噪声。

船舶舵失速会使得船舶舵的升力产生骤降,船舶舵受到的阻力也会随之增加,因此船舶舵的性能急剧下降,从而影响船舶舵的转向性能。因此,如何克服或抑制船舶舵的失速现象并提高船舶舵的升力系数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缓解或者抑制船舶舵产生失速的装置。本发明将船舶舵的结构设置成三个舵组成的系列,由一个主舵和两个辅舵组成,这种装置在运行时,船舶舵表面附近水的流动状态会因为辅舵的存在而发生改变,使得流体保持附着于主舵的吸力面,因此,大分离涡会因为辅舵的存在被克服或延迟。进而增加船舶舵的升力系数,提高船舶舵的转向性能。

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改善船舶舵表面的压力分布情况,提高船舶舵表面空化的初始速度,减少船舶舵空化的面积,节约船舶舵的维修费用,提高船舶舵的转向性能,提高船舶舵效,减轻船舶舵机的负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辅舵的船舶舵,其特征在于:船舶舵的结构由一个主舵(1)、两个辅舵(2、3)和两个支架(6、6′)。

所述主舵(1)由导边(4)、随边(5)及舵面组成。

所述两个辅舵(2、3)分别位于主舵(1)的两侧,主舵(1)与辅舵通过支架连接。

所述主舵(1)的弦长和高度都分别大于辅舵的弦长和高度。

所述两个辅舵(2、3)的大小尺寸相同,且关于主舵(1)中心轴对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辅舵的船舶舵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辅舵的船舶舵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辅舵的船舶舵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辅舵的船舶舵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主舵,2、3为辅舵,4为导边,5为随边,6、6′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辅舵的船舶舵,主舵(1)的弦长明显大于辅舵(3)的弦长,支架(6)位于主舵及辅舵的中心位置。

如图2所示,辅舵(2、3)关于主舵(1)左右对称,辅舵的尺寸(高度、厚度)明显小于主舵的尺寸(高度、厚度),主舵与辅舵通过支架连接为一体,形成一种新型的船舶舵结构。

如图3所示,辅舵(2、3)位于主舵工作时大分离涡产生的位置,从而可以拟制大分离涡的形成,因此起到了提高船舶舵转向性能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说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实质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辅舵的船舶舵,其特征在于:船舶舵的结构由一个主舵(1)、两个辅舵(2、3)和两个支架(6、6′);

所述主舵(1)由导边(4)、随边(5)及舵面组成;

所述两个辅舵(2、3)分别位于主舵(1)的两侧,主舵(1)与辅舵通过支架连接;

所述主舵(1)的弦长和高度都分别大于辅舵的弦长和高度;

所述两个辅舵(2、3)的大小尺寸相同,且关于主舵(1)中心轴对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舵,包括一个主舵(1)、两个辅舵(2、3)和两个支架(6、6′),所述的两个辅舵(2、3)分别位于主舵(1)的两侧,主舵(1)与辅舵通过支架连接,主舵(1)的弦长和高度都分别大于辅舵的弦长和高度,两个辅舵(2、3)的大小尺寸相同,且关于主舵(1)中心轴对称。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改善船舶舵表面的压力分布情况,提高船舶舵表面产生空泡的初始速度,减少船舶舵空泡的面积,节约船舶舵的维修费用,提高船舶舵的转向性能,提高舵效,减轻舵机的负荷。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才;胡国良;陈慧;黄庆生;李望笃;江来;徐宇鲲;木学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9.13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