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5254发布日期:2020-10-30 21:1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溺水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护设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溺水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溺水救生的设备有救生圈,但是携带和使用不便;还有手动的充气手环,将收缩的气囊通过导气管和密封高压气缸连接置于手腕处,当发生紧急状况的时候用手去拉动充气开关,打开高压气缸实现气囊充气,将人体拉出水面,由于是手动拉动充气开关需要一定的力量及技巧,因使用者在溺水状态下高度紧张,意识模糊,乏力等因素很难去正确完成操作,使用不方便。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即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溺水救生装置,使其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溺水救生装置,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其包括背带,所述背带设有压力传感器、计时器、主控器、驱动组件、钻头、气瓶、密封腔体、气管及气囊,所述压力传感器、计时器及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器,所述气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密封腔体,所述气瓶的头部置于密封腔体内,所述气管一端置于密封腔体内,另一端连通所述气囊,所述钻头的一端置于密封腔体内,另一端连接于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钻头靠近或远离气瓶的头部,所述驱动组件和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计时器。其中一实施例为,所述背带设有容纳槽,所述气囊处于折叠状态时,气囊置于容纳槽内,所述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气囊置于容纳槽外部。其中一实施例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口边沿设有盖合部,所述盖合部盖合于容纳槽。其中一实施例为,所述气管的中部置于背带内部,一端置于密封腔体内,另一端置于容纳槽内并连通气囊。其中一实施例为,该溺水救生装置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器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将启动信号发送给驱动组件。其中一实施例为,所述气瓶的头部与所述钻头正对应设置。其中一实施例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螺杆及滑块,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螺杆,所述滑块活动套设于螺杆,以在螺杆上移动,所述钻头的一端固设于滑块。其中一实施例为,该溺水救生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背带的密封壳体,所述计时器、主控器、驱动组件、钻头、密封腔体设于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置于密封壳体外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置于密封壳体内部,所述气瓶的头部置于密封壳体内部,气瓶的尾部置于密封壳体外部。其中一实施例为,该溺水救生装置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设于所述密封壳体内部,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计时器、主控器及驱动组件。其中一实施例为,所述气管为两个,气囊为两个,所述背带为两个,每一个背带设有一个气囊,每一个气管一端置于密封腔体内,另一端连通一个气囊,所述气囊置于背带靠近肩部的位置。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溺水救生装置通过所述气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密封腔体使气瓶便于更换,使用更方便,并且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钻头靠近或远离气瓶的头部,所述驱动组件和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计时器使该溺水救生装置的压力传感器在感应到处于一定深度水的压力后,通过计时器进行计时,达到一定时间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钻头靠近以打开气瓶,气瓶再通过气管对气囊进行充气,以实现自动充气,不需要人手进行操作,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溺水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溺水救生装置的气囊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省略背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溺水救生装置的电路简化流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背带60钻头11容纳槽70气瓶12盖合部80密封腔体20压力传感器90气管30计时器100气囊40主控器110密封壳体50驱动组件120电源51电机130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溺水救生装置,包括背带10,所述背带10设有压力传感器20、计时器30、主控器40、驱动组件50、钻头60、气瓶70、密封腔体80、气管90及气囊100,所述压力传感器20、计时器30及驱动组件50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器40,所述气瓶7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密封腔体80,所述气瓶70的头部置于密封腔体80内,所述气管90一端置于密封腔体80内,另一端连通所述气囊100,所述钻头60的一端置于密封腔体80内,另一端连接于驱动组件50,所述驱动组件50驱动连接钻头60靠近或远离气瓶70的头部,所述驱动组件50和压力传感器20电性连接所述计时器30。其中的背带10用于穿戴于人体,其中的密封腔体80上可设有连通密封腔体80内部的多个接口,气管90直接套接于接口以与密封腔体80内部连通,气管90与接口的连接处为密封的状态,可通过粘接或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其中的钻头60可与接口通过间隙配合连接,钻头60在接口内滑动,在钻头60远离接口的一端和接口的边沿可设有弹性胶套,弹性胶套的两端分别与钻头60远离接口的一端粘接和与接口的边沿粘接,以防止漏气,增强其密封性。其中的气瓶70的头部可设有密封垫,通过密封垫与接口的内部壁紧密连接,进一步增强其密封性。其中的气管90内部还可设有防逆流的瓣膜,使气囊100充气后防止气囊100的气体逆流,使其使用更方便。其中的压力传感器20用于检测水下的压力,当处于深水状态中时达到压力传感器20检测的压力时,压力传感器20发送信号给计时器30,计时器30自身预设有一个时间值,计时器30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0的信号后开始工作进行计时,当计时器30达到自身预设的时间后,计时器30发送启动信号给驱动组件50,驱动组件50驱动钻头60靠近气瓶70的头部,进行打开气瓶70,气瓶70再通过气管90对气囊100进行充气,以实现自动充气,不需要人手进行操作,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并且气瓶7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密封腔体80使气瓶70便于更换,使用更方便。其中一实施例为,所述背带10设有容纳槽11,所述气囊100处于折叠状态时,气囊100置于容纳槽11内,所述气囊100处于充气状态时,气囊100置于容纳槽11外部。通过容置槽11可进行收纳气囊100,使其使用更方便。其中一实施例为,所述容纳槽11的槽口边沿设有盖合部12,所述盖合部12盖合于容纳槽11。其中的盖合部12可通过魔术贴进行粘接盖合,以使气囊100充气后可顶开盖合部12,从而显露出来。进一步地,背带10上设有硅胶片,硅胶片内部设有所述容纳槽11,硅胶片设有一个切口连通容纳槽11,切口的边沿为盖合部12。以此通过盖合部12使气囊100在未充气的状态下不易脱落出容纳槽11,充气后便于伸出容纳槽11,使其使用更方便。其中一实施例为,所述气管90的中部置于背带10内部,一端置于密封腔体80内,另一端置于容纳槽11内并连通气囊100。背带10可为纺织材料制成,通过气管90置于背带10内部,可保护气管90,并使背带10表面结构更简单。其中一实施例为,该溺水救生装置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器40的控制开关130,所述控制开关130将启动信号发送给驱动组件50。其中的控制开关130可在使用者的手动下进行直接启动驱动组件50,从而实现气囊100充气,以防止溺水。其中一实施例为,所述气瓶70的头部与所述钻头60正对应设置。以使钻头60向气瓶70移动,将气瓶70的头部进行钻孔打开,使其使用更方便。其中一实施例为,所述驱动组件50包括电机51、螺杆(未图示)及滑块(未图示),所述电机51的转轴连接螺杆,所述滑块活动套设于螺杆,以在螺杆上移动,所述钻头的一端固设于滑块,使其结构更简单,组装更方便。其中一实施例为,该溺水救生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背带10的密封壳体110,所述计时器30、主控器40、驱动组件50、钻头60、密封腔体80设于所述密封壳体110内,所述压力传感器20的检测端置于密封壳体110外部,所述压力传感器20的信号输出端置于密封壳体110内部,所述气瓶70的头部置于密封壳体110内部,气瓶70的尾部置于密封壳体110外部。以此通过密封壳体110进行防水,保护密封壳体110内部的结构,并且通过气瓶70的尾部置于密封壳体110外部,以便于更换气瓶,使其使用更方便。其中一实施例为,该溺水救生装置还包括电源120,所述电源120设于所述密封壳体110内部,所述电源120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20、计时器30、主控器40及驱动组件50。其中的电源120可为蓄电池,可便于充电,使其使用更方便。其中一实施例为,所述气管90为两个,气囊100为两个,所述背带10为两个,每一个背带10设有一个气囊100,每一个气管90一端置于密封腔体80内,另一端连通一个气囊100。以此通过两个气囊100增加溺水后上浮的动力,使其使用更方便。其中的,所述气囊100可置于背带10靠近肩部的位置,以此使气囊100打开时刚好处于人的面部两侧,能保证使用者无意识状态下被拉出水面时面部露出水面,增强使用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