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防翻沉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4021发布日期:2022-03-30 10:4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防翻沉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船舶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防翻沉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2.水运是使用船舶运送货物的方式,主要在内河以及沿海,通常由小型运输船舶完成,水运的优点是成本低、大批量和适合远距离的运输,但是其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因此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船舶在航行中遇到极端天气,通常伴随着强风和大浪等情况,有可能出现翻沉事故,一旦船舶沉入水底,打捞的成本将非常高,沉船的油料泄漏对于水域的环境污染也非常大。
3.根据中国专利授权号cn 214165254 u公开了一种船舶防翻沉安全装置,包括外箱和防护板,防护板设置于外箱的右侧,外箱包括:储气罐、收纳腔、控制模块、滑轨、滑块、液压缸一、拉索、气囊网、气囊和液压缸二,储气罐固定连接于外箱的内部左上角,收纳腔开设于外箱的内部右上角,控制模块固定连接于外箱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通过设置有滑轨、滑块和液压缸一,滑块嵌入设置于滑轨的内部,滑块通过液压缸一与滑轨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通过液压缸一对滑块的位置进行调节,稳定船舶的重心,从而使船舶更加稳定的漂浮在水面上。
4.气囊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老化现象,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上述专利中的气囊与储气罐之间固定连接,不便于进行及时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防翻沉安全装置,以解决现有船舶防翻沉安全装置中的气囊不便于进行及时更换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防翻沉安全装置,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内部位于储气罐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充气管,所述外箱的一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一充气管与第二充气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外箱的内部位于储气罐的下方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多组连接板,所述外箱的一侧位于气囊的下方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螺纹筒与第一连接管通过滚珠、滚珠槽、环形槽转动连接,与第二连接管通过外螺纹段螺纹连接,使得可以通过转动螺纹筒而使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分离,从而可以便于对气囊进行及时的更换,使得可以防止气囊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由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槽卡接,螺纹筒与环形板通过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密封槽卡接,通过多重密封连接,使得第一充气管与第二充气管之间的密封性较佳,从而防止出现漏气现象,电机工作,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杆进行转动,由于螺杆与螺纹板螺纹连接,且在限位槽、限位板的限位作用下,可以使螺纹板做水平方向的移动,由于气囊、连接板与螺纹板皆为固定连接,使得可以根据船舶的中心同时对气囊、防
护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船舶更加稳定。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螺纹筒与第二连接管通过外螺纹段螺纹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转动螺纹筒而使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分离,从而可以便于对气囊进行及时的更换,使得可以防止气囊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圈、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一侧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密封圈相匹配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为橡胶材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重密封连接,使得第一充气管与第二充气管之间的密封性较佳,从而防止出现漏气现象。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套设有螺纹板,所述螺杆与螺纹板螺纹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船舶的中心同时对气囊、防护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船舶更加稳定。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防护板与支撑板皆为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水中的异物进行遮挡,防止损坏气囊。
16.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密封组件,由于螺纹筒与第一连接管通过滚珠、滚珠槽、环形槽转动连接,与第二连接管通过外螺纹段螺纹连接,使得可以通过转动螺纹筒而使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分离,从而可以便于对气囊进行及时的更换,使得可以防止气囊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由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槽卡接,螺纹筒与环形板通过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密封槽卡接,通过多重密封连接,使得第一充气管与第二充气管之间的密封性较佳,从而防止出现漏气现象;
18.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电机工作,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杆进行转动,由于螺杆与螺纹板螺纹连接,且在限位槽、限位板的限位作用下,可以使螺纹板做水平方向的移动,由于气囊、连接板与螺纹板皆为固定连接,使得可以根据船舶的中心同时对气囊、防护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船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剖视图;
23.图5为本发明连接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外箱;2、第一充气管;3、第二充气管;4、气囊;5、连接组件;501、螺纹筒;502、外螺纹段;503、第一连接管;504、第二连接管;6、密封组件;601、第一密封圈;602、第一密封槽;603、第二密封圈;604、第二密封槽;605、环形板;7、调节组件;701、电机;702、螺杆;703、螺纹板;8、连接板;9、支撑板;10、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6.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7.一种船舶防翻沉安全装置,如图2-5所示,包括外箱1,外箱1的内部位于储气罐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充气管2,外箱1的一侧设置有气囊4,气囊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充气管3,第一充气管2与第二充气管3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5,可以通过转动螺纹筒501而使第二连接管504与第一连接管503分离,从而可以便于对气囊4进行及时的更换,使得可以防止气囊4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连接组件5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组件6,通过多重密封连接,使得第一充气管2与第二充气管3之间的密封性较佳,从而防止出现漏气现象,外箱1的内部位于储气罐的下方设置有调节组件7,可以根据船舶的中心同时对气囊4、防护板10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船舶更加稳定,调节组件7的一侧设置有多组连接板8,外箱1的一侧位于气囊4的下方设置有防护板10,防护板1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9。
28.请参阅图5,连接组件5包括螺纹筒501,螺纹筒50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03、第二连接管504,第二连接管504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502,螺纹筒501与第二连接管504通过外螺纹段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螺纹筒501、第一连接管503、第二连接管504、外螺纹段502,可以通过转动螺纹筒501而使第二连接管504与第一连接管503分离,从而可以便于对气囊4进行及时的更换,使得可以防止气囊4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
29.请参阅图5,密封组件6包括第一密封圈601、第一密封槽602、第二密封圈603、环形板605,环形板605一侧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密封圈603相匹配的第二密封槽604,第一密封圈601、第二密封圈603为橡胶材质,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圈601、第一密封槽602、第二密封圈603、环形板605、第二密封槽604,通过多重密封连接,使得第一充气管2与第二充气管3之间的密封性较佳,从而防止出现漏气现象。
30.请参阅图4,调节组件7包括电机701,电机701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杆702,螺杆702的外侧套设有螺纹板703,螺杆702与螺纹板703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电机701、螺杆702、螺纹板703,可以根据船舶的中心同时对气囊4、防护板10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船舶更加稳定。
31.请参阅图2,连接板8、防护板10与支撑板9皆为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连接板8、防护板10、支撑板9,可以对水中的异物进行遮挡,防止损坏气囊。
3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由于螺纹筒501与第一连接管503通过滚珠、滚珠槽、环形槽转动连接,与第二连接管504通过外螺纹段502螺纹连接,使得可以通过转动螺纹筒501而使第二连接管504与第一连接管503分离,从而可以便于对气囊4进行及时的更换,使得可以防止气囊4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由于第一连接管503与第二连接管504通过第一密封圈601、第一密封槽602卡接,螺纹筒501与环形板605通过第二密封圈603与第二密封槽604卡接,通过多重密封连接,使得第一充气管2与第二充气管3之间的密封性较佳,从而防止出现漏气现象,在需要对气囊4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启动电机701,电机701的输出端带动螺杆702进行转动,由于螺杆702与螺纹板703螺纹连接,且在限位槽、限位板的限位作用下,可以使螺纹板703做水平方向的移动,由于气囊4、连接板8与螺纹板703皆为固定连接,使得
可以根据船舶的中心同时对气囊4、防护板10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船舶更加稳定。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