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湖泊水位变化的水上浮升亭

文档序号:27208672发布日期:2021-11-03 14:3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湖泊水位变化的水上浮升亭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应湖泊水位变化的水上浮升亭。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一般景观亭都是固定建造在陆地以及湖泊中的,特别是朝夕水位不同的区域,以及遇到季节性干旱或者降水量骤增的情况下,对于位于湖泊中的景观亭来说尤其受到影响,要么其基部暴露影响美观,要么其亭身被淹没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应湖泊水位变化的水上浮升亭。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应湖泊水位变化的水上浮升亭,包括景观亭本体,还包括上部具有钢基座的浮箱装置、多组能够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每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部与所述浮箱装置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扎入水底土体中的定位柱,所述景观亭本体建造于所述钢基座上。
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箱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钢基座底部的底浮箱,所述底浮箱呈由边缘部向着中心逐渐向下拱出形成的圆形拱体,所述底浮箱内部形成中空的底密封腔,所述底密封腔内设置有高密度铁球。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箱装置还包括多个用于支撑所述钢基座且内部具有中空的侧密封腔的侧浮箱,多个所述侧浮箱活动连接于所述钢基座的底部并均匀围设于所述底浮箱的周边侧。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能够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定位柱上的升降架、下端部与所述升降架相连接的铰链,所述铰链的上端部与所述钢基座相连接。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箱装置还包括多个用于支撑所述钢基座且内部具有中空的侧密封腔的侧浮箱,每个所述侧浮箱上具有上下穿透的安装孔,所述铰链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钢基座的周边轮廓呈正方形,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四个安装于所述钢基座周边部的四个角部,每个所述侧浮箱呈正对应所述钢基座直角部的直角形。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架为内部具有升降槽的套筒结构,所述升降架的下端部具有与所述升降槽相连通的定位柱导孔,所述定位柱包括能够滑动设置于所述升降槽内的定位柱端、自所述定位柱端向下伸出并插设在所述升降槽内的所述定位柱本体,所述铰链的下端部与所述升降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升降架的顶部开设有排水排沙泄压孔。
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景观亭本体为轻质钢结构,所述钢基座上设置有薄花岗岩底层,所述景观亭本体还设置有用于防护的栏杆,所述栏杆上挂设有救生装备。
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浮箱的材质为苯乙烯泡沫塑料。
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范围为1

2m。
14.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中,建造在浮箱装置的景观亭本体,景观亭本体随着浮箱装置同水位一同升降变化,并且通过升降机构实现对景观亭本体定位,景观亭能够满足休憩观赏的基本功能,作为水上漂浮的景观亭增强了观赏的趣味性,实现了休憩娱乐的新可能、新体验。
附图说明
16.图1为水上浮升亭剖面图;
17.图2为水上浮升亭的分解图;
18.图3为低水位、正常水位、丰水位升降机构示意图;
19.其中:1、景观亭本体;11、钢基座;2、浮箱装置;21、底浮箱;22、侧浮箱;3、升降机构;31、定位柱;32、升降架;33、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
21.如各图所示,一种适应湖泊水位变化的水上浮升亭,包括景观亭本体1,还包括上部具有钢基座11的浮箱装置2,本实施例中,所述钢基座11的周边轮廓呈正方形,所述景观亭本体1建造于所述钢基座11上。
22.所述景观亭本体1为轻质钢结构,所述钢基座11上表面铺设有薄花岗岩底层,所述景观亭本体1还设置有用于防护的栏杆,所述栏杆上挂设有救生装备。单体建筑体量小,景观亭的外观形态可多变,适用范围广。
23.根据钢基座的正方形轮廓,水上浮升亭还包括四组能够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3,每组所述升降机构3对应正方形钢基座的角部,每组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用于扎入水底土体中的定位柱31、能够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定位柱31上的内部具有升降槽呈套筒结构的升降架32、下端部与所述升降架32上端部相连接的铰链33,该套筒结构由于本身偏重,会自然向下沉降,即使在水位较低时,在重力作用下,同样具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所述铰链33的上端部与所述钢基座11相连接,铰链能够很好地控制了水位波动的位置倾斜角度。
24.所述升降架32的下端部具有与所述升降槽相连通的定位柱导孔,所述定位柱31包括能够滑动设置于所述升降槽内的定位柱端、自所述定位柱端向下伸出并插设在所述升降槽内的所述定位柱本体,所述升降架32的上端部开设有排水排沙泄压孔,快速排压排沙使得升降架32能够上下移动自如。所述升降机构3的升降范围为1

2m,该升降范围决定了该景观亭能够随着水位升降的范围。如图3所示,第一种为处于低水位时,升降机构的状态;第一种为处于正常水位时,升降机构的状态;第三种为处于丰水位时,升降机构的状态;
25.所述浮箱装置2包括固定于所述钢基座11底部的底浮箱21,所述底浮箱21呈由边缘部向着中心逐渐向下拱出形成的圆形拱体,所述底浮箱21内部形成中空的底密封腔,所述底密封腔内设置有高密度铁球。所述底浮箱21的材质为苯乙烯泡沫塑料。所述底浮箱结
合“不倒翁”的原理,防止整个装置因为水浮力过大而引起的重心不稳问题,使得整个装置在受到水的浮力作用下却不会翻倒。
26.所述浮箱装置2还包括四个用于支撑所述钢基座11且内部具有中空的侧密封腔的侧浮箱22,每个所述侧浮箱22上具有上下穿透的安装孔,所述铰链33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升降机构3具有四个安装于所述钢基座11周边部的四个角部,每个所述侧浮箱22呈正对应所述钢基座11直角部的直角形。四个角部的侧浮箱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不与台面接触,当有重物或者人站立在外侧时浮亭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倾斜,此时侧浮箱可为受力一侧增加浮力,保证了在浮亭不倾覆的基础上的平稳性问题,可在横向面增加链接的绳子或者小的锁链。
27.该浮箱装置实现整个亭子的漂浮功能,实现水上漂浮的同时又维持了整个亭子的稳定性,安全系数高。
28.在具体工作中,当水位升高时,由于浮箱装置的浮力作用,通过一端与浮箱装置相连,另一端与升降机构相连的铰链带动升降机构的升降架沿着定位柱上向上运动,实现景观亭的整体浮升,反之,当水位下降时,升降架沿着定位柱上向下运动,实现景观亭的整体下降。
29.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