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鹅颈通风筒以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2279发布日期:2022-06-21 23:1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鹅颈通风筒以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鹅颈通风筒以及船舶。


背景技术:

2.在船舶设计中,船舶内部舱体的通风一般通过安装在甲板上的鹅颈式通风筒实现,由于船舶空间紧张宝贵,尤其是干舷甲板舷墙区域和窗户下方区域,鹅颈通风筒的安装局限性大,影响船舶美观性和货物装卸等。同时通风筒舷墙上受风面积较大,通风筒根部受力较大容易损坏,且货物装卸或系泊作业时通风筒容易产生碰撞损坏,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鹅颈通风筒以及船舶,在总出风面积满足国际标准的前提下降低了鹅颈段的高度,从而实现通风筒布置方便的效果,避免了影响船舶美观性以及货物装卸的技术问题。
4.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鹅颈通风筒,包括:
5.主筒,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端和出风端;
6.两个以上分支筒,连通于所述主筒、且沿所述主筒的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分支筒均包括鹅颈段,所述鹅颈段圆弧弯曲设置于所述主筒的出风端。
7.进一步地,所述分支筒还均包括连通于所述鹅颈段的出风端的直筒段,所述直筒段具有竖直投影分量;所述直筒段内设置有封水组件。
8.进一步地,所述直筒段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封水组件包括限位件、转动板和浮球;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直筒段内;所述转动板转动设置于所述直筒段内;所述浮球连接于所述转动板的一侧面,且所述浮球与所述转动板的旋转轴具有间距,以使所述浮球带动所述转动板转动至与所述限位件接触。
9.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构成所述旋转轴;所述限位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两个以上的凸台,且所述两个以上凸台分布于所述转轴的两侧,以使所述浮球带动所述转动板转动至与所述两个以上凸台均接触,以密封所述直筒段。
10.进一步地,所述分支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分支筒的鹅颈段弯曲方向相反。
11.进一步地,所述主筒和所述分支筒的横截面均呈矩形,所述两个分支筒对称分布于所述主筒上;各所述分支筒内均设置有过滤网件,所述过滤网件与所述封水组件间隔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鹅颈通风筒还包括与所述分支筒数量相同的盖板,所述盖板活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分支筒的出风端,以开启或关闭分支筒的出风端。
13.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分支筒,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分支筒上的螺旋夹扣活动配合;所述螺旋夹扣包括螺杆和设置于所述螺杆上的螺母,所述螺杆铰接于所述分支筒的外壁上;所述盖板的活动端设置有供所述螺杆转进或转出的开口导槽。
14.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盖板与所述分支筒的出气端之间间隙
的密封圈;所述主筒的外筒壁上设置有用于锁紧开启状态下的所述盖板的锁紧件。
15.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船舶,包括船体和上述的鹅颈通风筒,所述鹅颈通风筒设置于所述船体上。
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鹅颈通风筒,包括主筒以及两个以上分支筒;其中,主筒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端和出风端,用于连通安装于船舶的露天甲板上的通风管及通风机的上端,作为连接船舱与外界以及供气流流动的主通道。两个以上分支筒连通于所述主筒、且沿所述主筒的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分支筒均包括鹅颈段,所述鹅颈段圆弧弯曲设置于所述主筒的出风端,与现有技术中国际标准的鹅颈通风筒相同,各个鹅颈段分别以设定的半径圆弧弯曲,使得分支筒的出风口朝甲板方向,能避免向舱室内通风时雨水通过通风筒掉进舱室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鹅颈通风筒,在总的出风口的总截面积相同、鹅颈段与主筒的间距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两个以上鹅颈段向不同的方向弯曲,本实用新型中鹅颈段的弯曲半径自然减小,鹅颈通风筒的整体高度随之降低,且高度最大可以降低d/2,其中d为现有技术的一个分支筒的方案中鹅颈段的两个端面的弯曲半径的差值,即沿弯曲径向上主筒段的两个端面在径向的间距。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保证通风面积的前提下,降低鹅颈通风筒的整体高度,使得可以布置在舷墙、窗户、工作艇等附近,在保证通风效果的提前下,避免了碰撞缆绳、装卸货物、移动设备等,确保了船舶作业安全,打破了现有鹅颈通风筒的布置局限性。鹅颈通风筒高度的降低通风筒舷墙上受风面积较大,通风筒根部受力较大容易损坏,且货物装卸或作业时通风筒容易产生碰撞损坏,安全性不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鹅颈通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鹅颈通风筒的封水状态和通风状态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的a向视图。
21.附图标记:1-主筒;2-分支筒,21-鹅颈段,22-直筒段;3-封水组件,31-转动板,32-浮球,33-转轴,34-凸台,35-固定座,36-密封橡胶;4-盖板,41-密封圈;5-螺旋夹扣,51-螺杆,52-螺母;6-锁紧件;7-过滤网件;8-加强筋;9-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23.为了解决船舶通风筒高度超过舷墙和窗户底部、货物装卸时容易产生碰撞、舷墙以上部分受风面积大、布置局限性大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鹅颈通风筒以及船舶,在保证通风效果的提前下,避免了碰撞缆绳、装卸货物、移动设备等,确保了船舶作业安全。下面通过两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24.实施例1
25.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鹅颈通风筒,包括主筒1以及两个以上分支筒2;其中,主筒1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端和出风端,用于连通安装于船舶的露天甲板9上的通风管及通风机的上端,作为连接船舱与外界以及供气流流动的主通道。两个以上
分支筒2连通于主筒1、且沿主筒1的周向间隔设置;各分支筒2均包括鹅颈段21,鹅颈段21圆弧弯曲设置于主筒1的出风端,与现有技术中国际标准的鹅颈通风筒相同,各个鹅颈段21分别以设定的半径圆弧弯曲,使得分支筒2的出风口朝甲板9方向,能避免向舱室内通风时雨水通过通风筒掉进舱室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鹅颈通风筒,在总的出风口的总截面积相同、鹅颈段21与主筒1的间距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两个以上鹅颈段21向不同的方向弯曲,本实用新型中鹅颈段21的弯曲半径自然减小,鹅颈通风筒的整体高度随之降低,且高度最大可以降低d/2,其中d为现有技术的一个分支筒2的方案中鹅颈段21的两个端面的弯曲半径的差值,即两个端面在径向的间距。
26.现有技术中的ab、bb、ca以及cb型的鹅颈通风筒均采用圆弧弯曲的鹅颈段21,其高度一般会超过舷墙、窗户底部等,影响船舶美观和船员视线,且通风筒舷墙上受风面积较大,通风筒根部受力较大容易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保证通风面积的前提下,降低鹅颈通风筒的整体高度,使得可以布置在舷墙、窗户、工作艇等附近,在保证通风效果的提前下,避免了碰撞缆绳、装卸货物、移动设备等,确保了船舶作业安全,打破了现有鹅颈通风筒的布置局限性。鹅颈通风筒高度的降低通风筒舷墙上受风面积较大,通风筒根部受力较大容易损坏,且货物装卸或作业时通风筒容易产生碰撞损坏,安全性不高。
27.为了匹配不同的作业需求,本实施例中,鹅颈通风筒还包括与分支筒2数量相同的盖板4,盖板4活动设置于对应的分支筒2的出风端,以开启或关闭分支筒2的出风端,可选择通风与否。
28.本实用新型对盖板4与分支筒2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可选的,盖板4与分支筒2可拆卸连接。为了方便操作,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盖板4的一端铰接于分支筒2,另一端与设置在分支筒2上的螺旋夹扣5活动配合。螺旋夹扣5包括螺杆51和设置于螺杆51上的螺母52,螺杆51铰接于分支筒2的外壁上;盖板4的活动端设置有供螺杆51转进或转出的开口导槽。
29.为了保证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盖板4上设置有环槽,环槽内设置有用于在盖板4关闭直筒段22时密封盖板4与直筒段22之间间隙的密封圈41。
30.由于通风状态盖板4的活动端自然垂直,在风的作用下以及船舶运行不平稳等因素,容易晃动产生碰撞,为了避免晃动产生的噪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鹅颈通风筒,主筒1的外筒壁上设置有用于锁紧开启状态下的盖板4的锁紧件6,使盖板4在通风状态下船舶运营全过程不晃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6与螺旋夹扣5的组成相同,包括铰接于主筒1筒壁外的螺杆和设置于螺杆上位置可调的螺母,锁紧状态下,螺杆位于盖板4活动端的开口导槽内,螺母将盖板4固定在极限的转动位置。
31.现有技术标准中的鹅颈通风筒,遇到恶劣环境时,海水会浸泡通风筒,如果关闭盖板4,海水会通过通风筒进入舱室内,安全性不高。为了提高鹅颈通风筒恶劣工况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分支筒2还均包括连通于鹅颈段21的出风端的直筒段22,直筒段22具有竖直投影分量,为了阻止海水倒灌入船体中,直筒段22内设置有封水组件3,用于控制直筒段22的导通或关闭,直筒段22实现监控水位上升的同时,为封水组件3的运转提供时间。
32.本实用新型对封水组件3的结构不做限定,可以为任一种可以实施的结构。比如采用开关门的结构,并在直筒段22内设置密封结构和液位传感器,通过传感器传递信号,电机驱动开关门的转动直至密封。
33.为了节约成本,保证封水组件3在海水漫过之前关闭,实现自动密封,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直筒段22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封水组件3包括限位件、转动板31和浮球32,利用浮球32所受到的浮力实现自动切换,转动板31和浮球32在自然状态下在因自重会处于垂直状态,从而确保直筒段22的两侧稳定通风,并不会影响通风的效果。具体的,限位件设置于直筒段22内;转动板31转动设置于直筒段22内,以使转动板31在平行于直筒段22以及与直筒段22之间具有夹角之间切换。浮球32连接于转动板31的一侧面,且浮球32与转动板31的旋转轴33具有间距,优选地,浮球32应尽量靠近转动板31的一端,以使浮球32带动转动板31转动至与限位件接触。
34.本实施例中,转动板31上设有转轴33,转轴33贯穿直筒段22和转动板31将转动板31转动设置在直筒段22内,转轴33构成旋转轴33。限位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两个以上的凸台34,且两个以上凸台34分布于转轴33的两侧,以使浮球32带动转动板31转动至与两个以上凸台34均接触,以密封直筒段22。本实施例中,凸台34用于与转动板31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密封橡胶36,优选地,密封组件密封下,两侧的凸台34分别平行于接触的转动板31的侧面,如图2所示。
35.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避免浮球32错位,浮球32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转动板31上。
36.本实用新型对分支筒2的数量不做限定,由于船舶上空间有限,为了节省空间,本实施例中,分支筒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分支筒2的鹅颈段21的弯曲方向相反,以降低高度的同时最大程度的节省安装占用空间。
37.本实施例中,由于至少两个分支筒2的进风端均与主筒1的出风端直接连通,即至少两个鹅颈段21的入口面均位于主筒1的出口面上。若鹅颈通风筒采用圆形截面或扁圆形截面,必然导致主筒1的部分出口面无法利用,即使得鹅颈段21的出风面积小于主筒1的出风面积。导致在控制鹅颈段21出风面积的时候,本实用新型中鹅颈通风筒的主筒1的尺寸必然大于现有技术中的主筒1尺寸。为了在降低高度的同时,保证鹅颈段21的出风面积与主筒1的出风面积相同,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主筒1和分支筒2的横截面均呈矩形,如图3所示。
38.为了使降低高度的效果达到最佳,本实施例中,两个分支筒2对称分布于主筒1上,相较于标准的通风筒,可以在高度上降低d/2,其中d为现有技术的一个分支筒2的方案中鹅颈段21的两个端面的弯曲半径的差值,即沿弯曲径向上主筒1段的两个端面在径向的间距,如图1所示。
39.为了防止虫、鼠等进入舱室内,在鹅颈通风筒中设置有过滤网件7,本实用新型对过滤网件7的设置位置以及结构不做限定,可选地,过滤网件7设置于直筒段22内。为了便于清理杂质,本实施例中,各分支筒2内均设置有过滤网件7。本实用新型对过滤网件7的设置位置以及结构不做限定,作为一种方式,过滤网件7外围设置刚性结构,分支筒2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过滤网件7的固定座35,过滤网件7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座35上。优选地,过滤网件7设置于直筒段22内或鹅颈段21中靠近直筒段22的半圆范围内。
40.实施例2
41.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船舶,包括船体和实施例1中的鹅颈通风筒,鹅颈通风筒设置于船体上,船舶的未介绍结构均可参考现有技术。
42.为了保证鹅颈通风筒的受风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主筒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主筒1和船舶的加强筋8,本实施例中,加强筋8呈三角板结构。
43.在船舶设计中,安装在甲板9上的通风进出口一般选用cb/t4220-2013鹅颈式通风筒,为了不影响船舶美观性和货物装卸等,通风筒都是靠舷墙或舱壁布置,船舶舷墙高度一般为1100mm,舱壁上窗户底部距离甲板9高度一般为1000mm,且海船规范要求在干舷甲板9通风筒可进水最低处距离h≥900mm,内河船规范要求在干舷甲板9通风筒可进水最低处距离h≥500mm,使用cb/t4220-2013鹅颈式通风筒具有以下缺点:
44.1、对于通径》200mm的鹅颈式通风筒布置在舷墙处,其高度会超过舷墙,影响船舶美观和货物装卸。2、对于通径》100mm的鹅颈式通风筒布置在舱壁窗户下方,其高度会超过窗户底部,影响船舶美观和船员视线。3、使用现有标准,通径》200mm通风筒不宜布置在舷墙处,通径》200mm通风筒不能布置在窗户下方,布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使用现有标准,通风筒舷墙上受风面积较大,通风筒根部受力较大容易损坏,且货物装卸或作业时通风筒容易产生碰撞损坏,安全性不高。5、使用现有标准,遇到海水会浸泡通风筒,如果关闭盖板4,海水会通过通风筒进入舱室内,安全性不高。
45.本实施例提供的船舶,具有两个以上分支筒2的鹅颈式通风筒降低了总高度,避免了超过舷墙等环境元件,方便了货物装卸、保证了船舶美观性和船员视线;且布置位置没有限制。另外高度降低之后,受风面积减少,避免了货物装卸时产生碰撞,耐用性和安全性好;在甲板9上积水,且积水浸入鹅颈通风筒时,通风筒端口可以通过封水组件3自适应关闭,避免海水进入舱室内,确保船舶安全。
46.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47.1)相比cb/t4220-2013鹅颈式通风筒,相同截面积的通风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总高度降低,可以布置在舷墙、窗户、工作艇等附近,在保证通风效果的提前下,避免了碰撞缆绳、装卸货物、移动设备等,确保了船舶作业安全。鹅颈通风筒设计新颖、构造简单、布置方便、应用范围广、安全可靠、密封性好,解决了船舶通风筒高度超过舷墙和窗户底部、货物装卸时容易产生碰撞、舷墙以上部分受风面积大、布置局限性大和容易进水等难题,
48.2)通风过程中,遇到恶劣海况,海水浸泡了通风筒,当水位到达浮球的高度位置时,水的浮力会推着浮球向上运动,当转动板转动至接触并压紧凸台上的密封橡胶时,会形成密封效果,使水位不能再上升、进入到通风筒内部,进而避免了海水通过通风筒进入船舶舱室,提升了船舶安全。
49.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5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