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皮划艇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9833发布日期:2022-10-14 22:5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皮划艇座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划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皮划艇座椅。


背景技术:

2.目前,皮划艇已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的喜爱项目,且皮划艇在很多水上娱乐项目中也有使用,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工具,由于其结构简单,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
3.皮划艇上设有座椅,可供一名或多名舵手乘坐。市场上常见的皮划艇座椅,其靠背垫和坐垫为一体成型结构,无法调节,从而不能适用于不同体型和身高的舵手乘坐,也无法营造多样化、满足个人需求的乘坐环境;而且在划艇过程中,人因消耗体力,其对座椅的舒适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即划艇过程中,人对座椅的舒适度要求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一款可以随时随地改变舒适度的可调节座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皮划艇座椅,方便使用人员根据自身的体重、身高和使用爱好调节座椅,快速达到最舒适的状态。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可调节的皮划艇座椅,包括坐垫和靠背垫,所述坐垫的前端连接有腿部垫,所述坐垫的后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靠背垫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连接,所述腿部垫上设置有调节所述腿部垫高度的腿部垫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靠背垫上设置有调节所述靠背垫高度的靠背垫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靠背垫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靠背垫上的滑槽和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滑槽内还设置有纵向的长条形穿孔,所述调节螺母依次穿过所述连接件、所述长条形穿孔并与所述滑块连接,锁紧所述调节螺母时,所述靠背垫与所述连接件锁固在一起,旋松所述调节螺母时,所述靠背垫可沿所述长条形穿孔的轨迹相对所述连接件上下移动。
7.进一步,所述连接件采用具有弹性的pe塑料制成。
8.进一步,所述靠背垫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弹性绳,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靠背垫上,弹性绳的另一端与皮划艇连接。
9.进一步,所述腿部垫与所述坐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的中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坐垫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腿部垫抵接。
10.进一步,所述腿部垫的中部设置有卡绳器、两侧各设置一第一限绳孔,所述腿部垫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坐垫上且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绳孔的第一吊绳和第二吊绳、设置在所述第二吊绳上的第二限绳孔、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吊绳末端再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限绳孔和所述卡绳器的拉绳。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吊绳和所述第二吊绳位于所述坐垫的两侧,且所述腿部垫悬挂在所述第一吊绳和所述第二吊绳上。
12.进一步,所述坐垫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延伸出皮划艇连接件,所述第一吊绳和所述
第二吊绳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坐垫左、右两侧的皮划艇连接件固定,所述第一吊绳和所述第二吊绳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腿部垫两侧的第一限绳孔。
13.进一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拉件,所述手拉件呈球形。
14.进一步,所述坐垫上套设有软坐垫。
15.进一步,所述靠背垫上套设有靠背软垫。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中的可调节的皮划艇座椅可以通过腿部垫高度调节机构调节腿部垫的高度和靠背垫高度调节机构调节靠背垫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体重、身高和使用爱好的人,快速达到最舒适状态,并且调节时的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皮划艇座椅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皮划艇座椅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皮划艇座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调节的皮划艇座椅,包括坐垫1和靠背垫2,坐垫1上套设有软坐垫11,靠背垫2上套设有靠背软垫21,从而提高了整个座椅的舒适度。坐垫1的前端连接有腿部垫3,坐垫1的后端连接有连接件4,靠背垫2与连接件4的上端连接,且连接件4采用具有弹性的pe塑料制成。由于连接件4具有弹性,所以使用者靠在靠背垫2上时可以随意改变背部向后仰的姿势,从而达到休息或放松的背部肌肉的效果。腿部垫3上设置有调节腿部垫3高度的腿部垫高度调节机构5,靠背垫2上设置有调节靠背垫2高度的靠背垫高度调节机构6。腿部垫3的中部设置有卡绳器31、两侧各设置一第一限绳孔32。腿部垫高度调节机构5包括一端固定在坐垫1上且另一端穿过第一限绳孔32的第一吊绳51和第二吊绳52、设置在第二吊绳52上的第二限绳孔53、一端固定在第一吊绳51末端再依次穿过第二限绳孔53和卡绳器31的拉绳54。
23.如上所述,靠背垫高度调节机构6包括调节螺母61、设置在靠背垫2上的滑槽62和设置在滑槽62内的滑块63,滑槽62内还设置有纵向的长条形穿孔64,调节螺母61依次穿过连接件4、长条形穿孔64并与滑块63连接,锁紧调节螺母61时,靠背垫2与连接件4锁固在一起,旋松调节螺母61时,靠背垫2可沿长条形穿孔64的轨迹相对连接件4上下移动。
24.如上所述,腿部垫3与坐垫1通过螺栓7连接,螺栓7的中部套设有弹簧71,弹簧71一端与坐垫1抵接,弹簧71的另一端与腿部垫3抵接。具体的,螺栓7和弹簧71均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腿部垫3与坐垫1之间的左、右两端。这样的连接结构使得腿部垫3可相对坐垫1翻折,还使得整个座椅更加的牢靠。
25.如上所述,第一吊绳51和第二吊绳52位于坐垫1的两侧,且腿部垫3悬挂在第一吊绳51和第二吊绳52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调整腿部垫3的高度时能够更加的平稳。
26.如上所述,坐垫1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延伸出皮划艇连接件8,第一吊绳51和第二吊绳52的一端分别与坐垫1左、右两侧的皮划艇连接件8固定,第一吊绳51和第二吊绳52的另
一端分别穿过腿部垫3两侧的第一限绳孔32。
27.如上所述,拉绳54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拉件55,手拉件55呈球形。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手拉件更符合人体工学,在握住手拉件55用力拉取拉绳54时更加的舒适。
28.如上所述,靠背垫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弹性绳9,弹性绳9的一端固定在靠背垫2上,弹性绳9的另一端与皮划艇连接。这样的连接结构设计不仅使得靠背垫更加的稳定,还让使用者靠在靠背垫上会更加舒适。
29.综上所述,需要上调腿部垫3的高度时,可通过握住手拉件55向上拉取拉绳54,此时与拉绳54固定的第一吊绳51末端会慢慢向第二限绳孔53收拢,使得腿部垫3相对坐垫1向上翻折一定角度,当腿部垫3相对坐垫1翻折到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角度时,再将拉绳54置于卡绳器31内进行固定,防止拉绳54回滑,这样就完成了腿部垫3的高度上调的操作,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快捷。反之即可下调腿部垫3的高度。
30.综上所述,需要上调靠背垫2的高度时,可通过旋松调节螺母61,然后拖动靠背垫2向上移动,再锁紧调节螺母61,这样就完成了靠背垫2的高度上调,整个调节操作十分的方便。反之即可下调靠背垫2的高度。
31.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